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胺配体、二胺配合物、包含该二胺配合物的催化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胺配体、二胺配合物包含该二胺配合物的催化剂。
技术介绍
我国是合成树脂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合成树脂进口国,目前聚烯烃产量所占比例已近60%。烯烃树脂与其它树脂材料相比具有优良的环境协调性,在发达国家汽车行业中被用于重点推广的材料,在2003年的世界生产量就达到了8330万吨,其中聚乙烯是发展最快、产量最大、用途极广的合成树脂,当年达到5110万吨。工业化的聚乙烯催化剂有Ziegler-Natta型催化剂、Phillips型催化剂、茂金属型催化剂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型的高效乙烯齐聚和聚合催化剂。α-二亚胺镍催化剂由于具有高活性,以及聚合物分子量和支化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控而倍受关注。α-二亚胺镍催化剂在甲基铝氧烷或者烷基铝作用下,在常温或低温下能高活性的催化乙烯齐聚或聚合。但是使用二亚胺镍催化剂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宽,且活性聚合较难实现;有人研究用二胺配合物来制备具有低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但是二胺配合物的催化活性低。当前的后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胺配体,其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二胺配体,其具有式Ⅰ所示的结构:
式Ⅰ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R1-R3、R9、R10任选地相互成环,R4-R8任选地相互成环;R1-R4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和C1-C3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所述C1-C3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优选选自卤素和C1-C10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R1-R4任选地相互成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式Ⅰ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和C1-C10烷氧基,优选选自H、C1-C6烷基和C1-C6烷氧基;进一步优选地,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和C1-C6烷基,R7-R10为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式Ⅱ所示的结构:
式Ⅱ中,R1-R10具有与式Ⅰ中相同的定义。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体的方法,包括将式Ⅲ所示的二亚胺化合物与四氢铝锂接触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配体,
式Ⅲ中,R1-R10以及R1-R4具有与式Ⅰ中相同的定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四氢铝锂与所述式Ⅲ所示的二亚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6.0:1,优选为2.0-4.0:1;
优选地,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20-120℃,优选为40-80℃;和/或,时间为2小时-24小时,优选为4小时-12小时。
技术研发人员:高榕,郭子芳,周俊领,刘东兵,李岩,张晓帆,傅捷,张军辉,赖菁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