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投放工具,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解决了在油套管的密封检测时,操作人员的操作风险高,且造成人力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具有预设长度的投放杆;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置于第一端,用于卡持待投放结构,以保持所述待投放结构与所述投放工具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放工具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投放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气田开发技术的发展,对钻井完井、注采工艺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入井油套管的密封性,需要进行油套管的密封性进行检测。在油套管的密封检测现场,通常由操作人员用手将检测工具投放至待测管柱中,如遇到待测管柱较高的情况,通常需要搭设人字梯,现场操作人员需要在人字梯上作业,并且需要其他工作人员配合辅助梯子,增加了检测工具的投放工作的操作风险,危险性较高,且增加了人力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投放工具,主要目的是解决在油套管的密封检测时,操作人员的操作风险高,且造成人力浪费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放工具,该投放工具包括:具有预设长度的投放杆;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置于第一端,用于卡持待投放结构,以固定所述待投放结构与所述投放工具的相对位置。可选的,所述卡持部包括相隔预设间距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投放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伸缩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用于调节所述开口部的大小。可选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固定杆和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外部的调节套杆,所述调节套杆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调节套杆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调节套杆上对应的所述调节孔通过调节螺钉连接。可选的,所述伸缩结构设置为电动伸缩杆。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设置为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投放杆的杆件。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分别设置为可伸缩杆件,且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为伸缩端。可选的,所述投放杆的第一端设置为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之间的圆弧杆,且所述圆弧杆的弯曲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方向。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为圆弧状杆件,且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弯曲。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对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结构。可选的,所述投放杆设置为可伸缩杆件,且所述投放杆的第一端为伸缩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投放工具,通过使用投放工具,工作人员在钻台即可进行操作,工作人员手握投放杆的第二端,并通过卡持部将待投放结构卡持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握持投放杆并控制其方向可将检测工具放入待测管柱的内部,随后将投放工具与检测工具分离,即可完成操作,工作人员在钻台即可完成将检测工具投放至较高的待测管柱中的操作,不需要使用人字梯,可以提高安全性,且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能够节省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放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放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投放工具,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出一种投放工具1,该投放工具1包括:具有预设长度的投放杆11;卡持部12,所述卡持部12设置于第一端,用于卡持待投放结构2,以固定所述待投放结构2与所述投放工具1的相对位置。具体的,本实施例提出的投放工具1包括一具有预设长度投放杆11,这里的预设长度至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设定,投放杆11可以为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的杆件,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且可以采用铸铁材料支撑,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还包括卡持部12,卡持部12设置在投放杆11的第一端,用于卡持待投放结构2,待投放结构2可以为检测工具,具体为圆柱状的铁件,卡持部12能够将待投放结构2卡持住,以固定、保持投放结构与投放工具1的相对位置,通过卡持的形式,在移动投放工具1的过程中,既能够保持投放结构与投放工具1的相对位置,又能够在投放工具1放置至目标位置后,将投放工具1与待投放结构2分离;具体的,以待投放结构2为检测工具(圆柱状的铁件),需要将其投放至待测管柱3中为例进行叙述,待测管柱3的高度较高,工作人员在使用投放工具1对检测工具进行投放时,工作人员立于钻台4即可,投放杆11的第二端、即与第一端相对的一端为工作人员的握持部位,工作人员手握投放杆11的第二端,并通过卡持部12将检测工具卡持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握持投放杆11并控制其方向可将检测工具放入待测管柱3的内部,随后将投放工具1与检测工具分离,即可完成操作。通过使用投放工具1,工作人员在钻台4即可进行操作,不需要使用人字梯,可提高安全性,且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人力。卡持部12可以有多种具体设置形式,只需保证不与待投放结构2存在固定的连接的连接关系,仅通过活动卡持连接来保持待投放结构2与投放工具1的相对位置,便于二者分离即可。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投放工具,通过使用投放工具,工作人员在钻台即可进行操作,工作人员手握投放杆的第二端,并通过卡持部将待投放结构卡持住,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握持投放杆并控制其方向可将检测工具放入待测管柱3的内部,随后将投放工具与检测工具分离,即可完成操作,工作人员在钻台即可完成将检测工具投放至较高的待测管柱3中的操作,不需要使用人字梯,可以提高安全性,且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能够节省人力。进一步的,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卡持部12包括相隔预设间距的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所述第一固定杆1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杆122的第一端与所述投放杆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开口部;所述第一固定杆121的第二端设置有伸缩结构123,所述伸缩结构123的伸缩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杆122的第二端,用于调节所述开口部的大小。具体的,为实现卡持部12对待投放结构2的卡持效果,保持待投放结构2与投放工具1的相对位置,卡持部12有多种可以设置的形式,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卡持部12包括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相隔预设间距,预设间距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至少应保证大部分规格的待投放结构2可以放置于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之间;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可以采用与投放杆11相同的材料制成,且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的第一端与投放杆11的第一端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或第一固定杆121、第二固定杆122和投放杆1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的第二端为远离投放杆11的一端,二者之间形成开口部,待投放结构2通过穿过开口部放置于第一固定杆121和第二固定杆122之间;第一固定杆121的第二端设置有伸缩结构123,伸缩结构123的伸缩端朝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放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具有预设长度的投放杆;/n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置于第一端,用于卡持待投放结构,以保持所述待投放结构与所述投放工具的相对位置;/n其中,所述卡持部包括相隔预设间距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投放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开口部;/n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伸缩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用于调节所述开口部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放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预设长度的投放杆;
卡持部,所述卡持部设置于第一端,用于卡持待投放结构,以保持所述待投放结构与所述投放工具的相对位置;
其中,所述卡持部包括相隔预设间距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投放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之间形成开口部;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第二端设置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伸缩端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杆的第二端,用于调节所述开口部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固定杆和套设在所述固定杆外部的调节套杆,所述调节套杆与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调节套杆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调节套杆上对应的所述调节孔通过调节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结构设置为电动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工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轩,王立志,杨航,李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通奥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