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301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包括车身端检测基准板和车门端检测基准板;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上开设有车身端圆形的主定位孔和长条形的辅助定位孔,车身端检测基准板上有车身坐标X方向检测基准线,车身端检测基准板的Y向定位面固定连接有强磁环,车门端检测基准板的Y向定位面上固定连接有端强磁环,主定位孔和辅助定位孔定位在车身仪表板横梁的螺柱上,强磁环连接在车门总成和车身仪表板横梁上,车门端检测基准板上的主定位销、辅助定位销连接在车门上。通过检测分析快速调整解决白车身精度偏差,有效保证车身尺寸,达到整车零返修率。

A kind of auxiliary tool for quick adjustment and detection of BI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
本技术属于汽车白车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汽车制造业推出了环抱式内饰设计方式,给人一种简约大气的感觉,但这种设计方式往往在尺寸育成过程中由于尺寸链较长,过程控制较复杂,导致仪表板与门护板X/Y/Z方向错位,整车外观尺寸超差,目视感官好评度降低。目前车门装调技术上的工装只有定位车门或指导车门装配功能,并不具备车门与骨架内部总装零件装配定位点的检测功能,这种通过评价车身外部尺寸要求而进行车门调整的方式会对汽车内饰零件安装定位点造成位置波动且无法监控,导致内饰外观尺寸难以达成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检测车门调整量对所述问题的影响值,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通过检测分析快速调整解决白车身精度偏差,有效保证车身尺寸,达到整车零返修率,节省了总装车间每台车返修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对白车身装调的指导及仪表板与门护板X/Y/Z方向偏差问题尺寸链的解析,填补了乘用车型此区域尺寸解析手段的空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包括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和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开设有车身端圆形的主定位孔5和长条形的辅助定位孔6,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有车身坐标X方向检测基准线7,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固定连接有强磁环10,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的Y向定位面12上固定连接有端强磁环10,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分别套置在车身仪表板横梁4第一定位螺柱8和第二定位螺柱9上,强磁环10由于磁力和车门总成3和车身仪表板横梁4上,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上的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连接在车门上。作为本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固定连接的强磁环10吸附连接在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处,与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同圆心。作为本技术更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强磁环10吸附连接与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对应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上,与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同轴线。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结构设计简单,成本较低,通过设定测量基准来快速检测白车身车门护板与仪表安装孔位尺寸精度及一致性,快速指导数据分析偏差趋势及确定调整量及调整方向,拆装方便快捷,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整车尺寸精度。且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的轴侧图;图3为本技术的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的轴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包括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和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开设有车身端圆形的主定位孔5和长条形的辅助定位孔6,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有车身坐标X方向检测基准线7,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固定连接有强磁环10车身进行Y向吸附固定,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的Y向定位面12上固定连接有端强磁环10,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分别定位在车身仪表板横梁4的安装螺柱上,车门端检测基准板的Y向定位面固定连接有强磁环10与车门进行Y向吸附固定,强磁环10由于磁力和车门总成3和车身仪表板横梁4上,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上的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连接在车门上。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固定连接的强磁环10吸附连接在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处,与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同圆心。所述的强磁环10吸附连接与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对应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上,与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同轴线。通过测量车门端与车身端检测基准板X、Y、Z三个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行监测、分析、快速调整解决白车身精度偏差,有效保证车身尺寸,达到整车零返修率。本技术提供的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分为车身侧围端与车门端两部份,侧围端以车身仪表板定位螺柱为X、Z向定位,以侧围内板为Y向定位,车门端以门护板安装孔为X、Z向定位,以车门内板为Y向定位,根据UCF理论车身设置X/Y/Z方向检测基准,两端分别添加强磁环,可在UCF检具与白车身之间通用装配,通过设定测量基准来快速检测白车身车门护板与仪表安装孔位尺寸精度及一致性,快速指导数据分析偏差趋势及确定调整量及调整方向。本技术用于指导监测车门,调整分析总装仪表板与门护板定位尺寸及匹配关系的影响;使用磁铁吸附的方式、可拆卸快速检测功能,实现了整车主检具与白车身通用性。本技术的原理是根据需检测的两个或多个零件本身的加工基准来设置检测基准,并按两个或多个零件本身的检测基准设置相对位置检测装置、此检测装置可以是基准板式,也可为电子检测装置,可按不同车型、结构、检测位置(如检测白车身四个车门总成与车身的位置精度、检测前机盖与翼子板的位置精度、检测后背门与骨架的位置精度等,焊装、总装、车身及零件匹配部位的相对位置)通过“321定位原理”来灵活变更定位方式、不同检测基板的位置及方式。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和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开设有车身端圆形的主定位孔(5)和长条形的辅助定位孔(6),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有车身坐标X方向检测基准线(7),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固定连接有强磁环(10),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的Y向定位面(12)上固定连接有端强磁环(10),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分别套置在车身仪表板横梁(4)第一定位螺柱(8)和第二定位螺柱(9)上,强磁环(10)由于磁力和车门总成(3)和车身仪表板横梁(4)上,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上的主定位销(16)、辅助定位销(17)连接在车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车身快速调整检测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和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所述的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开设有车身端圆形的主定位孔(5)和长条形的辅助定位孔(6),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上有车身坐标X方向检测基准线(7),车身端检测基准板(1)的Y向定位面(12)固定连接有强磁环(10),车门端检测基准板(2)的Y向定位面(12)上固定连接有端强磁环(10),主定位孔(5)和辅助定位孔(6)分别套置在车身仪表板横梁(4)第一定位螺柱(8)和第二定位螺柱(9)上,强磁环(10)由于磁力和车门总成(3)和车身仪表板横梁(4)上,车门端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海通杨宏春史有为张显跃姜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