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锂电池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池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为了保证锂电池具有高质量,需要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所处的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把关。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裸电芯、极片、极卷和电芯进行预热或干燥处理。目前,锂电池裸电芯烘烤箱主要有热辐射加热、热风加热和接触式加热。辐射加热和热风加热由于加热均匀性差,烘烤周期长,以及耗能大等问题的存在,行业基本由接触式加热所代替。接触式加热由于用加热板直接接触锂电池裸电芯表面,烘烤周期短,深受电池生产厂家的青睐。然而,现有的接触式锂电池裸电芯烘烤夹具,都是将锂电池裸电芯放置在密集排布的多个加热板间隙中,但是这种夹具一般只适用于一种规格的锂电池裸电芯,当锂电池裸电芯的规格或者大小发生改变时,对夹具换型的过程十分繁琐,耗时长,工程量大,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上不足,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r>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框架、发热装置、型材底座、温控采集模块及PCB信号板,所述型材底座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底部,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型材底座的上方,所述发热装置上设置有调宽支撑结构,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在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上形成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放置电芯的预热工位,所述温控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的任一侧板的外侧,所述PCB信号板设置在所述型材底座的底部下方,所述发热装置、温控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PCB信号板电性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横向并列设置的发热板,所述发热板包括第一铝板、发热管、发热管压条及第二铝板,所述发热管与所述PCB信号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铝板设置在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下方,所述发热管压条将所述发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一铝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铝板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压条与所述型材底座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仿形槽,所述发热管压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仿形槽,所述发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一仿形槽与所述第二仿形槽形成的空间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铝板的顶部设置有铁氟龙胶布。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上设置有第一加热探头和第二加热探头,所述第一加热探头和所述第二加热探头分别与所述PCB信号板电性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宽支撑结构包括两个调宽滑槽和若干个电芯分隔滑槽,两个所述调宽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的两个相对的侧板内侧,所述电芯分隔滑槽与所述调宽滑槽垂直,若干个所述电芯分隔滑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调宽滑槽活动连接,使每一所述电芯分隔滑槽沿着所述调宽滑槽调整和固定,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所述电芯分隔滑槽上,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电芯分隔滑槽活动连接,使所述限位条沿着所述电芯分隔滑槽调整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电芯分隔滑槽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每一所述电芯分隔滑槽通过一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一定位件与所述调宽滑槽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每一所述限位条通过一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第二定位件与所述电芯分隔滑槽活动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电芯隔离板。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框架的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板。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框架的底部下方设置有多数个夹具定位销孔,所述夹具定位销孔与电芯烘烤箱上的定位销柱相配合。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PCB信号板设置有多数个第一金属触点,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电芯烘烤箱上的主控板的第二金属触点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宽支撑结构和限位条适用于不同规格和大小的锂电池,换型快速简单,换型时只需更换与电芯相对应的限位条即可,在第二次生产同型号的电芯时,可实现一键换型,以解决现有夹具换型过程繁琐,耗时长,工程量大,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发热管内置于第一铝板中,使得发热管热量能够均匀快速的传递到第一铝板上,同时能够降低放热板的厚度。3、本专利技术在第一铝板上设置有铁氟龙胶,能够防止放置电芯时电芯与第一铝板直接撞击,起到保护电芯的作用。4、本专利技术夹具框架的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板,能够有效防止热量发散,进一步缩电芯的预热速度,工作效率更快。5、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自动化工作,生产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发热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铝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发热管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在图中,1、夹具框架;2、发热装置;3、型材底座;4、温控采集模块;5、PCB信号板;6、调宽支撑结构;7、限位条;8、电芯;9、夹具定位销孔;101、反光板;201、发热板;2011、第一铝板;2012、发热管;2013、发热管压条;2014、第二铝板;2015、铁氟龙胶布;2016、第一加热探头;2017、第二加热探头;20111、第一仿形槽;20131、第二仿形槽;501、第一金属触点;601、调宽滑槽;602、电芯分隔滑槽;6021、第一定位孔;6022、第一定位件;701、第二定位孔;702、第二定位件;703、电芯隔离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包括夹具框架1、发热装置2、型材底座3、温控采集模块4及PCB信号板5,型材底座3设置在夹具框架1底部,发热装置2设置在型材底座3的上方,发热装置2上设置有调宽支撑结构6,调宽支撑结构6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条7,限位条7与在调宽支撑结构6上形成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放置电芯8的预热工位,温控采集模块4设置在夹具框架1的任一侧板的外侧,PCB信号板5设置在型材底座3的底部下方,发热装置2、温控采集模块4分别与PCB信号板5电性连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热装置2包括若干个横向并列设置的发热板201,发热板201包括第一铝板2011、发热管2012、发热管压条2013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框架、发热装置、型材底座、温控采集模块及PCB信号板,所述型材底座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底部,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型材底座的上方,所述发热装置上设置有调宽支撑结构,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在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上形成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放置电芯的预热工位,所述温控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的任一侧板的外侧,所述PCB信号板设置在所述型材底座的底部下方,所述发热装置、温控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PCB信号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框架、发热装置、型材底座、温控采集模块及PCB信号板,所述型材底座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底部,所述发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型材底座的上方,所述发热装置上设置有调宽支撑结构,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在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上形成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放置电芯的预热工位,所述温控采集模块设置在所述夹具框架的任一侧板的外侧,所述PCB信号板设置在所述型材底座的底部下方,所述发热装置、温控采集模块分别与所述PCB信号板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包括若干个横向并列设置的发热板,所述发热板包括第一铝板、发热管、发热管压条及第二铝板,所述发热管与所述PCB信号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铝板设置在所述调宽支撑结构下方,所述发热管压条将所述发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一铝板的底部,所述第二铝板设置在所述发热管压条与所述型材底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仿形槽,所述发热管压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仿形槽,所述发热管固定在所述第一仿形槽与所述第二仿形槽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芯烘烤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的顶部设置有铁氟龙胶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芯烘烤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山村联合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