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59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该方案包括风力吹动组件以及吸油组件,吸油组件包括吸油辊、驱动组件、挤油板;吸油辊表层设置有吸油海绵层,吸油海绵层浸入油水分离腔内的液面之下;驱动组件驱动吸油辊转动;风力吹动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中液面的上方,风力吹动组件提供气流并将油层吹向吸油辊;挤油板与所述集油槽的一侧连接,且挤油板远离所述集油槽的一端向吸油辊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吸油辊抵接,通过设置风力吹动组件将液体向吸油辊吹送,驱动组件驱动吸油辊循环转动,吸油辊将液体中的油进行吸附,并在挤油板的挤压下,将油收集至集油槽中,减少了分离出来的油中所掺杂的水分,减少需要进行二次油水分离的麻烦。

An oil-water separation component for oil-water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
技术介绍
所谓隔油器,是将餐饮含油废水中的杂质、油、水分离的一种专用设备。餐饮废水的只要来源有宾馆、酒店、食堂等,据不完全统计,餐饮废水排放量约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3%,但其中所含的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和CODcr(重铬酸盐需氧量)的含量约占总负荷的1/3,由此可见,餐饮废水是高浓度污染源,是城市周围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油水分离主要根据水和油的密度或化学性质不同,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或其他物化方法去除杂质或完成油分和水分的分离。主要的油水分离方法有重力式分离、离心式分离、电分离、吸附分离、气浮分离等,其中重力式分离以及气浮分离的成本低,而离心式分离以及淀粉粒的成本较高。气浮法是依靠水中形成微小气泡,携带絮粒上浮至液面使水净化的一种方法。条件是附在油滴上的气泡可形成油气颗粒。由于气泡的出现使水和颗粒之间密度差加大,且颗粒直径比原油油滴大,所以用颗粒密度代替油密度可使上升速度明显提高。即当1个气泡(或多个气泡)附在1个油滴上可增加垂直上升速度,从而可脱除直径比50μm小得多的油滴。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0820178124.9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油设备,包括箱体、过滤网、气泡发生器和排油装置,箱体隔油设备箱体由左、右上折板分隔成底部互相连通的进水室、处理室和排水室,进水室内设有过滤网,处理室由下折板隔成顶部相互连通的左处理室和右处理室,气泡发生器固定设置在左处理室的底部。排油装置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循环往复刮油装置、集油槽和排油管,集油槽固定设置在循环往复刮油装置的末端,用于接收刮油板刮送的污油。这种隔油装置通过刮油装置进行刮油,刮油装置包括环形传动带以及刮油板,环形传动带循环运转带动刮油板往返移动,从而将油刮向集油槽,而刮油板拨动液体向前输送的过程中可能会破坏液体已经分层的状态,使得油、水再次混合,造成拨至集油槽中的油混合的水较多,从而在集油槽中形成第二次油水混合,导致还需进一步进行油水分离的操作,因此,油水分离的效果具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其包括风力吹动组件以及吸油组件,通过风力吹动组件将油水分离器的液体向吸油组件吹送,再通过吸油组件的吸油辊将液体中的油吸附,并在挤油板的挤压下,将油挤压至集油槽中收集,减少了油水分离过程中水分的掺杂,该油水分离组件具有油水分离效果好、效率高的优点,能减少需二次油水分离的麻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包括风力吹动组件以及吸油组件,所述吸油组件包括吸油辊、驱动组件、挤油板;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腔以及设置于油水分离腔内的集油槽;所述吸油辊表层设置有吸油海绵层,所述吸油海绵层浸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内的液面之下,用于吸附液体中的油;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吸油辊转动;所述风力吹动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中液面的上方,所述风力吹动组件提供气流并将油水分离器内液体的油层吹向所述吸油辊;所述挤油板与所述集油槽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挤油板远离所述集油槽的一端向所述吸油辊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吸油辊抵接。通过这样设置,吸油辊浸入液面之下,并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吸油辊上的吸油海绵层具有亲油疏水性,从而吸油辊循环地将液体中油吸附至吸油海绵层中,与吸油辊抵接的挤油板对吸油辊的吸油海绵层挤压,从而将吸附于吸油海绵层中的油挤压出,而挤油板向上倾斜延伸,因此挤压出来的油沿挤油板收集至集油槽中,减少了油水分离时所分离出来的油中掺杂的水分,进而减少需进行二次油水分离的麻烦;通过设置分离吹动组件将液体向吹向吸油辊,保持吸油辊吸油的连续性,有利于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风力吹动组件包括供气装置以及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且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油水分离器内液面的上方,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朝液面设置并将液面上的油层吹向所述吸油辊。