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高效发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981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高效发酵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种子液制备、发酵培养、添加携氧剂、测定黄曲霉毒素含量等步骤;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在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发酵体系中添加十二烷作为携氧剂的方法,能够提高目标菌种发酵效率,得到的目标菌种的发酵产物能显著的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残留率,发酵20h的上清液降解黄曲霉毒素后的毒素残留率相比不加携氧剂的空白对照组降低了24.41%,毒素残留率仅为9.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高效发酵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微生物
,特别涉及到一种添加携氧剂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高效发酵方法。
技术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一类含有二氢呋喃环结构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毒性极强的天然毒素。其产生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spergillusparasiticus)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生物合成的。黄曲霉毒素对人类有强毒性和高致癌性,广泛的分布在霉变的谷物及坚果(包括大米、玉米、花生、棉籽等)、被污染的乳及乳制品中。目前已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共有18种,其中最常见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及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的含量最多、致癌效率最高的天然致癌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黄曲霉毒素列为一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而黄曲霉毒素被加热到280℃才开始被裂解破坏,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含量几乎不会减少,所以黄曲霉毒素能被保留在整条食物链中而不会被普通加工流程除去。因此,被污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高效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发酵体系中添加合适的携氧剂,步骤如下:/n(1)种子液制备:将待用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液;所述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为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DT,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4949,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22日;/n(2)发酵培养:将步骤(1)所述种子液接种到LB培养基中;/n(3)添加携氧剂:在发酵培养4-10h后加入相对于发酵液体积百分比为0.5%-1.5%的十二烷;/n(4)发酵培养15-25h认为发酵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高效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黄曲霉毒素降解菌的发酵体系中添加合适的携氧剂,步骤如下:
(1)种子液制备:将待用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接种到LB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种子液;所述的黄曲霉毒素降解菌为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DT,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14949,保藏日期为2017年11月22日;
(2)发酵培养:将步骤(1)所述种子液接种到LB培养基中;
(3)添加携氧剂:在发酵培养4-10h后加入相对于发酵液体积百分比为0.5%-1.5%的十二烷;
(4)发酵培养15-25h认为发酵完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培养条件为37℃、摇床转速180rpm,培养时间为10-1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种子液以体积百分比2%-10%的比例接种到LB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37℃,摇床转速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文韦显雪王树雯钱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