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隔热无氧炭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13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隔热无氧炭化设备,包括炭化装置和排烟装置;所述炭化装置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炉盖压紧装置,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间形成加热区;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倾斜设置两块平行的隔料栅板,两块所述隔料栅板之间形成通风道,两块所述隔料栅板将内筒体分为下循环进风空间和上循环出风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可以保证提高炭化炉中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效率,避免了热量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隔热无氧炭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隔热无氧炭化设备,属于竹炭加工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毛竹加工剩余物和砍伐剩余物处置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对环境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采用焚烧和填埋的方式,使人类社会付出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尤其是在因全球气候恶化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今天,改变毛竹加工剩余物和砍伐剩余物的处置方式,积极开发和发展新技术,将毛竹加工剩余物和砍伐剩余物变为资源的处理方式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生物质智能转化是以生物质为原料进行生态智能热解,模仿大自然天然气、煤炭、石油生产等原理,在短时间内完全联产转化为天然气、炭粉、醋液、生物油四种能源产品,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生物质转化是在反应器中完全绝氧或只提供少量有限的空气使气化过程不至于大量发生的条件下进行的转化反应过程。生物质原料经过切碎烘干,经料仓通过一个气密系统输送到炭化装置。现有技术中的炭化炉,炭化炉内热传导效率低,烟气出口少导致炭化炉内热对流效率低下,导致烟气排出的速度慢,炭化炉内竹料的炭化效率低,加工耗时较长;同时炭化炉在对竹子进行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隔热无氧炭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装置和排烟装置;所述炭化装置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炉盖压紧装置,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间形成加热区;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倾斜设置两块平行的隔料栅板,两块所述隔料栅板之间形成通风道,两块所述隔料栅板将内筒体分为下循环进风空间和上循环出风空间;所述内筒体的所述下循环进风空间设置循环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所述上循环出风空间设置循环出风口;所述循环进风口和所述循环出风口通过气体循环泵连接;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对称设置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别位于所述内筒体的所述下循环进风空间和所述上循环出风空间;所述内筒体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炉盖压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隔热无氧炭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炭化装置和排烟装置;所述炭化装置包括外筒体,内筒体和炉盖压紧装置,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间形成加热区;所述外筒体的底部设置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倾斜设置两块平行的隔料栅板,两块所述隔料栅板之间形成通风道,两块所述隔料栅板将内筒体分为下循环进风空间和上循环出风空间;所述内筒体的所述下循环进风空间设置循环进风口;所述内筒体的所述上循环出风空间设置循环出风口;所述循环进风口和所述循环出风口通过气体循环泵连接;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对称设置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分别位于所述内筒体的所述下循环进风空间和所述上循环出风空间;所述内筒体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炉盖压紧装置包括顶盖,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在所述顶盖上周向分布;所述外筒体设有可燃气进口,所述排烟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内筒体,所述排烟装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莱乾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