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740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用于将空调室外机悬挂于顶棚下,设有:沿顶棚相互以一定间隔大致平行地固定的1对顶棚固定构件(3);架设于1对顶棚固定构件(3)中一个顶棚固定构件(3)与另一个顶棚固定构件间(3)之间、用于放置空调室外机(2)的架设部(5、7), 所述架设部(5、7)设有: 与所述1对顶棚固定构件(3)中一个顶棚固定构件(3)连接而向下方延伸的第1吊杆(5); 与所述1对顶棚固定构件(3)中另一个顶棚固定构件(3)连接而向下方延伸的第2吊杆(5); 一端部与所述第1吊杆(5)相连、另一端部与所述第2吊杆(5)相连、架设于所述第1吊杆(5)与所述第2吊杆(5)之间的底架(7),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吊杆(5)设有从下方对所述底架(7)的所述一端部进行支持的支承部(5b), 所述底架(7)以所述另一端部为轴连接成所述底架(7)至少可转动至第2吊杆(5)的延伸方向的状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关于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特别是关于在空调室外机安装作业中易于组装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技术背景作为空调室外机的安装工具之一,一般采用将空调室外机吊挂在顶棚下的顶置用台架。现在说明一下现有的顶置用台架。如图14所示,现有的顶置用台架101设有分别连接在1对顶棚固定板103的两端部并向下方延伸的4根吊杆105;2根底架107,分别架设于与位于1对顶棚固定板103的一侧端部连接的2根吊杆105的下端部间以及与另一侧端部连接的2根吊杆105的下端部间。空调室外机(未图示)以横跨2根底架107的状态载放在底架107上。在底架107的固定位置上安装有可吸收空调室外机振动的防振构件109。各吊杆105与底架107间通过螺栓118可转动地连接。如图15所示,顶棚固定板103上设有向斜上方延伸的规定侧部103a。在吊杆105的上端设有利用吊杆105的自重接纳侧部103a以吊住固定吊杆105的切入部105a。利用吊杆105的自重使顶棚固定板103的侧部103a嵌入吊杆105的切入部105a,由此使各吊杆105 临时吊挂在顶棚固定板103上,然后利用螺栓(未图示)等将各吊杆105固定在顶棚固定板103上。但是,现有的顶置用台架存在下述问题。在将空调室外机置于底架107上时,首先,要利用螺栓将图14所示的位于内侧的2根吊杆105分别固定在1对顶棚固定板103上,然后再将身边的2根吊杆105中的一个吊杆105固定在顶棚固定板103上。在此状态下,将空调室外机(未图示)的一端侧置于内侧的底架107上,用一只手托住空调室外机的另一端,用另一只手将尚未临时吊住的吊杆105临时吊挂在顶棚固定板103上。也就是说,针对沿顶棚固定在较高位置的顶棚固定板103,必须用一只手支持空调室外机的另一端侧,同时用另一只手安装吊杆105,使设于吊杆105上端部的切入部105a嵌入顶棚固定板103的侧部103a。因此,将吊杆105安装于顶棚固定板103上时的作业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空调室外机安装作业中可实现快速组装的顶置用台架。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是一种可将空调室外机悬挂在顶棚下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设有沿顶棚相互以一定间隔大致平行地固定的1对顶棚固定构件;架设于1对顶棚固定构件中一个顶棚固定构件与另一个顶棚固定构件间、放置空调室外机的架设部。该架设部设有第1吊杆、第2吊杆以及底架。第1吊杆连接于1对顶棚固定构件中的一个顶棚固定构件上并向下方延伸。第2吊杆连接于1对顶棚固定构件中的另一个顶棚固定构件上并向下方延伸。底架的一端部与第1吊杆相连,另一端部与第2吊杆相连,并架设于第1吊杆与第2吊杆之间。第1吊杆设有从下方对底架的一端部进行支持的支承部。底架以另一端部为轴,至少可转动至第2吊杆的延伸方向。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在底架以另一端部为轴沿第2吊杆的延伸方向连接的状态下,用一只手托住空调室外机,同时用另一只手将底架的一端部置于与顶棚固定构件连接的第1吊杆的支承部,由此将空调室外机置于底架上。这样,可轻松地完成支承空调室外机的动作以及将底架的一端部置于第1吊杆支承部的动作,从而可更效地完成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作业。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中,在第1吊杆的支承部以及底架的一端部,设有防止一端部从支承部脱出的防脱部。