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气泡除渣除污排气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气泡除渣除污排气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污水处理是目前逐渐得到重视的一种环保处理方式,将微生态污水经过除渣处理之后,可实现污水的再利用,现有技术中的除渣装置多采用涉及悬浮物分离、油水分离及净化、混凝反应絮体分离、活性污泥絮体分离等方式,但这些方式在使用时由于悬浮物颗粒较大或分离不彻底,容易造成传统装置运行不稳定,大气泡翻滚及释放头堵塞等问题。而且,在进行排除堵塞处理时需要停机,影响除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分离效果,提高运行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的微气泡除渣除污排气一体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微气泡除渣除污排气一体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部设置有处理腔,处理箱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输出端设置有溶气泵,溶气泵输出端连通设置有溶气罐,处理箱内底部设置有曝气器,曝气器与溶气罐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连通,溶气泵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处理箱右侧壁上半区域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气泡除渣除污排气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内部设置有处理腔,处理箱(1)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一管道(2),第一管道(2)输出端设置有溶气泵(3),溶气泵(3)输出端连通设置有溶气罐(4),处理箱(1)内底部设置有曝气器(5),曝气器(5)与溶气罐(4)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6)连通,溶气泵(3)上设置有进气管(7),进气管(7)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8),处理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箱体(9)、固定块(10)、转动杆(11)和挡盖(12),所述箱体(9)内部收集腔,箱体(9)左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除渣除污排气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内部设置有处理腔,处理箱(1)底部连通设置有第一管道(2),第一管道(2)输出端设置有溶气泵(3),溶气泵(3)输出端连通设置有溶气罐(4),处理箱(1)内底部设置有曝气器(5),曝气器(5)与溶气罐(4)输出端通过第二管道(6)连通,溶气泵(3)上设置有进气管(7),进气管(7)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阀门(8),处理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连通设置有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箱体(9)、固定块(10)、转动杆(11)和挡盖(12),所述箱体(9)内部收集腔,箱体(9)左侧壁底端连通设置有进水管(13),处理箱(1)右侧壁上半区域设置有溢流口,进水管(13)输入端与溢流口连通,进水管(13)输出端设置有挡环(14),挡环(14)右侧壁呈椭圆形,所述固定块(10)左端安装在处理箱(1)内左侧壁上,固定块(10)右侧壁设置有顶底向连通的转动槽,所述转动杆(11)顶端插入转动槽内部并且与转动槽内侧壁轴连接,转动杆(11)底端与所述挡盖(12)顶端连接,箱体(9)内侧壁中央区域横向设置有第一滤网(15),箱体(9)后侧壁设置有平台(16),平台(16)上设置有气缸(17),箱体(9)后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气缸(17)前端输出端穿过开口伸入至箱体(9)内部,气缸(17)前端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18),安装板(18)顶部设置有多组刷毛(19),多组刷毛(19)顶端均与第一滤网(15)接触,箱体(9)顶侧壁连通设置有安装口,安装口出设置有清洗管(20),清洗管(20)输入端设置有第二阀门(21),清洗管(20)输出端穿过安装口伸入至箱体(9)内顶部,箱体(9)右侧壁连通设置有清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卫东,张雪震,宋婉瑄,武长兴,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茂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