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57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应用在挤出机辅助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含冷却塔、沉淀箱、蓄水池和位于挤出机下方的冷却水箱,冷却水箱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冷却塔相连通,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抽水泵,冷却塔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沉淀箱相连通,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沉淀箱上设有第三连通管,第三连通管远离沉淀箱的一端位于蓄水池的上方,蓄水池上设有第三抽水泵,冷却水箱内设有覆盖冷却水箱的第一过滤网;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过滤效果较好,减少了冷却水内的杂质堆积在管道内,导致管道被堵塞,进而影响冷却水循环效率的可能。

Cooling cycle device for processing TPV elasto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挤出机辅助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TPV是一种高度硫化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微粒分散在连续聚丙烯PP相中组成的高分子弹性体材料,常温下的物理性能和功能类似于热固性橡胶,在高温下表现为热塑性塑料的特性,可以快速经济和方便地加工成型。TPV弹性体被挤出机挤出后,通常采用水下切粒的方式将TPV弹性体切割成颗粒状态,由于挤出机挤出的TPV弹性体自身的温度较高,因此,需要对切割过程中用到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循环使用。公告号CN204955370U公开了一种挤出机用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储水池、水泵、挤出机冷却器和冷却塔,水泵将储水池内冷却水经冷却水管输送至挤出机冷却器,自挤出机冷却器出来的高温水进入冷却塔,自冷却塔出来的低温水进入储水池;挤出机冷却器内设有蒸馏水循环管路,蒸馏水循环管路经挤出机水管交换器与管道泵相连,再经管道泵与蒸馏水箱连通,蒸馏水循环管路自蒸馏水箱出来再进入挤出机冷却器冷却。冷却水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会附带较多的杂质,该出机用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过滤效果较差,容易造成管道的堵塞,进而影响冷却水的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其优点是:过滤效果较好,减少了冷却水内的杂质堆积在管道内,导致管道被堵塞,进而影响冷却水循环效率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包含冷却塔、沉淀箱、蓄水池和位于挤出机下方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冷却塔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抽水泵,所述冷却塔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沉淀箱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抽水泵,所述沉淀箱通过第三连通管与蓄水池相连通,所述蓄水池上设有第三抽水泵,所述冷却水箱内设有覆盖冷却水箱的第一过滤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挤出机流出的冷却水会统一落到冷却水箱内,经过冷却水箱内的第一过滤网时,冷却水内的部分杂质会被第一过滤网过滤掉,第一抽水泵将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抽到冷却塔内进行冷却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在第二抽水泵的的作用下被抽到沉淀箱内进行沉淀,冷却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沉淀箱的底部,由于蓄水池的高度低于沉淀池,因此,沉淀箱上方的冷却水会沿着第三连通管流向蓄水池,之后,第三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冷却水抽出进行循环使用;蓄水池的设置减少了第三抽水泵直接对沉淀箱内的冷却水进行抽取时,由于冷却塔一直在向沉淀箱内补充冷却水,在水流的不断冲击下,沉淀箱底部的沉淀物会翻滚到第三抽水泵的抽水口,导致沉淀箱的沉淀效果大大降低的可能;经过第一过滤网的过滤和沉淀箱内的沉淀后,流入蓄水池内的冷却水中的杂质含量整体较低,从而减少了冷却水内的杂质堆积在管道内,导致管道被堵塞,进而影响冷却水循环效率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水箱上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两侧的箱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侧板,所述冷却水箱内设有与第一开槽相匹配的第一过滤框,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外周缘连接在第一过滤框上,所述第一过滤框架设在两个第一侧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在进入冷却水箱时,会经过第一过滤框并被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过滤网过滤,工作人员可将第一过滤框从第一开槽处抽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一过滤框内的第一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水箱上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二开槽位于第一开槽的下方,所述第二开槽两侧的箱壁上分别设有第二侧板,所述冷却水箱内还设有与第二开槽相匹配的第二过滤框,所述第二过滤框的底部设有覆盖第二过滤框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框架设在两个第二侧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框位于第一过滤框的下方起到二次过滤的效果,进一步对流入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过滤,工作人员可将第二过滤框从第二开槽处抽出,