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4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滚筒运输线,滚筒运输线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散热风扇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支撑架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左右两端从上面相连接,冷却水管一侧为进水管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上的循环泵相连接,循环泵另一端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上的水槽相连,冷却水管另一侧的出水管连接在水槽的一侧,滚筒运输线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槽,出料槽底部设置中转仓,支撑架的侧面还设置有控制开关面板,控制开关面板与循环泵和多个并联连接的散热风扇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汽车注塑件脱模后其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后续生产加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注塑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很多都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阶段:合模、射胶、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批量周期性生产出制品。热固性塑料和橡胶的成型也包括同样过程,但料筒温度较热塑性塑料的低,注射压力却较高,模具是加热的,物料注射完毕在模具中需经固化或硫化过程,然后趁热脱膜。注塑成型零部件由注塑机成型再由模具中取出,其脱模后温度较高,一般有60℃左右,需要将其冷却后才能进行下道生产工序,而若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冷却,但自然冷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旨在改善汽车注塑件脱模后其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才能进行后续生产加工,放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滚筒运输线,滚筒运输线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正上方和左右侧边均安装有散热风扇安装板,散热风扇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支撑架内部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风扇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左右两端从上面相连接,冷却水管一侧为进水管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上的循环泵相连接,循环泵另一端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上的水槽相连,冷却水管另一侧的出水管连接在水槽的一侧,滚筒运输线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槽,出料槽底部设置中转仓,支撑架的侧面还设置有控制开关面板,控制开关面板与循环泵电性连接,多个散热风扇并联后与控制开关面板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模后的汽车注塑件经滚筒运输线运输到支撑架内,冷却水管内的冷却水经循环泵在水槽内进行循环使用,在支撑架两侧和顶部设置的多个散热风扇可以使汽车注塑件受到多个方位的气流吹动,散热风扇吹出的气流经冷却水管进一步降低空气的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冷却装置的冷却效率,刚脱模后的注塑件经冷却水管和散热风扇的冷却降温后经滚筒运输线运输到出料槽从而自动掉落到中转仓内以便于进行转运。进一步的,冷却水管在支撑架侧面弯折成多圈后进行固定,冷却水管采用铜管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管弯折多圈后可以增大与散热风扇及支撑架的接触面积,便于加快空气与冷却水管的换热效率,从而便于通过散热风扇增大其散热效率,由于铜管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因此采用铜管制成的冷却水管可以提高其散热效率。进一步的,散热风扇外侧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设置环形网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护罩对散热风扇做进一步的防护,以防止散热风扇在运行时工作人员误触散热风扇造成伤害的问题并且可以阻挡异物进入散热风扇内部以避免叶片受损。进一步的,水槽中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端与水槽上端平齐且高度小于水槽深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水槽中间设置的隔板可以将水槽内的冷却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分隔开,防止从冷却水管出水管流出的水未经空气冷却立即由进水管进入冷却水管循环,从而影响冷却水管的散热效率,由于隔板上端与水槽上端平齐且高度小于水槽深度,从而使隔板两侧的水可以经隔板底部进行流通。进一步的,中转仓底部设置有脚轮,并且其前后端都设置有牵引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仓主要用以中转脱模后的汽车注塑件,在中转仓底部设置脚轮便于运输,中转仓前后端设置的牵引环便于将多个中转仓相连通过牵引车运输到下一工序位置,从而节省了来回搬运汽车注塑件的时间,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的,出料槽宽度与滚通运输线的滚筒宽度一致且其向下设置一定角度,出料槽两侧设置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槽倾斜向下设置便于滚筒运输线上的的注塑件从出料槽滑落到中转仓内,两端的挡板以限制逐渐滑动的方向使其准确的滑落到中转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1)、脱模后的注塑件由滚筒运输线运输可以在该装置内连续冷却,减少了工人来回搬运注塑件的时间和人力,通过设置多道冷却水管与散热风扇组合使用大大提高了注塑件脱模后的冷却效率,相对于自然冷却节省了大量的时间。(2)、该装置操作简单,散热风扇和冷却水管启动后,注塑件在该装置冷却后就由滚筒输送线运输到中转仓内,并且中转仓设置有脚轮还可以多个中转仓进行连接,从而便于将冷却后的注塑件运输到下一工序的工位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沿A-A方向剖视图。图中:1、滚筒运输线;11、滚筒运输线支架;12、出料槽;121、挡板;2、支撑架;21、控制开关面板;3、散热风扇安装板;4、散热风扇;41、防护罩;5、冷却水管;51、进水管;52、出水管;6、循环泵;7、水槽;71、隔板;8、中转仓;81、脚轮;82、牵引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滚筒运输线1,滚筒运输线1上方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正上方和左右侧边均安装有散热风扇安装板3,散热风扇安装板3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4,散热风扇4外侧安装有防护罩41,防护罩41设置成环形网状结构,通过防护罩41对散热风扇4做进一步的防护,以防止散热风扇4在运行时工作人员误触散热风扇4造成伤害的问题并且可以阻挡异物进入散热风扇4内部以避免叶片受损支撑架1内部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风扇4处设置有冷却水管5,冷却水管5左右两端从支撑架2上面相连接,冷却水管5一侧为进水管51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11上的循环泵6相连接,循环泵6另一端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滚筒运输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运输线(1)上方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正上方和左右侧边均安装有散热风扇安装板(3),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板(3)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4),所述支撑架(2)内部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风扇(4)处设置有冷却水管(5),所述冷却水管(5)左右两端从支撑架(2)上面相连接,所述冷却水管(5)一侧为进水管(51)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11)上的循环泵(6)相连接,所述循环泵(6)另一端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11)上的水槽(7)相连,所述冷却水管(5)另一侧的出水管(52)连接在水槽(7)的另一侧,所述滚筒运输线(1)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槽(12),所述出料槽(12)底部设置中转仓(8),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还设置有控制开关面板(21),所述控制开关面板(21)与循环泵(6)电性连接,所述多个散热风扇(4)并联后与控制开关面板(21)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注塑件用可连续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滚筒运输线(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运输线(1)上方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正上方和左右侧边均安装有散热风扇安装板(3),所述散热风扇安装板(3)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风扇(4),所述支撑架(2)内部对应左右两侧的散热风扇(4)处设置有冷却水管(5),所述冷却水管(5)左右两端从支撑架(2)上面相连接,所述冷却水管(5)一侧为进水管(51)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11)上的循环泵(6)相连接,所述循环泵(6)另一端与安装在滚筒运输线支架(11)上的水槽(7)相连,所述冷却水管(5)另一侧的出水管(52)连接在水槽(7)的另一侧,所述滚筒运输线(1)另一侧设置有出料槽(12),所述出料槽(12)底部设置中转仓(8),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还设置有控制开关面板(21),所述控制开关面板(21)与循环泵(6)电性连接,所述多个散热风扇(4)并联后与控制开关面板(21)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注塑件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伟潘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