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98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包括: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解析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解析结果为所述交换机配置属性信息;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交换机匹配MCU进行交换机功能配置,以MCU的相关功能设置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并将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发送到本地平台展示,既能可视化交换机配置信息又实现了提高交换机配置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换机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非管理型交换机实现部分功能通过按键或拨码开关进行管理,无法实现页面管理或者多设备页面平台化管理,在网络中无法通过远程介质去配置,因此在多个交换机的配置管理中,造成交换机配置效率低下。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非管理型交换机实现部分功能通过按键或拨码开关进行管理,无法实现页面管理或者多设备页面平台化管理,在网络中无法通过远程介质去配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解析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解析结果为所述交换机配置属性信息;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可选地,所述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的步骤包括: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预先配置的数据通信接口传输至switch芯片,以通过所述switch芯片将所述属性信息转发至本地化平台展示。可选地,所述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预先配置的数据通信接口传输至switch芯片,以通过所述switch芯片将所述属性信息转发至本地化平台展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配置所述switch芯片的SMI数据通信接口。可选地,所述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MII接口或RMII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的步骤包括:基于RMA定制的二层以太网协议过滤获取到的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过滤结果确定需要的有效的交换机报文。可选地,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交换机报文生成所述交换机信息的时间戳;通过所述时间戳确认交换机的应用状态,并将所述交换机的应用状态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可选地,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还包括:以预设周期轮询所述交换机的时间戳,以通过所述时间戳确认所述交换机的应用情况;在确认所述交换机主机表老化时,将所述交换机主机表的老化情况上报本地化平台。可选地,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还包括:确认交换机设备,并创建与所述交换机设备的CPU口及SMI接口;配置所述数据接口的接口协议。可选地,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还包括:接收本地化平台上报的协议类型数据包;解析所述协议类型数据包,根据解析结果确定交换机属性信息的上报通道。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装置,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调用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程序,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的步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解析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解析结果为所述交换机配置属性信息;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本专利技术通过交换机匹配MCU进行交换机功能配置,以MCU的相关功能设置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并将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发送到本地平台展示,既能可视化交换机配置信息又实现了提高交换机配置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解析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解析结果为所述交换机配置属性信息;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由于现有非管理型交换机实现部分功能通过按键或拨码开关进行管理,无法实现页面管理或者多设备页面平台化管理,在网络中无法通过远程介质去配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交换机匹配MCU进行交换机功能配置,以MCU的相关功能设置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并将交换机的配置信息发送到本地平台展示,既能可视化交换机配置信息又实现了提高交换机配置效率的效果。如图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装置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不可移动式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程序。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解析所述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n解析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解析结果为所述交换机配置属性信息;/n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所述数据接口包括MII接口或RMII接口;
解析所述交换机报文,根据解析结果为所述交换机配置属性信息;
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上报至本地化平台展示的步骤包括:
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预先配置的数据通信接口传输至switch芯片,以通过所述switch芯片将所述属性信息转发至本地化平台展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已配置的所述属性信息经由预先配置的数据通信接口传输至switch芯片,以通过所述switch芯片将所述属性信息转发至本地化平台展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配置所述switch芯片的SMI数据通信接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先配置MCU与交换芯片的数据接口获取当前匹配交换机的交换机报文的步骤包括:
基于RMA定制的二层以太网协议过滤获取到的所述交换机报文;
根据过滤结果确定需要的有效的交换机报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MCU的交换机平台化管理方法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交换机报文生成所述交换机信息的时间戳;
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伟许胜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丰润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