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蜡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85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蜡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及其应用,具有在进行乙烯聚合时具有聚合活性高,无氢气释放效应,氢调敏感好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高结晶类聚合蜡生产,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用于乙烯聚合时,没有氢气释放效应,在输入和输出量平衡的前提下,反应系统中的氢气浓度将保持稳定,聚合生成的聚乙烯蜡分子量也保持稳定,生产的聚乙烯蜡产品性能也保持稳定。

A metallocene catalyst componen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ethylene wax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蜡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乙烯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蜡的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聚乙烯(PE)蜡是指具有500-1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的乙烯聚合物。根据制备方法不同,聚乙烯蜡分为热裂解蜡、副产物蜡和聚合物蜡。热裂解蜡是指以聚乙烯树脂为原材料,采用螺杆挤出或反应釜进行高温裂解,将聚乙烯树脂或回收聚乙烯塑料裂解为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烯蜡,与聚合法的聚乙烯蜡相比,聚乙烯裂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精准控制难度较大,难以获得具有均匀质量的产品,产品分子量分布较宽,来自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味道很难完全消除,有时难以避免会有黑点产生。副产物聚乙烯蜡是来自于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合成过程中的副产---低聚物,成分比较复杂,聚乙烯蜡质量受目标聚烯烃产品生产条件的影响很大,不能自主调控,故而产品的稳定性较差且分子量分布较宽,通常需要进一步精制处理,如采用蒸馏分切的方法分成不同熔程的可以应用的聚乙烯蜡产品。聚合法聚乙烯蜡是指采用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乙烯蜡,按照聚合方法不同又分为几类:自由基聚合,齐格勒-纳塔聚合,茂金属催化聚合,还有专有聚合技术。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聚乙烯蜡支化度高,树脂密度较低,分子量分布较宽。产品应用领域受限。由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制备聚乙烯蜡时,为了控制聚乙烯蜡的分子量,需向反应器中加入大量的氢气,而氢气浓度的提升,加剧了聚合单体乙烯与氢气加成生成乙烷的副反应,从而增加了聚乙烯蜡产品的物耗;同时氢气浓度的提升大大拟制了聚合催化剂的活性,提升了催化剂的消耗,提升了聚乙烯蜡产品的灰分杂质含量;而且在由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制备聚乙烯蜡的由于高氢气浓度,导致了产生相当数量的低聚物和变宽的分子量分布的问题。茂金属催化剂由于其聚合活性中心单一,用于乙烯聚合时具有分子链结构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性能特点,以茂金属催化剂制备得到的聚乙烯蜡具有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特点,被认为是用于生产高品质聚乙烯蜡产品的优选技术路线。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乙烯蜡的技术方案的例子在US4914253、US5750813、CN201280041261和CN200480017722等专利文献中得到公开。但是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催化剂的聚合效率仍有待提高,此外有的茂金属催化剂在进行乙烯聚合是具有氢气释放效应,导致制备得到聚乙烯蜡产品不饱和键数量上升,聚乙烯蜡产品的安定性能下降,同时干扰了体系中氢气浓度的调控,从而干扰了聚乙烯蜡产品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指标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聚乙烯蜡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及其应用,具有在进行乙烯聚合时具有聚合活性高,无氢气释放效应,氢调敏感好等特点,非常适合用于高结晶类聚合蜡生产,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用于乙烯聚合时,没有氢气释放效应,在输入和输出量平衡的前提下,反应系统中的氢气浓度将保持稳定,聚合生成的聚乙烯蜡分子量也保持稳定,生产的聚乙烯蜡产品性能也保持稳定。