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3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包括套装于盖芯的圈体,圈体设有处于盖体和杯体之间的缓冲垫;所述圈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空气连通杯体与盖体;所述排气槽为纵向贯穿所述圈体内壁的通槽;所述排气槽的密封底面为弧线形,排气槽内壁与圈体内壁之间设有过渡曲面;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具有良好保温密封性的同时,保持保温杯内外气压平衡。

A sealing ring for heat preservation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杯密封圈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
,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温杯密封圈。
技术介绍
保温杯的密封性直接影响其使用体验,其密封性一方面可以保证保温杯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保温杯漏水。ZL2010203001164技术专利《保温杯盖密封圈》中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包括圈体,圈体通过保温杯盖芯上的卡位与盖芯连接固定,当保温杯盖盖紧杯体时,盖芯上圈体的外侧边紧贴在杯体内壁上,起到封水保温作用。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装有热水的保温杯在封闭状态下,热水过一段时间会产生负压,当打开保温杯时,密封圈容易被从盖体的杯芯上吸脱落,不利于保温杯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杯密封圈,该技术在具有良好保温密封性的同时,保持保温杯内外气压平衡。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包括套装于盖芯的圈体,圈体设有处于盖体和杯体之间的缓冲垫;所述圈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空气连通杯体与盖体。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槽为纵向贯穿所述圈体内壁的通槽。一方面方便加工,另一方面保证排气槽具有最短的排气路线,降低排气槽被堵塞的可能,本技术使用稳定可靠。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槽的密封底面为弧线形,排气槽内壁与圈体内壁之间设有过渡曲面。本技术中排气槽及排气槽与圈体内壁之间的过渡曲面均为曲面,圈体没有尖锐的弯折处方便圈体安装于盖芯,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排气槽的横截面,利于本技术实现保温杯内外气压平衡的调节。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垫径向凸出于所述圈体;所述缓冲垫包括上垫和下垫以及由上垫和下垫包围形成的凹槽。本技术通过将缓冲垫设置为具有上垫和下垫且二者中间配合有凹槽的双层结构,该缓冲垫具有更大的密封调节距离,随着缓冲垫弹性的改变,配合上垫和下垫之间的凹槽缝隙的大小,使得使用本技术稳定保温和密封。本技术中具有半包围截面的双层缓冲垫,在盖体和杯体拧紧对缓冲垫,杯体上端对缓冲垫进行挤压,缓冲垫起到封水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垫和/或下垫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多个凸点。为了保证本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调节性,防止上垫和下垫吸在一起不分开,在上垫和/或下垫朝向所述凹槽的一侧设有多个凸点,当打开盖体时,本技术与空气接触,由于上垫和下垫之间凸点的存在,利于空气进入凹槽,保证上垫和下垫分开的状态,保证缓冲垫的使用。进一步改进,所述圈体还设有环状辅助封水筋,所述辅助封水筋位于所述缓冲垫的下侧。盖体拧入杯体时,辅助封水筋与杯口内壁过赢摩擦产生手感,并进一步起到封水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圈体的缓冲垫对盖体和杯体之间进行保温密封,同时配合;所述圈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空气连通杯体与盖体,通过排气槽连通盖体与杯体之间缝隙的配合,保证保温杯内部与外部大气的连通,防止保温杯内水温降低出现负压,避免圈体被吸脱落,保证保温杯的使用。从而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一种保温杯密封圈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1中C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处于使用状态的剖面图;图7是图6中B处放大图。图中:盖芯100;盖体200;杯体300;圈体1;缓冲垫11;上垫111;下垫112;凹槽113;凸点114;排气槽12;密封底面121;过渡曲面122;辅助封水筋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套装于盖芯100的圈体1,圈体1设有处于盖体200和杯体300之间的缓冲垫11;所述圈体1的内壁设有四个排气槽12,所述排气槽12空气连通杯体300与盖体200。所述排气槽12为纵向贯穿所述圈体1内壁的通槽。一方面方便加工,另一方面保证排气槽12具有最短的排气路线,降低排气槽12被堵塞的可能,本实施例使用稳定可靠。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槽12的密封底面121为弧线形,排气槽12内壁与圈体1内壁之间设有过渡曲面122。本实施例中排气槽12及排气槽12与圈体1内壁之间的过渡曲面122均为曲面,圈体1没有尖锐的弯折处方便圈体1安装于盖芯100,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排气槽12的横截面,利于本实施例实现保温杯内外气压平衡的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垫11径向凸出于所述圈体1;所述缓冲垫11包括上垫111和下垫112以及由上垫111和下垫112包围形成的凹槽113。本实施例通过将缓冲垫11设置为具有上垫111和下垫112且二者中间配合有凹槽113的双层结构,该缓冲垫11具有更大的密封调节距离,随着缓冲垫11弹性的改变,配合上垫111和下垫112之间的凹槽113缝隙的大小,使得使用本实施例稳定保温和密封。本实施例中具有半包围截面的双层缓冲垫11,在盖体200和杯体300拧紧对缓冲垫11,杯体300上端对缓冲垫11进行挤压,缓冲垫11起到封水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垫111和/或下垫112朝向所述凹槽113的一侧设有多个凸点114。为了保证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调节性,防止上垫111和下垫112吸在一起不分开,在上垫111和/或下垫112朝向所述凹槽113的一侧设有多个凸点114,当打开盖体200时,本实施例与空气接触,由于上垫111和下垫112之间凸点114的存在,利于空气进入凹槽113,保证上垫111和下垫112分开的状态,保证缓冲垫11的使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圈体1还设有环状辅助封水筋13,所述辅助封水筋13位于所述缓冲垫11的下侧。盖体200拧入杯体300时,辅助封水筋13与杯口内壁过赢摩擦产生手感,并进一步起到封水作用。本实施例通过圈体1的缓冲垫11对盖体200和杯体300之间进行保温密封,同时配合;所述圈体1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槽12,所述排气槽12空气连通杯体300与盖体200,通过排气槽12连通盖体200与杯体300之间缝隙的配合,保证保温杯内部与外部大气的连通,防止保温杯内水温降低出现负压,避免圈体1被吸脱落,保证保温杯的使用。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本实施例套在盖体200的盖芯100,缓冲圈处于盖体200和杯体300之间,拧紧盖体200时,缓冲垫11受到杯体300上端的挤压发生形变,起到封水保温的作用;辅助封水筋13与杯体300的内壁相接触,进一步起到封水的作用;当使用本实施例的保温杯内水温降低时,外部空气通过盖体200和杯体300之间的缝隙和排空槽进入至杯体300内,保持杯体300内气压与外部气压平衡,防止本实施例被吸脱落。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施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施例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于盖芯的圈体,圈体设有处于盖体和杯体之间的缓冲垫;所述圈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空气连通杯体与盖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装于盖芯的圈体,圈体设有处于盖体和杯体之间的缓冲垫;所述圈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空气连通杯体与盖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为纵向贯穿所述圈体内壁的通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杯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槽的密封底面为弧线形,排气槽内壁与圈体内壁之间设有过渡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