通过这样设置,供气装置产生气流,气流沿出气管流动,最终从出气管的出气口排出,从而排出的气流将液面上的油层吹向吸油辊,使得吸油辊能循环地对液体中油吸附,达到保持吸油的连续性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包括主气管以及与主气管连接的若干个出气支管,所述出气口开设于出气支管上,所述出气支管设置至少两个,所有的出气支管沿靠近集油槽的方向水平间隔布设。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设置出气支管,将主气管的气体进行分流,从不同出气支管上的出气口中排出,增大吹气的面积,提高液体吹动的效果,保持油水分离腔内油层输送的连续性。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液面所成的夹角为5°~75°。通过这样设置,能起到很好的吹动液面上的油层的效果,并减少对液体的扰动。作为优选,所述出气支管包括半球状的集气部以及与集气部连通的出气部,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出气部上且远离所述集气部设置,沿所述集气部靠近所述出气口的方向,所述出气部尺寸逐渐变小。通过这样设置,集气部将气体聚集,再从较窄的出气部上的出气口中排出,起到对气体增压、加速排出的效果,此外,通过设置出气部沿集气部向出气口的方向尺寸逐渐变小,减少排气过程中气体所受的阻力,使得排气顺畅。作为优选,所述出气口为条形的通槽,若干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出气支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这样设置,将出气口设置为条状的通槽,并间隔地开出气口,在保证良好的吹气效果的同时,减少制造材料的浪费。作为优选,所述挤油板包括主体、抵接部以及承托部,所述抵接部、所述承托部均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主体与集油槽的连接,所述承托部呈弧形,所述抵接部、所述承托部均与所述吸油辊的圆周面抵接,且所述抵接部对吸油辊的吸油海绵层挤压。通过这样设置,抵接部与吸油辊的外圆周面抵接并挤压吸油海绵层,且承托部设置为弧形并与吸油辊的外圆周面抵接,从而能够在挤压吸油辊的吸油海绵层时,对吸油辊进行辅助导向,使得吸油辊在收到挤油板挤压后能保持稳定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承托部位于所述吸油辊的下方并与所述吸油辊的下半圆周面抵接。通过这样设置,承托部能够对吸油辊进行承托,减轻吸油辊两侧对外施加的压力,减小驱动组件的驱动负荷,有利于节能环保。作为优选,所述抵接部的上端设置有弧形的引导部。通过这样设置,半球状的引导部有利于减少对吸油海绵层的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油水分离组件还包括吸油泵以及吸油管,所述吸油泵设置于油水分离器外,所述吸油管与所述吸油泵的进油端连接,且所述吸油管由油水分离器的外部延伸至集油槽的底部。通过这样设置,吸油管延伸至集油槽的底部,并在吸油泵的驱动下对集油槽中收集的油进行的吸取,从而完成集油槽中油的排放。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风力吹动组件将液体向吸油辊吹送,驱动组件驱动吸油辊循环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腔以及设置于油水分离腔内的集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吹动组件以及吸油组件,所述吸油组件包括吸油辊、驱动组件、挤油板;/n所述吸油辊表层设置有吸油海绵层,所述吸油海绵层浸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内的液面之下,用于吸附液体中的油;/n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吸油辊转动;/n所述风力吹动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中液面的上方,所述风力吹动组件提供气流并将油水分离器内液体的油层吹向所述吸油辊;/n所述挤油板与所述集油槽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挤油板远离所述集油槽的一端向所述吸油辊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吸油辊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油水分离器包括油水分离腔以及设置于油水分离腔内的集油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吹动组件以及吸油组件,所述吸油组件包括吸油辊、驱动组件、挤油板;
所述吸油辊表层设置有吸油海绵层,所述吸油海绵层浸入所述油水分离腔内的液面之下,用于吸附液体中的油;
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吸油辊转动;
所述风力吹动组件设置于油水分离器中液面的上方,所述风力吹动组件提供气流并将油水分离器内液体的油层吹向所述吸油辊;
所述挤油板与所述集油槽的一侧连接,且所述挤油板远离所述集油槽的一端向所述吸油辊向上倾斜延伸并与所述吸油辊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吹动组件包括供气装置以及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供气装置连接,且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油水分离器内液面的上方,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朝液面设置并将液面上的油层吹向所述吸油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包括主气管以及与主气管连接的若干个出气支管,所述出气口开设于出气支管上,所述出气支管设置至少两个,所有的出气支管沿靠近集油槽的方向水平间隔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水分离器用的油水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方向与液面所成的夹角为5°~7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普施德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