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所述主催化剂为结构式为Cp1Cp2MXn的茂金属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结构式为MMAO-CmH(2m+1)的烷烃改性的甲基铝氧烷,其中MMAO表示改性甲基铝氧烷;其中,Cp1和/或Cp2为环戊二烯基配体,所述环戊二烯基配体上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个或多个R基团所取代,所述基团R是C原子数为1-10的烷基;M为Zr或者Ti;X为卤素;每一个X原子化学键合到M上,Cp1和Cp2均化学键合到M上;n是0或者1-4的整数,m是为2-10的整数;n是0或者1-4的整数,优选n是2,m是为2-10的整数,优选m是3-5;合适的茂金属化合物作为举例但不限于(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氟化锆,(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氟化锆,双(正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双(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双(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氟化铪,双(3-正丁基-1-甲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铪,或其任何组合。优先的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氟化锆,(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氟化锆或其任何组合。最优选的是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和(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适合用于本专利技术改性甲基铝氧烷的烷基基团包括但不限于乙基、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正戊基、异戊基、叔戊基、仲戊基、正己基、异己基、叔己基、仲己基、正庚基、异庚基、叔庚基、仲庚基、正辛基、异辛基、叔辛基、仲辛基、正壬基、异壬基、叔壬基、仲壬基、正癸基、异癸基、叔癸基、仲癸基;其中,作为助催化剂的烷烃改性的甲基铝氧烷MMAO-CmH(2m+1)中的铝与作为主催化剂的茂金属化合物Cp1Cp2MXn中的M原子的摩尔比为50-2000:1;茂金属催化剂组分可以以化合物溶液形式加入到聚合体系以均相聚合方式制备聚乙烯蜡,也经惰性载体负载后加入到聚合体系以非均相聚合方式制备聚乙烯蜡。茂金属催化剂组分的负载方法可以参照本领域熟知的方法进行,作为举例但不限于这些例子,如在技术文献CN201310520936.2、CN201310416275.9、CN201310520824.7、CN201510078725.7、CN201310520936.2、CN201110198700.2、CN201110199331.9和201010215024.0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蜡的制备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通过均相聚合或者非均相聚合方式,得到具有高密度高针入硬度特征的高密度聚乙烯蜡产品。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对于非负载型均相催化剂可以采用溶液法聚合方式也可以采用淤浆法聚合方式,对于负载型催化剂,可以采用淤浆聚合方式也可以采用气相法聚合方式,聚合反应系统可以采用生产常规聚乙烯树脂产品的反应系统。聚合温度一般聚合温度为0-100℃,优选30-80℃;聚合乙烯分压为0.1-10MPa,优选0.1-1MPa;聚合氢气分压为大于或等于反应系统乙烯分压的1%,根据聚乙烯蜡产品分子量调控目标进行适应性调控,催化剂平均停留时间大于等于0.5小时,小于等于10小时;聚合反应系统中助催化剂中的铝与的主催化剂茂金属化合物Cp1Cp2MXn中的金属M的摩尔比为50-2000: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用于乙烯聚合时,没有氢气释放效应,在输入和输出量平衡的前提下,反应系统中的氢气浓度将保持稳定,聚合生成的聚乙烯蜡分子量也保持稳定,生产的聚乙烯蜡产品性能也保持稳定。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乙烯蜡产品,其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的茂金属催化剂组分,经上述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所述主催化剂为结构式为C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所述主催化剂为结构式为Cp1Cp2MXn的茂金属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结构式为MMAO-CmH(2m+1)的烷烃改性的甲基铝氧烷,其中MMAO表示改性甲基铝氧烷;
其中,Cp1和/或Cp2为环戊二烯基配体,所述环戊二烯基配体上的氢原子可以被一个或多个R基团所取代,所述基团R是C原子数为1-10的烷基;
M为Zr或者Ti;
X为卤素;
每一个X原子化学键合到M上,Cp1和Cp2均化学键合到M上;
n是0或者1-4的整数,m是为2-1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为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m为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作为助催化剂的烷烃改性的甲基铝氧烷MMAO-CmH(2m+1)中的铝与作为主催化剂的茂金属化合物Cp1Cp2MXn中的M的摩尔比为50-200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和/或(四甲基环戊二烯基)(正丙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博超张庆录郭秀学李相斋李艳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清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