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1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本体和安装本体,密封本体包括第一和第二纵向密封面以及第一和第二横向密封面,第一纵向密封面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一横向密封面和第二横向密封面连接,共同构成阶梯型结构,第二纵向密封面与第一纵向密封面的竖直一侧垂直连接且第二纵向密封面的下端与第二横向密封面连接,密封本体还包括从第二横向密封面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卡爪;安装本体通过本体过渡部与密封本体的第一横向密封面垂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设计独特、安装简单,能够实现对前罩板铰链支撑板与前风窗流水槽组件结合处缝隙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车型通常采用前风窗流水槽组件、前罩板装饰件及密封胶条的形式对汽车前风窗位置进行密封,以防止机舱热量通过HVAC进气口流入汽车内部,以及热量通过仪表板出风口流出,从而影响汽车内部空调性能。在前罩板铰链支撑板与前风窗流水槽组件结合处,存在规格为60*8mm的缝隙,受限于周边钣金冲压、焊装及总装工艺通常无法使用常规密封件设计进行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本体以及与所述密封本体连接的安装本体,所述密封本体包括第一纵向密封面、第二纵向密封面、第一横向密封面和第二横向密封面,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通过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三者构成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的竖直一侧垂直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垂直连接,所述密封本体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卡爪;所述安装本体通过本体过渡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的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垂直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安装本体包括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连接的第一过渡面以及从所述第一过渡面一侧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本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侧连接的第二过渡面以及与所述第二过渡面相连的第三过渡面,所述安装本体的所述第二过渡面和所述第三过渡面通过本体过渡部与所述密封本体的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母安装孔或推钉安装孔。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和所述第二密封垫为密封海绵。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设计独特、安装简单,能够实现对前罩板铰链支撑板与前风窗流水槽组件结合处的缝隙的密封。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本体;2-安装本体;3-本体过渡部;11-第一纵向密封面;12-第二纵向密封面;13-第一横向密封面;14-第二横向密封面;15-第一过渡部;16-卡爪;21-第一安装面;22-第二安装面;23-第一过渡面;24-第二过渡面;25-第三过渡面;26-第二过渡部;111-密封垫;211-第一安装孔;221-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的立体结构,图2示出了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的俯视结构。由图1和图2可知,本技术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本体1以及与所述密封本体1连接的安装本体2。密封本体1相对于安装本体2垂直连接,密封本体1用于密封前罩板铰链支撑板与前风窗流水槽组件结合处的缝隙,安装本体2用于辅助密封本体1安装至前风窗流水槽的间隙处。密封本体1包括第一纵向密封面11、第二纵向密封面12、第一横向密封面13和第二横向密封面14,第一横向密封面13通过第一过渡部15与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上端连接,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与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下端连接,第一横向密封面13、第一纵向密封面11与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三者构成阶梯型结构,第二纵向密封面12与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竖直一侧垂直连接,并且第二纵向密封面12的下端与第二横向密封面14的一端垂直连接,第一纵向密封面11、第二纵向密封面12与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三者构成半包围结构,密封本体1还包括从第二横向密封面14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卡爪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外侧面(即,图1的密封结构的立体视图中,第一纵向密封面11未示出的左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11(参见图2),第二纵向密封面12的外侧面(即,图1的密封结构的立体视图中,第二纵向密封面12未示出的右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未示出)。优选地,第一密封垫和第二密封垫为密封海绵。优选地,第一密封垫111沿着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外侧面延伸,其长度略短于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竖直长度;第二密封垫沿着第二纵向密封面12的外侧面延伸,其长度略短于第二纵向密封面12的竖直长度。本技术设计的安装本体2的形状和结构与前风窗流水槽组件和焊接件的形状相适应。安装本体2包括第一安装面21、与第一安装面21的一侧连接的第一过渡面23以及从第一过渡面23一侧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安装面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渡面23略高于第一安装面21,第一过渡面23可通过第二过渡部(26)与第一安装面21相连。第一安装面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1,第二安装面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1。安装本体2还包括与第一安装面21的一侧连接的第二过渡面24以及与第二过渡面24相连的第三过渡面25,安装本体的第二过渡面24和第三过渡面25通过本体过渡部3与密封本体1的第一横向密封面13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211和第二安装孔221为螺母安装孔或推钉安装孔。通过安装本体2的第一安装孔211,第一安装面21固定至前风窗流水槽组件;通过安装本体2的第二安装孔221,第二安装面22固定至前风窗流水槽组件焊接件。安装时,密封本体1上的卡爪16固定至前机舱前罩板铰链支撑板。通过本技术的安装结构(安装本体,安装面及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本体(1)以及与所述密封本体(1)连接的安装本体(2),/n所述密封本体(1)包括第一纵向密封面(11)、第二纵向密封面(12)、第一横向密封面(13)和第二横向密封面(14),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13)通过第一过渡部(15)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13)、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11)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三者构成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12)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竖直一侧垂直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1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垂直连接,所述密封本体(1)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卡爪(16);/n所述安装本体(2)通过本体过渡部(3)与所述密封本体(1)的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13)垂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本体(1)以及与所述密封本体(1)连接的安装本体(2),
所述密封本体(1)包括第一纵向密封面(11)、第二纵向密封面(12)、第一横向密封面(13)和第二横向密封面(14),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13)通过第一过渡部(15)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13)、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11)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三者构成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12)与所述第一纵向密封面(11)的竖直一侧垂直连接并且所述第二纵向密封面(1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垂直连接,所述密封本体(1)还包括从所述第二横向密封面(14)的一端向外延伸的卡爪(16);
所述安装本体(2)通过本体过渡部(3)与所述密封本体(1)的所述第一横向密封面(13)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风窗流水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2)包括第一安装面(21)、与所述第一安装面(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陈步海王小斌杨林张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