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晓强专利>正文

整体式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19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湿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整体式除湿机。它包括风叶、接水盘和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毛细管连接而构成的除湿装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冷凝器的进气口之间串连有一预冷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使整体式除湿机冷凝器冷凝效果提高,从而降低能耗,提高除湿效果,实现高效除湿,并能使整体式除湿机在高温工况下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增加的冷凝水回热器,使低温冷凝水能量再利用,并解决了冷凝水排放可能造成排水管或水箱表面凝水滴落在室内的问题;采用的除霜四通阀或除霜电磁阀也解决了整体式除湿机在低温下运行的除霜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湿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整体式除湿机
技术介绍
现在家用或商用整体式除湿机系统均采用前、后分布的二个换热器作为冷凝器和蒸发器,同一空气流先经过蒸发器除水降温再通过冷凝器加温,得到加温的干燥空气,同时使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冷凝,除去的低温水排入贮水箱或通过排水管排出室外。这种换热器分布,由于冷凝器的热量大于蒸发器的冷量,蒸发器产生的冷量一部分为潜冷被凝结水带走,剩余的显冷冷却空气,这部分冷却空气对冷凝器冷却效果不好,会导致压缩机运行负荷增大,使除湿机耗能增大,尤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耗能会更大,并且在高温工况下难以正常运行,而在低温工况下运行时,蒸发器结霜后又必须停止除湿进行除霜,除湿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现有整体式除湿机换热器的分布方式难以实现高效除湿;另外低温的冷凝水排放方法也容易造成排水管或水箱表面凝水滴落在室内,而低温的冷凝水排放也是一种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整体式除湿机中能量得以充分利用,实现高效除湿,并能有效改善整体式除湿机高、低温运转条件及冷凝水排放条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整体式除湿机,包括风叶、接水盘和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毛细管连接而构成的除湿装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冷凝器的进气口之间串连有一预冷冷凝器。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所述风叶可为一个或两个。所述压缩机排气口与预冷冷凝器进口之间设有一冷凝水回热器,冷凝水回热器通过水管与接水盘相连,冷凝水回热器出水口设有排水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预冷冷凝器之间还设有一除霜四通阀,除霜四通阀的高压管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除霜四通阀的低压管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预冷冷凝器的进口及蒸发器的出口分别与除霜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管口相连。在压缩机的排气口端或预冷冷凝器的进口端还设有一冷凝水回热器,冷凝水回热器通过水管与接水盘相连,冷凝水回热器出水口设有排水管。在预冷冷凝器的出口和冷凝器的进口之间还设有一除霜四通阀,除霜四通阀的高压管与预冷冷凝器的出口相连,除霜四通阀的低压管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冷凝器的进口及蒸发器的出口分别与除霜四通阀的另外两个管口相连。在压缩机的排气口端或在预冷冷凝器的进气口端还设有冷凝水回热器,冷凝水回热器通过水管与接水盘相连,冷凝水回热器出水口设有排水管。在压缩机排气口与预冷冷凝器进口之间及在节流毛细管和蒸发器之间有一管路连接,在该管路上设有一除霜电磁阀。在压缩机的排气口端或在预冷冷凝器的进气口端还设有冷凝水回热器,冷凝水回热器通过水管与接水盘相连,冷凝水回热器出水口设有排水管。所述节流毛细管可由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孔板节流元件代替。本技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能使整体式除湿机冷凝器冷凝效果提高,从而降低能耗,提高除湿效果,实现高效除湿,并能使整体式除湿机在高温工况下安全高效运行;同时增加的冷凝水回热器,使低温冷凝水能量再利用,并解决了冷凝水排放可能造成排水管或水箱表面凝水滴落在室内的问题;采用的除霜四通阀或除霜电磁阀也解决了整体式除湿机在低温下运行的除霜问题。附图说明附图1是实施例1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2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3是实施例3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4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5是实施例5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6是实施例6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7是实施例7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8是实施例8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9是实施例9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10是实施例10结构原理示意图。附图11是实施例11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整体式除湿机,包括风叶7、接水盘3和由压缩机1、冷凝器4、蒸发器6、节流毛细管5连接而构成的除湿装置,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冷凝器4的进气口之间设有一预冷冷凝器2。风叶7将室内空气一部分强制通过预冷冷凝器2,另一部分强制通过蒸发器6和冷凝器4对其进行强制对流换热。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先进入预冷冷凝器2预冷,再进入冷凝器4冷凝,制冷剂成为中温、高压的过冷液态制冷剂,再进入节流毛细管5节流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6蒸发,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6中蒸发换热后变成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由蒸发器6出口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强制通过蒸发器6、冷凝器4的空气,先在蒸发器6中降温除湿,再在冷凝器4加温,除湿的冷凝水经蒸发器6流进接水盘3。实施例2,参照附图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风叶7为两个风叶,其中一风叶7使室内空气强制通过蒸发器6和冷凝器4,另一风叶7使室内空气强制通过预冷冷凝器2。也可以将预冷冷凝器2及该风叶7设在室外,由该风叶7将室外空气强制通过预冷冷凝器2,如果不想增加室内温度,对应预冷冷凝器2出风口增加一排风管将换热后的空气排到室外,不进入室内。实施例3,参照附图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缩机1排气口与预冷冷凝器2进口之间设有一冷凝水回热器9,冷凝水回热器9通过水管与接水盘3相连,冷凝水回热器9出水口设有排水管。从蒸发器6冷凝除去的低温冷凝水经接水盘3收集后通过排水管进入冷凝水回热器9入水口,再由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加热,经冷凝水回热器9出水口的出水管排出;而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先由冷凝水回热器9冷却后再进入预冷冷凝器2。实施例4,参照附图4。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和预冷冷凝器2之间还设有一除霜四通阀10,除霜四通阀10的高压管与压缩机1的排气口相连,除霜四通阀10的低压管与压缩机1的回气口相连,预冷冷凝器2的进口及蒸发器6的出口分别与除霜四通阀10的另外两个管口相连。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除霜四通阀10进入预冷冷凝器2;而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是由蒸发器6出口经除霜四通阀10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当蒸发器6结霜时,除霜四通阀10开启,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除霜四通阀10直接进入蒸发器6出口,对蒸发器6除霜,再分别通过节流毛细管5、冷凝器4、预冷冷凝器2,经除霜四通阀10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实施例5,参照附图5。实施例5是实施例3与实施例4合二为一的方案,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先与冷凝水回热器9相连,再与除霜四通阀10相连,并通过除霜四通阀10与预冷冷凝器2的进口相连。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冷凝水回热器9冷却后,再通过除霜四通阀10后进入预冷冷凝器2;而低压、低温气态制冷剂是由蒸发器6出口经除霜四通阀10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当蒸发器6结霜时,除霜四通阀10开启,由冷凝水回热器9冷却后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除霜四通阀10直接进入蒸发器6出口,对蒸发器6除霜,再分别通过节流毛细管5、冷凝器4、预冷冷凝器2,经除霜四通阀10回到压缩机1回气口。实施例6,参照附图6。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先与除霜四通阀10相连,再与冷凝水回热器9相连,并通过冷凝水回热器9与预冷冷凝器2的进口相连。经压缩机1压缩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通过除霜四通阀10进入冷凝水回热器9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除湿机,包括风叶、接水盘和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毛细管连接而构成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冷凝器的进气口之间串连有一预冷冷凝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熊晓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