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培坤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化制茶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7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智能化制茶用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室内机内设有第一蒸发器盘管和第二蒸发器盘管,室内机风机设于靠近第一蒸发器盘管的一侧,以使室内空气先接触第一蒸发器盘管再接触第二蒸发器盘管,室内机还设有由连接管连接的第一、第二毛细管和第一、第二单向阀;室外机设有风机、由连接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三通和四通阀;    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上述三通的一端,上述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上述压缩机和上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上述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上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上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依次连接上述第一毛细管和上述第一单向阀,经过第一单向阀后分成两路,一路连接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的另一端,另一路再分两路分别连接上述第二毛细管和第二单向阀,由第二毛细管和第二单向阀分别连接至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的一端,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的另一端连接上述四通阀的第四端;    由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室内机风机、室外机风机、四通阀的电磁阀和上述压缩机的通断,以使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上述室内机风机、室外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都通电起动,上述四通阀断电截止;而当室内温度达到和低于设定温度时,上述室内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通电起动,上述室外机风机断电停止,上述四通阀通电导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尤其是一种制茶用空调。
技术介绍
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对温度、湿度有一定的要求,特别在茶叶的半发酵过程中,要求不断地除湿。现有空调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机设有蒸发器、风机和节流阀(毛细管),室外机设有压缩机、风机和冷凝器,如图1所示,蒸发器、节流阀(毛细管)、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通过装有制冷剂的连接管连接,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压缩机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的输入端,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节流阀(毛细管)的输入端,节流阀(毛细管)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的输入端。当空调设定制冷状态时,低温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盘管流动,通过管壁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沸腾汽化,使盘管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此时室内风机将室内空气吹向蒸发器盘管,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致冷,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达到对室内空气除湿的目的。在蒸发器盘管中的低压制冷剂蒸气流向压缩机,压缩机压缩低压制冷剂蒸气,使低压制冷剂蒸气的压力达到冷凝压力,具有冷凝压力的的制冷剂蒸气流向室外机的冷凝器中进行冷凝液化,通过室外机风机将冷凝液化所放出的热量吹向室外,同时,液化后的高压制冷剂流向节流阀(毛细管)进行节流降压,然后进入另一个制冷循环。当室内温度下降达到设定温度时,压缩机不工作,气态制冷剂到达冷凝器时无法液化,气态制冷剂流经节流阀(毛细管)后,再流向蒸发器,气态制冷剂在蒸发器内便少了汽化吸热的过程,从而无法实现对室内空气致冷除湿的功能。现有的制热空调,一般是在室内机设有通电发热的元件,直接通过室内机风机向室内吹热风来达到制热目的,根本就没有除湿功能。也就是说,现有空调只有在制冷过程中才有除湿功能,而在制热过程无法对室内进行除湿,从而无法适用于茶叶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在任何工作状态都可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的制茶用空调。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智能化制茶用空调,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控制电路,其室内机内设有第一蒸发器盘管和第二蒸发器盘管,室内机风机设于靠近第一蒸发器盘管的一侧,以使室内空气先接触第一蒸发器盘管再接触第二蒸发器盘管,室内机还设有由连接管连接的第一、第二毛细管和第一、第二单向阀;室外机设有风机、由连接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三通和四通阀;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上述三通的一端,上述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上述压缩机和上述四通阀的第一端;上述冷凝器的输出端连接到上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上述四通阀的第三端依次连接上述第一毛细管和上述第一单向阀,经过第一单向阀后分成两路,一路连接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的另一端,另一路再分两路分别连接上述第二毛细管和第二单向阀,由第二毛细管和第二单向阀分别连接至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的一端,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的另一端连接上述四通阀的第四端;由上述控制电路控制上述室内机风机、室外机风机、四通阀的电磁阀和上述压缩机的通断,以使当室内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上述室内机风机、室外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都通电起动,上述四通阀断电截止;而当室内温度达到和低于设定温度时,上述室内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通电起动,上述室外机风机断电停止,上述四通阀通电导通。上述室内机为桶状,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和第二蒸发器盘管呈圈状,分别绕设于上述桶状室内机内,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位于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的内侧,且上述室内机风机位于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的内侧。本技术一种智能化制茶用空调,当室内空气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选择制冷除湿模式,上述室内机风机、室外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通电起动,上述四通阀断电截止。这样,低压气态制冷剂通过上述三通进入上述压缩机,进行加压至冷凝压力,然后流至上述冷凝管内进行液化,同时通过上述室外机风机向室外散热,从冷凝管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流至上述第一毛细管进行降压节流,流经第一单向阀后分成两路,一路流向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内进行蒸发汽化,另一路流经上述第二单向阀再流向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内进行蒸发汽化,室内机风机将室内热湿空气依次吹向低温的上述第一、第二蒸发器盘管,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除湿,从上述第一、第二蒸发器盘管流出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分别流向上述三通、进入上述压缩机内进行下一个制冷除湿过程,如此不断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除湿,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当室内空气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选择制热除湿模式,上述室内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通电起动,上述室外机风机断电停止,上述四通阀通电导通。这样,低压气态制冷剂通过上述三通进入上述压缩机,进行加压至冷凝压力,然后流至上述冷凝管内,此时上述室外机风机不工作,冷凝管无法向室外散热,从冷凝管流出的、无法液化的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向上述四通阀,从上述四通阀的第二端流向第四端,再流向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由于上述高压气态制冷剂的温度比室内温度高,此时,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则起到冷凝管的作用,通过上述室内机风机向室内散热,上述高压气态制冷剂在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内液化,达到对室内空气制热的目的。从上述第二蒸发器盘管流出的高压液态制冷剂流经上述第二毛细管进行降压节流,再流向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在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内进行蒸发汽化,上述室内机风机将室内空气吹向低温的第一蒸发器盘管,进行冷凝除湿,上述室内机风机再将经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冷凝除湿的干冷空气吹向上述散热的第二蒸发器盘管进行制热,达到对室内空气制热除湿的目的。从上述第一蒸发器盘管流出的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向上述三通、进入上述压缩机内进行下一个制热除湿过程,如此不断循环,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除湿,直至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上述室内机风机和上述压缩机通电起动,上述室外机风机断电停止,上述四通阀通电导通。系统进入上述制热除湿的过程,当制热除湿到室内空气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系统又进入上述制冷除湿的过程。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任何工作状态中都不断地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满足了茶叶在半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除湿的需要,且本技术中的第一、第二蒸发器盘管呈圈状绕设于桶状室内机内,加大了室内空气与第一、第二蒸发器盘管的接触面积,加快了热交换的速度,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习有空调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室内机的外形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第二蒸发器盘管在室内机内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制冷除湿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制热除湿模式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智能化制茶用空调,如图2、3、4、5所示,包括室内机1、室外机2和控制电路,室内机1为四方桶状,此四方桶状室内机1内绕设有第一、第二两圈蒸发器盘管11、12,第一蒸发器盘管11位于第二蒸发器盘管12的内侧,且室内机风机位于第一蒸发器盘管11的内侧。室内机1还设有由连接管连接的第一毛细管14、第二毛细管15、第一单向阀16和第二单向阀17。室外机2设有风机、由连接管连接的压缩机21、冷凝器22、三通23和由室外机控制电路控制通断的四通阀24。第一蒸发器盘管11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接三通23的一端,三通23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压缩机21和四通阀24的第一端;冷凝器22的输出端连接到四通阀24的第二端,四通阀24的第三端依次连接第一毛细管14和第一单向阀16,再分成两路,一路连接第一蒸发器盘管11的另一端,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坤
申请(专利权)人:陈培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