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气装置和检测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49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气装置和检测器,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目的是能够方便对无接箍套管的密闭性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气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本体的内壁的周向设置,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至少设置一个密封件;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将所述本体与套管固定。从而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气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且在对气体进行检测时,不需通过设置盛水的容器对密封性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简化检测套管密闭性的结构,方便地对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

Gas gathering device and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气装置和检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集气装置和检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深井、超深井钻井或修井作业中,采用无接箍式套管,解决套管下入比较困难的问题,无接箍套管没有接箍,主要通过将内外螺纹直接加工在管体上,从而完成连接。在对无接箍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的时候,通常将每根套管或接箍等管件的公扣和母扣,分别和标准的母扣和公扣接头连接,建立密闭空间,然后往密闭空间内注入一定量的高压检测气体,再用水浸没被检测的管件,在一定时间内被检测的管件不冒气泡,说明被检测的管件的密封达到要求。但这种检测方法在管件比较长时,需要较大的容器来盛装水,以便把管件浸没在水中。特别是需要对连接成管线的某个部位进行密封性检测时,就更难找到适合的容器来盛装水。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检测无接箍套管的密闭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气装置和检测器,主要目的能够方便对无接箍套管的密闭性进行检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气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本体的内壁的周向设置,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至少设置一个密封件;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将所述本体与套管固定。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具有多个密封件,多个密封件间隔设置在本体的内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朝向第二本体的一侧沿轴向设置有密封件;或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朝向第一本体的一侧沿轴向设置有密封件。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条。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弹簧锁钩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弹簧锁扣,所述锁扣伸入所述锁钩内,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锁合。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二端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二本体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和螺栓,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螺栓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检测器,包括如前所述的集气装置;和气体检测装置,所述气体检测装置与所述集气装置的转换接头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与所述气体检测装置连接,所述警报装置接收所述气体检测装置发送的指令,发出警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气装置和检测器,其中集气装置包括本体、密封件和紧固件,本体为圆环状结构,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密封件围绕本体的内周设置,且位于本体轴向的两侧均设置至少一个密封件,从而当需要对无接箍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将本体套在无接箍套管需要检测的位置外,而后通过紧固件将本体与套管进行固定,此时每个密封件压紧套管管体的外部,套管需要检测的位置位于两个密封件之间,从而套管、本体以及两个密封件之间形成套管与集气装置的密闭空间,如果套管检测部位发生泄漏,则套管与集气套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就会泄漏有气体,再将气体检测装置与集气装置的出气口进行连接,就能够通过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接箍套管的待检测部位是否发生漏气,完成对套管密闭性的检测,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气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且在对气体进行检测时,不需通过设置盛水的容器对密封性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简化检测套管密闭性的结构,方便地对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气装置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气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号如下所示:集气装置1,第一本体12,弹簧锁钩122,第二本体14,弹簧锁扣142,出气口16,密封件18,转换接头20。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集气装置和检测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气装置1,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16;密封件18,所述密封件18围绕所述本体的内壁的周向设置,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至少设置一个密封件18;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将所述本体与套管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集气装置1,包括本体、密封件18和紧固件,本体为圆环状结构,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16,密封件18围绕本体的内周设置,且位于本体轴向的两侧均设置至少一个密封件18,从而当需要对无接箍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将本体套在无接箍套管需要检测的位置外,而后通过紧固件将本体与套管进行固定,此时每个密封件18压紧套管管体的外部,套管需要检测的位置位于两个密封件18之间,从而套管、本体以及两个密封件18之间形成套管与集气装置1的密闭空间,如果套管检测部位发生泄漏,则套管与集气套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就会泄漏有气体,再将气体检测装置与集气装置1的出气口16进行连接,就能够通过气体检测装置检测到无接箍套管的待检测部位是否发生漏气,完成对套管密闭性的检测,从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集气装置1,体积小,更加轻便,结构简单,且在对气体进行检测时,不需通过设置盛水的容器对密封性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简化检测套管密闭性的结构,方便地对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4,所述第一本体12和所述第二本体14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本体1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1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14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所述出气口16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12或所述第二本体14的侧壁上。在该实施例中,本体包括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4,第一本体12与第二本体14均为半圆形结构,第一本体12的第一端与第二本体14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本体12的第二端与第二本体14的第二端通过紧固件连接,从而在需要对无接箍套管进行密闭性检测时,将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4套在无接箍套管需要检测的位置外,并将第一本体12与第二本体14相互靠拢,直至第一本体12的第一端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n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本体的内壁的周向设置,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至少设置一个密封件;/n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将所述本体与套管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本体的内壁的周向设置,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至少设置一个密封件;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壁上,用于将所述本体与套管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紧固件连接;
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一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轴向的每侧均具有多个密封件,多个密封件间隔设置在本体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端朝向第二本体的一侧沿轴向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轩王立志雷桂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通奥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