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4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罐,包括有罐身、位于罐身内的上下分布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及位于罐身外部用于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动力装置,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与罐身的顶壁连接、第二端向罐身的底壁方向延伸且与底壁保持间距,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分布的多个搅拌组件,各个搅拌组件含有多个连接于第一转轴且沿第一转轴的周向分布的叶片;第二转轴与底壁垂直连接且位于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底壁之间,第二转轴上设置有随第二转轴转动的搅拌件。其能够将多种物料搅拌均匀、显著降低部分物料容易结块的现象并能防止物料沉积于罐底。

Mix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罐
本技术涉及搅拌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搅拌罐。
技术介绍
搅拌罐表意即对物料进行搅拌、混配、调和、均质等,搅拌罐经常应用于对多种物料需要进行均匀混合的场所。尤其是在饲料制备中,需要在搅拌罐内将豆子、麸皮、红糖或菌种等多种物料加水进行均匀搅拌形成饲料。但现有技术中,搅拌罐的搅拌装置通常只有一个、位于罐身中段位置,不能将罐腔内的全部物料均搅拌到位、不能搅拌均匀,造成一些轻质物料容易漂浮、一些粉末状或颗粒状物料容易结块的问题,且容易造成部分物料沉积在罐底、得不到搅拌的问题。因此,亟需解决搅拌罐对物料搅拌不够均匀且容易在罐底沉积物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罐,其能够将多种物料搅拌均匀、有效解决部分物料容易结块的问题并能防止物料沉积于罐底。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搅拌罐,包括有罐身、位于所述罐身内的上下分布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及位于所述罐身外部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动力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罐身的顶壁连接、第二端向所述罐身的底壁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壁保持间距,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分布的多个搅拌组件,各个所述搅拌组件含有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且沿所述第一转轴的周向分布的叶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底壁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壁之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随所述第二转轴转动的搅拌件。优选地,各个所述搅拌组件均包含有套设在所述叶片的外周的套管,多个所述叶片均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与所述叶片或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搅拌件设置为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连接的搅拌盘。优选地,所述第二转轴上还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搅拌叶桨,所述搅拌叶桨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第二转轴的周向分布。优选地,各个所述搅拌叶桨的靠近所述罐身的顶壁的上边沿设置有向所述搅拌叶桨旁侧弯折的折边结构。优选地,各个所述搅拌叶桨位于所述搅拌盘上方,所述搅拌盘上分布多个有供物料通过的贯通孔。优选地,各个所述叶片的板身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均形成夹角结构。优选地,所述罐身包括有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出料区,所述出料区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区的横截面沿所述顶壁至所述底壁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出料区内。优选地,所述罐身的外壁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罐身的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有用于测量所述搅拌罐重量变化的称重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罐身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罐身内的物料供热的供热装置和用于清洗所述罐身的内腔的清洗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搅拌罐包括有罐身、位于罐身内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及位于罐身外部用于分别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动力装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沿罐身的竖直方向呈上下分布,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与罐身的顶壁连接、第二端向罐身的底壁方向延伸且与底壁保持间距,第二转轴与底壁垂直连接且位于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底壁之间。且第一转轴上设置有多个搅拌组件,多个搅拌组件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分布,各个搅拌组件均含有多个叶片,各叶片连接于第一转轴且沿第一转轴的周向分布的;第二转轴上设置有随第二转轴转动的搅拌件。如此设置,搅拌罐内设置有上下两个搅拌转轴,且沿罐身的竖直方向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基本能覆盖整个罐身,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多个搅拌组件、第二转轴上也设置有搅拌件,可以使整个罐身内的各区域的物料都能得到搅拌,提高搅拌混合性能、物料得到均匀混合;且第一转轴上的各个搅拌组件均包括有沿第一转轴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叶片,则第一转轴转动、多个叶片搅拌物料会使物料形成涡流,位于罐底的物料在第二转轴和搅拌件的搅拌下处于转动状态、也会形成涡流,或者是在转动基础上被处于第一转轴轴向范围内的物料涡流带动、形成共同的涡流旋转,有效防止物料沉积,并使物料得到均匀混合和大力搅拌,有效解决了轻质物料漂浮和部分物料结块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搅拌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转轴和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转轴和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搅拌罐的结构示意图。图1-图5中:罐身-1、顶壁-101、底壁-102、出料区-103、第一转轴-2、叶片-211、套管-212、第二转轴-3、搅拌盘-31、搅拌叶桨-32、动力装置-4、支脚-5、称重传感器-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罐,其能够将多种物料搅拌均匀、有效解决部分物料容易结块的问题并能防止物料沉积于罐底。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附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罐,包括有罐身1、位于罐身1内的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及位于罐身1外部用于分别带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的动力装置4。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随第一转轴2转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有多个、沿第一转轴2的轴向分布,形成第一搅拌装置。第二转轴3上设置有与第二转轴3连接且随第二转轴3转动的搅拌件、形成第二搅拌装置。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沿罐身1的竖直方向呈上下分布,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与罐身1的顶壁101连接、第二端向罐身1的底壁102方向延伸且与底壁102保持间距,第二转轴3与底壁102垂直连接且位于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与底壁102之间。如此设置,搅拌罐内设置有上下两个搅拌装置,沿罐身1的竖直方向第一搅拌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基本能覆盖整个罐身1,可以使整个罐身1内的各区域的物料都能得到搅拌,提高搅拌均匀混合性能、使物料得到均匀混合;且使位于罐底的物料也得到有效搅拌,防止物料沉积在罐底不动、不能与上方的物料进行混合。且,第一转轴2上的各个搅拌组件均包括有沿第一转轴2的轴向分布的多个叶片21,则第一转轴2转动、多个叶片21搅拌物料会使物料形成涡流;而位于罐底的物料在第二转轴3和搅拌件的搅拌下处于转动状态、也会形成涡流,或者是在转动基础上被处于第一转轴2轴向范围内的物料涡流所带动、形成共同的涡流旋转,从而整个罐身1内的物料都是以涡流状态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罐身(1)、位于所述罐身(1)内的上下分布的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及位于所述罐身(1)外部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二转轴(3)的动力装置(4),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与所述罐身(1)的顶壁(101)连接、第二端向所述罐身(1)的底壁(102)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壁(102)保持间距,所述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转轴(2)的轴向分布的多个搅拌组件,各个所述搅拌组件含有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且沿所述第一转轴(2)的周向分布的叶片(21);所述第二转轴(3)与所述底壁(102)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壁(102)之间,所述第二转轴(3)上设置有随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的搅拌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罐身(1)、位于所述罐身(1)内的上下分布的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及位于所述罐身(1)外部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转轴(2)和所述第二转轴(3)的动力装置(4),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与所述罐身(1)的顶壁(101)连接、第二端向所述罐身(1)的底壁(102)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底壁(102)保持间距,所述第一转轴(2)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转轴(2)的轴向分布的多个搅拌组件,各个所述搅拌组件含有多个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且沿所述第一转轴(2)的周向分布的叶片(21);所述第二转轴(3)与所述底壁(102)垂直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与所述底壁(102)之间,所述第二转轴(3)上设置有随所述第二转轴(3)转动的搅拌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搅拌组件均包含有套设在所述叶片(21)的外周的套管(22),多个所述叶片(21)均位于所述套管(22)内,所述套管(22)与所述叶片(21)或所述第一转轴(2)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设置为与所述第二转轴(3)同轴连接的搅拌盘(3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3)上还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3)的搅拌叶桨(32),所述搅拌叶桨(32)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欢聂明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瑞昂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