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566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保温杯,其包括杯体及杯盖,杯盖包括内塞盖和外盖体,内塞盖包括内塞部及外露部,内塞部与外露部的衔接位具有一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抵接壁,抵接壁的外缘形成一向上凹陷的环形上凹沿,该环形上凹沿位于杯体开口部上沿的正上方,且环形上凹沿与开口部上沿配合形成一间隙槽;内塞盖限定一开口朝上的装配腔,装配腔内嵌装一保温芯;外盖体包括顶壁及外围壁,外围壁包裹在外露部的侧围壁上,外围壁的下沿成型一贴靠着环形上凹沿向内延伸的环形内翻沿,环形内翻沿卡嵌至间隙槽内,并抵接在开口部上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保温杯


[0001]本技术属于水杯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保温杯


技术介绍

[0002]金属保温杯使用寿命长易携带,其杯体采用金属材质,其杯盖为了兼顾成本和美观,多由内塞盖和外盖体两部分组成,内塞盖多采用塑料材质,为了提高保温杯的整体强度和美观度,外盖多采用金属材质

现有的内塞盖和外盖体多采用卡接或粘接的方式,保温杯使用久后,由于频繁旋拧,外盖体会松动脱落,内塞盖直接抵接至金属杯体的上沿,塑料材质的内塞盖易磨损,杯盖易损坏;且杯盖整体保温效果较差,影响金属保温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金属保温杯杯盖易损坏,保温效果差,影响保温杯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保温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金属保温杯,其包括杯体及封盖在杯体开口部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内塞盖和外盖体,内塞盖包括内塞部及外露部,所述内塞部嵌塞在杯体开口部内部,所述外露部外露在杯体开口部上方;内塞部与外露部的衔接位具有一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抵接壁,所述抵接壁的外缘形成一向上凹陷的环形上凹沿,该环形上凹沿位于杯体开口部上沿的正上方,且环形上凹沿与开口部上沿配合形成一间隙槽;所述内塞盖限定一开口朝上的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内嵌装一保温芯;所述外盖体包括顶壁及由顶壁外缘向下延伸的外围壁,所述顶壁封盖装配腔腔口
,
所述外围壁包裹在外露部的侧围壁上,外围壁的下沿成型一贴靠着环形上凹沿向内延伸的环形内翻沿,所述环形内翻沿卡嵌至间隙槽内,并抵接在开口部上沿

[0005]作为优选,所述外露部的侧围壁包括外扩段及位于外扩段下方的等径段,所述外扩段底部外径与等径段外径一致

上述设置可减小外盖体的装配阻力

[0006]作为优选,所述外露部的侧围壁上成型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内陷槽,多个所述内陷槽沿侧围壁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上述设置可提高内塞盖与外盖体两者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相对滑动

[0007]作为优选,所述保温芯包括环形围壁,及设在环形围壁内部的隔板,该隔板将环形围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槽体和下槽体,所述上槽体内成型有第一蜂窝结构,第一蜂窝结构限定出多个开口朝上的窝槽,所述下槽体内成型有第二蜂窝结构,第二蜂窝结构限定出多个开口朝下的窝槽

保温芯内具有上下两层蜂窝结构,杯盖内空间被分割成为多个微小空间,使空气的对流换热难以展开进行,进一步降低了热交换速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保温芯环形围壁的上部围设有卡装围壁,卡装围壁与环形围壁限定一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被多个隔条分隔成多个弧形槽

[0009]作为优选,所述装配腔包括由外露部限定的上腔体,及由内塞部限定的下腔体;卡装围壁外壁上与上腔体内壁上成型有相互配合的卡装结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卡装结构包括开设在卡装围壁外壁的限位豁槽,及突设在上腔体
内壁上的限位条,限位条与限位豁槽均设有多个,并一一对应配合,所述限位豁槽及限位条均沿杯盖的轴向延伸,限位豁槽的豁口朝下

[0011]作为优选,所述卡装围壁的上沿与外盖体顶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内垫设有环形垫片

[0012]作为优选,所述内塞盖还包括用于装配密封圈的装配部,所述装配部位于内塞部下方;装配部与内塞部的衔接位成型一阶梯沿,装配部的外壁成型有卡环,卡环上套装有密封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优化外盖体与内塞盖的结构,提高了外盖体与内塞盖的连接稳固度;环形上凹沿与环形内翻沿的设置即限制了外盖体与内塞盖的轴向相对自由度,又避免了塑料材质的内塞盖直接抵接在金属杯体上产生磨损;保温芯的设置能够减缓杯内水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速度,有效提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且能够增加杯盖的重量,提高整个保温杯质感;保温芯内设双层蜂窝结构,杯盖内部空间被分割成为多个微小空间,使空气的对流换热难以展开进行,进一步降低了热交换速度;限位结构和装配结构直接成型在各构件上,无需另行设置其他装配件,装配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纵向剖视图;
[0016]图3为图2中
A
处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杯盖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内塞盖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中保温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杯体
10
;内塞盖
20
;内塞部
21
;外露部
22
;外扩段
221
;等径段
222
;内陷槽
223
;抵接壁
23
;间隙槽
24
;限位条
25
;装配部
26
;外盖体
30
;顶壁
31
;外围壁
32
;环形内翻沿
33
;保温芯
40
;环形围壁
41
;第一蜂窝结构
42
;第二蜂窝结构
43
;卡装围壁
44
;隔条
45
;隔板
46
;限位豁槽
441
;密封环
50
;环形垫片
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所表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参见图1‑6,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金属保温杯,其包括杯体
10
及封盖在杯体
10
开口部的杯盖,所述杯盖包括内塞盖
20
和外盖体
30
,杯体
10
及外盖体
30
均为金属材质,内塞盖
20
为塑料材质

[0023]内塞盖
20
包括内塞部
21
及外露部
22
,所述内塞部
21
嵌塞在杯体
10
开口部内部,所述外露部
22
外露在杯体
10
开口部上方;内塞部
21
与外露部
22
的衔接位具有一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抵接壁
23
,所述抵接壁
23
的外缘形成一向上凹陷的环形上凹沿,该环形上凹沿位于杯体
10
开口部上沿的正上方,且环形上凹沿与开口部上沿配合形成一间隙槽
24
;所述内塞盖
20
限定一开口朝上的装配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金属保温杯,其包括杯体及封盖在杯体开口部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包括内塞盖和外盖体,内塞盖包括内塞部及外露部,所述内塞部嵌塞在杯体开口部内部,所述外露部外露在杯体开口部上方;内塞部与外露部的衔接位具有一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抵接壁,所述抵接壁的外缘形成一向上凹陷的环形上凹沿,该环形上凹沿位于杯体开口部上沿的正上方,且环形上凹沿与开口部上沿配合形成一间隙槽;所述内塞盖限定一开口朝上的装配腔,所述装配腔内嵌装一保温芯;所述外盖体包括顶壁及由顶壁外缘向下延伸的外围壁,所述顶壁封盖装配腔腔口
,
所述外围壁包裹在外露部的侧围壁上,外围壁的下沿成型一贴靠着环形上凹沿向内延伸的环形内翻沿,所述环形内翻沿卡嵌至间隙槽内,并抵接在开口部上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部的侧围壁包括外扩段及位于外扩段下方的等径段,所述外扩段底部外径与等径段外径一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部的侧围壁上成型有多个沿其轴向延伸的内陷槽,多个所述内陷槽沿侧围壁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芯包括环形围壁,及设在环形围壁内部的隔板,该隔板将环形围壁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泽民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