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及蒸发式冷凝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285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包括输水机构和与输水机构连接的分配集管,分配集管上并接有多根分配支管,分配支管均为笛型管,通过其上的出水孔向下喷淋换热管;同一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与其距离分配集管的距离呈正比。针对不同管道位置的不同水压适应性的调整用于喷淋输出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由于同一分配支管上,距离与分配集管的连接位置越近,流经的水量越大,而为了保证分配支管的后半段依然能够均匀充足的喷水,因此随着出水孔与集管之间距离增大,出水孔的孔径也相应增大,保证同一根分配支管上出水的均匀对下方换热管降温,解决了换热效果差或浪费冷却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A water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an evaporative conden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及蒸发式冷凝器
本技术涉及蒸发冷水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还涉及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技术介绍
常规蒸发式冷凝器采用喷嘴将水分配至换热管上,如常见的具有单层分流平台的喷嘴,可以将水均匀分配到各换热管上。显然这些喷嘴喷出的水珠会掉落到换热管之间空隙,而并不能全部喷至换热管上,从而有部分喷淋水没有全部参与换热,浪费了水流量。而且因为水是喷淋在换热管上,所以上层换热管不能形成稳定均匀水膜,所以换热效果较差。现有技术中还有另一种喷淋方式的设计,喷淋管与换热管处于同一竖直面,喷淋的水通过孔滴落至换热管上,这样可以形成均匀的水膜。但是在实际运行时,出现前后左右不均匀的现象,这样会导致换热管出现干斑影响换热,且增加结垢风险。为了解决这个风险,不得不加大水流量,这样会造成功率浪费,水过大也会导致水膜热阻增加,降低换热效果。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常见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分配输出难以控制,造成换热效果差或浪费冷却水等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该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常见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分配输出难以控制,造成换热效果差或浪费冷却水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蒸发式冷凝器。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包括输水机构和与所述输水机构连接的分配集管,所述分配集管上并接有多根分配支管,所述分配支管均为笛型管,通过其上的出水孔向下喷淋换热管;同一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与其距离分配集管的距离呈正比。优选的,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同一所述分配集管上相邻出水孔之间的间距,与二者中点距分配集管的距离呈反比。优选的,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所述分配集管的两端均设置入水口,用于连通输水管,所述分配支管均匀分布于两个入水口之间的管道段上;各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孔径平均值与分配支管距离入水口的距离成反比。优选的,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各所述分配支管上相邻出水孔之间的间距,与该分配支管距离入水口的距离成正比。优选的,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所述输水机构包括水泵及输水管,所述分配集管两端所连通的输水管与水泵的输出端并接。优选的,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所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还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优选的,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所述分配集管所连接的各分配支管相互平行,且各分配支管管径一致。本技术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包括输水机构和与所述输水机构连接的分配集管,所述分配集管上并接有多根分配支管,所述分配支管均为笛型管,通过其上的出水孔向下喷淋换热管;同一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与其距离分配集管的距离呈正比。该水分配装置避免传统设计中的一致对称的分配管路结构设计,而是针对不同管道位置的不同水压适应性的调整用于喷淋输出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由于同一分配支管上,距离与分配集管的连接位置越近,流经的水量越大,而为了保证分配支管的后半段依然能够均匀充足的喷水,因此随着出水孔与集管之间距离增大,出水孔的孔径也相应增大,保证同一根分配支管上出水的均匀,通过均匀的喷淋对下方的换热管蒸发降温,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见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分配输出难以控制,造成换热效果差或浪费冷却水等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该蒸发式冷凝器包括上述任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由于上述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蒸发式冷凝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如下:分配集管1、输水管2、分配支管3、储水箱4、水泵5、出水孔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见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分配输出难以控制,造成换热效果差或浪费冷却水等的技术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的局部仰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包括输水机构和与输水机构连接的分配集管1,分配集管1上并接有多根分配支管3,分配支管3均为笛型管,通过其上的出水孔6向下喷淋换热管;同一分配支管3上的出水孔6的孔径大小与其距离分配集管1的距离呈正比。本实施例提供该水分配装置避免传统设计中的一致对称的分配管路结构设计,而是针对不同管道位置的不同水压适应性的调整用于喷淋输出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由于同一分配支管上,距离与分配集管的连接位置越近,流经的水量越大,而为了保证分配支管的后半段依然能够均匀充足的喷水,因此随着出水孔与集管之间距离增大,出水孔的孔径也相应增大,保证同一根分配支管上出水的均匀,通过均匀的喷淋对下方的换热管蒸发降温,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见蒸发式冷凝器的冷却水分配输出难以控制,造成换热效果差或浪费冷却水等的技术问题。上述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中,同一分配集管1上相邻出水孔6之间的间距,与二者中点距分配集管1的距离呈反比。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上述实施中的方案效果相似,不过采用不同的具体方式,即根据出水孔6距离与分配集管1连接位置的距离,设置同一分配支管3上的出水孔6的分配密度,距离分配集管1近的位置流量充足因此出水孔6的相对密度较低,而远离集管的分配支管3后段设置更多的出水孔6,以保证流量。分配集管1的两端均设置入水口,用于连通输水管2,分配支管3均匀分布于两个入水口之间的管道段上;各分配支管3上的出水孔6孔径平均值与分配支管3距离入水口的距离成反比。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机构和与所述输水机构连接的分配集管,所述分配集管上并接有多根分配支管,所述分配支管均为笛型管,通过其上的出水孔向下喷淋换热管;同一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与其距离分配集管的距离呈正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水机构和与所述输水机构连接的分配集管,所述分配集管上并接有多根分配支管,所述分配支管均为笛型管,通过其上的出水孔向下喷淋换热管;同一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大小与其距离分配集管的距离呈正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分配集管上相邻出水孔之间的间距,与二者中点距分配集管的距离呈反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式冷凝器水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集管的两端均设置入水口,用于连通输水管,所述分配支管均匀分布于两个入水口之间的管道段上;各分配支管上的出水孔孔径平均值与分配支管距离入水口的距离成反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芳斌陈春林潘李奎张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