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过滤框内的第二过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同时,第一过滤框和第二过滤框互为替补,工作人员在清洗第一过滤框时,第二过滤框单独也具有过滤冷却水的作用,减少了工作人员在清洗第一过滤框期间,冷却水箱无法对冷却水进行过滤,从而降低整体过滤效果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箱的底部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螺栓连接有用于封闭开孔的底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沉淀箱内沉积的杂物会堆积在沉淀箱底部的底板上,因此,工作人员可定期将沉淀箱内的冷却水抽出,继而通过螺栓拆卸的方式将底板卸下,以便于工作人员可以对底板上堆积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起到对沉淀箱进行清理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朝向沉淀箱的端面上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被抵紧在底板与沉淀箱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抵紧在底板与沉淀箱之间,起到密封底板与沉淀箱之间连接缝隙的效果,减少了沉淀箱内的冷却水从底板与沉淀箱之间连接缝隙不断漏出,导致冷却水流失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淀箱上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阀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将排水管上的阀门打开,将沉淀箱内的冷却水排出,减少了工作人员需要对沉淀箱进行清理时,需要借助水泵将沉淀箱内的冷却水抽出,耗费人力物力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的上方设有用于封闭蓄水池的盖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将蓄水池封闭,减缓了蓄水池内冷却水的蒸发速度,从而减少了冷却水在冷却循环过程中的损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蓄水池的上方设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有电动阀,所述补水管连接至水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池内的水位较低时,水位传感器会被触发,与电动阀联动,使得电动阀开启,水源处的水通过补水管流入蓄水池,对蓄水池内的冷却水进行补充,蓄水池内的冷却水量充足达到一定高度时,水位传感器再次被触发,与电动阀联动将电动阀关闭;从而保证了蓄水池内的水量始终保持充足状态,减少了由于冷却循环过程中冷却水不断损耗,导致冷却水水量不足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冷却水箱和沉淀箱的设置使得该冷却循环装置的过滤效果较好,减少了冷却水内的杂质堆积在管道内,导致管道被堵塞,进而影响冷却水循环效率的可能;2.底板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较为方便的对底板上堆积的杂物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冷却水箱内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橡胶垫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水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冷却塔;2、沉淀箱;3、蓄水池;4、冷却水箱;5、第一连通管;6、第一抽水泵;7、第二连通管;8、第二抽水泵;9、第三连通管;10、第三抽水泵;11、第一过滤网;12、第一开槽;13、第一侧板;14、第一过滤框;15、第二开槽;16、第二侧板;17、第二过滤框;18、第二过滤网;19、开孔;20、底板;21、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冷却塔(1)、沉淀箱(2)、蓄水池(3)和位于挤出机下方的冷却水箱(4),所述冷却水箱(4)通过第一连通管(5)与冷却塔(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5)上设有第一抽水泵(6),所述冷却塔(1)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沉淀箱(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7)上设有第二抽水泵(8),所述沉淀箱(2)通过第三连通管(9)与蓄水池(3)相连通,所述蓄水池(3)上设有第三抽水泵(10),所述冷却水箱(4)内设有覆盖冷却水箱(4)的第一过滤网(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冷却塔(1)、沉淀箱(2)、蓄水池(3)和位于挤出机下方的冷却水箱(4),所述冷却水箱(4)通过第一连通管(5)与冷却塔(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5)上设有第一抽水泵(6),所述冷却塔(1)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沉淀箱(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通管(7)上设有第二抽水泵(8),所述沉淀箱(2)通过第三连通管(9)与蓄水池(3)相连通,所述蓄水池(3)上设有第三抽水泵(10),所述冷却水箱(4)内设有覆盖冷却水箱(4)的第一过滤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4)上开设有第一开槽(12),所述第一开槽(12)两侧的箱壁上分别设有第一侧板(13),所述冷却水箱(4)内设有与第一开槽(12)相匹配的第一过滤框(14),所述第一过滤网(11)的外周缘连接在第一过滤框(14)上,所述第一过滤框(14)架设在两个第一侧板(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工TPV弹性体的冷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箱(4)上开设有第二开槽(15),所述第二开槽(15)位于第一开槽(12)的下方,所述第二开槽(15)两侧的箱壁上分别设有第二侧板(16),所述冷却水箱(4)内还设有与第二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旭吴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佰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