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通过设置防脱部,在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作业中,可防止底架的一端部从第1吊杆的支承部脱落而导致空调室外机掉落,可安全地进行安装作业。作为此类防脱部,在技术方案3所述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中,防脱部包括设于支承部及一端部中任意一方的凸部以及设于支承部和一端部中另一方、与该凸部嵌合的凹部。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通过凸部与凹部的嵌合,可容易地防止脱落。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中,底架设有底架本体、被支承部、连接部、开口部。被支承部与底架本体隔开地设于底架的一端部,受第1吊杆的支承部支持。连接部连接被支承部与底架本体。开口部由被支承部、连接部以及底架本体包围。上述凸部为第1吊杆的支承部,凹部为开口部。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由于底架的被支承部由第1吊杆的支承部支持,同时该支承部与底架的开口部嵌合,所以可切实连接底架与第1吊杆。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中,在形成第1吊杆的支承部的部分留有一定间隙,这样,在底架转动时,底架的连接部不会与第1吊杆接触,底架至少可转动至第1吊杆的延伸方向。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底架连接成可相对第1吊杆转动的状态。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中,第2吊杆设有从下方对底架的另一端部进行支持的支承部,底架的另一端部由第2吊杆的支承部支持且可转动。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首先,可将第1吊杆和底架的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且将该底架的另一端部支承于第2吊杆的支承部,可在底架的任一端部进行与第1吊杆或第2吊杆间的连接作业。在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中,设有分别对连接底架的一端部和第1吊杆的部分以及连接底架另一端部和第2吊杆的部分进行加固的增强构件,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即使在1对顶棚固定构件的间距发生变化时,也可通过增强构件对连接吊杆和底架的部分进行加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形态的顶置用台架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顶置用台架的吊杆的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顶置用台架的底架的局部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顶置用台架的组装方法的局部立体图。图5为顶置用台架组装方法一个工序中吊杆与顶棚固定板的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工序的侧视图。图7为图5所示工序的后道工序中的吊杆与底架的立体图。图8为图7所示吊杆与底架间连接状态的第1侧视图。图9为图7所示吊杆与底架间连接状态的第2侧视图。图10为图7所示工序的后道工序的侧视图。图11为图10所示工序的后道工序的侧视图。图12为空调室外机安装作业结束状态的立体图。图13为对吊杆与底架的连接部分进行加固的增强器具的局部侧视图。图14为现有顶置用台架的立体图。图15为现有顶置用台架中顶棚固定板与吊杆的安装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说明一下本技术实施形态的空调室外机的顶置用台架。如图1所示,顶置用台架1设有沿顶棚安装的1对顶棚固定板3;分别连接于1对顶棚固定板3的两端部并向下方延伸的4根吊杆5;2根底架7,分别架设在分别与位于1对顶棚固定板3一侧的端部连接的2根吊杆5的下端部之间以及分别与另一端部连接的2根吊杆5的下端部之间。空调室外机以横跨2根底架7的状态置于底架7之上。(参照图12)在底架7上,在规定位置安装有可吸收空调室外机振动的防振构件9。在顶棚固定板3的两端部,如图1所示,分别设有区域A,在该区域A形成规定的卡合支承部3a并对吊杆5进行保持。在顶棚固定板3的中央部,作为吊杆5的安装区域,设有没有卡合支承部3a的区域B。如图2所示,在吊杆5的上端部设有夹持并支承顶棚固定板3的规定的外壁部5c与内壁部5d。特别是在内壁部5d上,设有由设于顶棚固定板3上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村孝雄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奥凯大金器材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