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890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它解决了现有形变较大的杯身放置在整形设备上后,由于上模无法对正杯口,上模容易直接撞击在杯身的上端,导致杯身的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杯身套设在定位块上,当杯身形变过大时,杯身的上端位于定位块的上方,驱动上底板向下移动并压靠在杯身上端驱动杯身向下移动直到杯身的下端位于下修正环的外周,此时压块位于导向柱的上方,通过气缸驱动活动环向上移动并对杯身的上端进行初步修复,直到活动环位于导向柱外周的上端并抵靠在上述压块的下端面上,驱动下底板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或动换向下移动复位,通过上修正环进一步对杯身的上端进行修复,即可完成对杯身的整形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夹具,特别涉及一种杯子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杯子的加工过程中,杯身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堆放在一旁等待进行下一步工序,在下一道加工工序之前,需要对杯身进行整形以达到加工需要的要求,且部分杯身在焊接后因原本金属的形状,会出现较大程度上的形变,需要对杯身的两端同时进行固定后整形,形变较大的杯身放置在整形设备上后,由于上模无法对正杯口,上模容易直接撞击在杯身的上端,导致杯身的损坏,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设备针对上述现有情况,而提供了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包括上底板与下底板,该上底板与下底板上分别相对固定设置有一个上固定块与下固定块,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压块,该压块与上固定块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圈用于整形杯身上端的上修正环,该上修正环的直径大于上述压块的直径,所述下固定块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套设杯身的定位块,该定位块位于上述压块的正下方且该定位块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该定位块与下固定块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圈用于整形杯身下端的下修正环,所述定位块上活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包括上底板(1)与下底板(2),该上底板(1)与下底板(2)上分别相对固定设置有一个上固定块(3)与下固定块(4),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块(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压块(5),该压块(5)与上固定块(3)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圈用于整形杯身上端的上修正环(6),该上修正环(6)的直径大于上述压块(5)的直径,所述下固定块(4)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套设杯身的定位块(7),该定位块(7)位于上述压块(5)的正下方且该定位块(7)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该定位块(7)与下固定块(4)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圈用于整形杯身下端的下修正环(8),所述定位块(7)上活动设置有一个能够沿竖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包括上底板(1)与下底板(2),该上底板(1)与下底板(2)上分别相对固定设置有一个上固定块(3)与下固定块(4),其特征在于,该上固定块(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压块(5),该压块(5)与上固定块(3)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圈用于整形杯身上端的上修正环(6),该上修正环(6)的直径大于上述压块(5)的直径,所述下固定块(4)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套设杯身的定位块(7),该定位块(7)位于上述压块(5)的正下方且该定位块(7)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该定位块(7)与下固定块(4)之间固定设置有一圈用于整形杯身下端的下修正环(8),所述定位块(7)上活动设置有一个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活动环(9),该活动环(9)上端的直径与上述压块(5)的直径相同,所述下固定块(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活动环(9)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7)上端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一个向上延伸的导向柱(11),上述活动环(9)套设在该导向柱(11)上,所述活动环(9)与上述定位块(7)均为圆台型,当活动环(9)沿定位柱移动至上端时,该活动环(9)、定位柱与杯身的上端重合且该活动环(9)的母线与定位块(7)的母线重合,所述压块(5)下端开设有用于卡接该导向柱(11)的插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子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0)为气缸,该气缸通过驱动杆(13)连接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