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22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抗震支座,解决现有支座灵活性不足的问题。它包括上支板、下支板、上舌板和下舌板,其中,上支板与桥梁固定连接,下支板与桥墩固定连接,上舌板和下舌板设置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所述上舌板是由弧形面Ⅰ和平面Ⅰ组成的,且上舌板相对于上支板沿滑道Ⅰ的方向进行滑动;下舌板相对于下支板沿滑道Ⅱ的方向进行滑动;所述上舌板和下舌板通过回转插接部Ⅰ、Ⅱ进行可转动的配合。该支座具有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震动、偏移和抗震作用,可以有效的减轻桥梁在三维空间方向上的震动,降低震动能量。

Seismic bearing of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抗震支座
该技术涉及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按支座变形可能性分类,包括固定支座、单项活动支座和多项活动支座。在中国专利文献CN103510464B中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双球面支座,其技术核心在于,通过使用盆式结构的摆座结构,并配合耗能器进行抗震耗能,在本结构中,在耗能器的限制下,摆座进行小幅度范围之内的摆动,进行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抗震支座,解决现有的抗震支座耗能效果差、不能实现大规模回转的的弊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桥梁抗震支座,上支板和下支板,其中,上支板与桥梁固定连接,下支板与桥墩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板下表面设置有凸起Ⅰ和弧形槽Ⅰ,且在弧形槽Ⅰ内有滑道Ⅰ;所述下支板的顶部设有凸起Ⅲ和弧形槽Ⅱ,且在弧形槽Ⅱ内有滑道Ⅱ;还包括设置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的上舌板和下舌板,...

【技术保护点】
1.桥梁抗震支座,上支板和下支板,其中,上支板与桥梁固定连接,下支板与桥墩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支板下表面设置有凸起Ⅰ和弧形槽Ⅰ,且在弧形槽Ⅰ内有滑道Ⅰ;/n所述下支板的顶部设有凸起Ⅲ和弧形槽Ⅱ,且在弧形槽Ⅱ内有滑道Ⅱ;/n还包括设置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的上舌板和下舌板,/n所述上舌板是由弧形面Ⅰ和平面Ⅰ组成的,其中,所述弧形面Ⅰ和平面Ⅰ上分别设有凸起Ⅱ和回转插接部Ⅰ,所述凸起Ⅱ和滑道Ⅰ插接并使得上舌板相对于上支板沿滑道Ⅰ的方向进行滑动;/n所述下舌板是由弧形面Ⅱ和平面Ⅱ组成的,其中,所述弧形面Ⅱ和平面Ⅱ上分别设有凸起Ⅳ和回转插接部Ⅱ,所述凸起Ⅳ和滑道Ⅱ插接并使得下舌板相对于下支板沿...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抗震支座,上支板和下支板,其中,上支板与桥梁固定连接,下支板与桥墩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板下表面设置有凸起Ⅰ和弧形槽Ⅰ,且在弧形槽Ⅰ内有滑道Ⅰ;
所述下支板的顶部设有凸起Ⅲ和弧形槽Ⅱ,且在弧形槽Ⅱ内有滑道Ⅱ;
还包括设置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的上舌板和下舌板,
所述上舌板是由弧形面Ⅰ和平面Ⅰ组成的,其中,所述弧形面Ⅰ和平面Ⅰ上分别设有凸起Ⅱ和回转插接部Ⅰ,所述凸起Ⅱ和滑道Ⅰ插接并使得上舌板相对于上支板沿滑道Ⅰ的方向进行滑动;
所述下舌板是由弧形面Ⅱ和平面Ⅱ组成的,其中,所述弧形面Ⅱ和平面Ⅱ上分别设有凸起Ⅳ和回转插接部Ⅱ,所述凸起Ⅳ和滑道Ⅱ插接并使得下舌板相对于下支板沿滑道Ⅱ的方向进行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欢赵伊华王绍磊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惠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