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跃专利>正文

换气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74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油渍乱流的换气扇,它的风罩是在普通的风罩上增加了防油渍乱流结构,框架增加了油渍导流结构,这种换气扇有三类:一类是风罩与框架为一整体;一类是分体;另一类是风罩与目前的结构是一样,只是框架上有油渍导流结构。这种换气扇除主要特征相同外,综合考虑各种附加特征后约有几百个品种。(*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是主要由风罩、风叶、电机、框架、翻板等组成的厨房换气扇。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厨房用换气扇,它的风罩套装在换气扇的框架上,风叶固定在电机的转轴上,框架支承电机及翻板等,同时起风洞的作用,参见《家庭厨房电器选购、使用、保养》一书,(杜子庆、孙二林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P261,第六节换气扇)。这种换气扇的主要问题是用一段时间后,油渍乱流污染窗户,其原因是风罩及框架结构设计不合理所致。污染窗户的油渍主要来自风罩与框架间外流的油渍和翻板上下流的油渍,只有少量来自风罩罩面及其进风口翻边凝结的油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油渍乱流污染窗户的换气扇。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风罩和框架为一整体。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风罩和框架间油渍外流问题,在此前提下加长框架的长度,使翻板上的油渍和框架内外流的油渍不致污染窗户才有保障。或者在框架底板后部加上翻边及导管,油渍通过导管及套接的软管流入接油合或指定地方。风罩与框架为一整体是指通过铸造、注塑等工艺使之一次成型,或为了工艺上等需要风罩和框架分别制造,然后采用焊接、胶粘、铆接、用螺钉固定或者采用静配合手段等等方法将这两个部件合为一个整体,达到这两个部件的结合部不漏液的目的。风罩与框架为一整体其结构附加特征有2种第一种就是和目前的换气扇一样框架的轴心垂直于风罩平面;另一种是轴心不垂直风罩平面,其中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是轴心与风罩罩面的向下夹角为锐角,使框架的后部(出风口)低于前部,里面所积油渍好流出。风罩与框架为一整体其风罩上的进风口与框架口是否一致,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2种第一种如目前的换气扇,进风口为园形,框架口为方形,并且进风口比框架口小;第二种进风口与框架口一致,风罩的进风口就是框架的口,这时要么改变原框架的前部由方形为园形的变形接头式框架或将整个框架变成园筒形,要么改变原进风口由园形为方形,如要改善风叶排换气效果,可将框架做成变形接头形式,前方后园。风罩与框架成一整体后,其风罩上的进风口有无翻边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两种第一种是无翻边,风罩上的乱流油渍主要来自进风口翻边,这种就不存在其上凝结油渍乱流的问题;第二种是有翻边,当进风口与框架口一致时,可看成进风口翻边加长时的特例。风罩的进风口下部有无防油渍乱流的挡板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挡板,当然挡板对进风口无翻边和翻边形成的园筒是向下倾斜油渍不会从进风口外流这两种结构无意义;另一种是有档板,该挡板相当于一个“门坎”阻止进风口翻边凝结的油渍从进风口外流。该挡板可用一个和进风口下部吻合的一块板固定在进风口下部,使之不能渗漏液体;也可以和风罩同时成型;也可以用一块薄的适当宽的长条固定在进风口下部,使它们之间不渗漏液体。风罩罩面会凝结一定的油渍,达到一定的量后会往下流,它的下面是否有接油合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两种一种不设置接油合;另一种是在风罩下设置一个活动易装拆的接油合,该接油合的长度和风罩的宽度一样长。解决风罩面板凝结油渍下滴的另一个办法是把进风口下部的挡板设计成和风罩宽度一样长,与风罩面板形成一个槽,其两端有防液体从两头外流的拦板结构,该挡板形成的槽作用有二一是接住风罩面板凝结油渍,使之流入进风口;一是拦住进风口翻边凝结的油渍,不让它外流。如果该挡板上设计有导液管,油可以此流入接油合。槽形挡板的制作见后述对应部分。风罩与框架成一整体后,框架部分的后面底部是否带个上翻边以及在底部最低点反面有没有导管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2种第一种没有,油渍直接从后面往外滴;第二种有上翻边,它将油渍拦住集中,使油渍都从导管流出,导管上可套一个软管,将油渍引入接油合里,或者接油合直接放在导管下。上翻边与框架的联接部分应不漏液,可用焊接等工艺,导管也是采用焊接工艺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以风罩和框架为一整体为主特征的换气扇,综合考虑到各种附加特征后共有约128种。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风罩上有防油渍乱流结构,框架上有油渍导流结构,有防油渍乱流结构的风罩套装在有油渍导流结构的框架前,使得进入换气扇框架内的油渍不从风罩和框架的接合部外流污染室内,在该前提下可增加框架或其底板的长度,使翻板上的油渍及从框架里外流的油渍不污染窗户才有保障。或者在框架底板后部加个上翻边及导管,油渍通过导管及软管流入接油合里。首先谈谈有防油渍乱流结构的风罩其上防油渍乱流的解决方案。方案1风罩上防油渍乱流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指风罩的进风口不翻边。风罩上的乱流油渍主要来自进风口翻边,因翻边进口大,收口小,所以非常容易凝结和吸附油烟,产生从进风口向外流的油渍,采用本方案后就解决了主要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风罩上油渍乱流问题,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其附加特征如下进风口无翻边的风罩的反面是否有集油板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两种第一种没有,这对风罩和框架安装配合要求是它们之间不渗漏液体,以防进风口边的油渍从风罩反面下流时,从它们之间流出污染室内窗户;第二种在风罩反面进风口下设置一下集油板,该板横在进风口下面,长度大于进风口直径,它接住进风口边下流的油渍,并使这些油渍在板上向里流过一段距离后流入有油渍导流结构的框架里,这种结构对风罩和框架安装配合要求不高,装配精度很好把握。该板可做成斜坡,靠风罩边高点。该板可做成汇聚式,两端高、中间低。该板可和风罩同时成形,亦可分开做,然后安装成一整体,它们之间不渗漏为目的。进风口无翻边的风罩,罩面上会凝结一定的下流油渍,在风罩下是否加一个活动易拆御的接油合,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两种第一种是没有;第二种是在其下加个接油合,其长度和风罩宽度一样长,能接住风罩罩面上所有的油渍。进风口无翻边的风罩罩面上的下流油渍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在进风口下设置一个挡板,该挡板与罩面形成一个槽形,两端有防液体从两头外流的拦板结构,由它收集罩面下流的油渍,并使之流入进风口。如果挡板形成的槽上有出液管,可在此放个小接油合。槽形挡板的制作见后述对应部分。风罩上的防油渍乱流结构是指以进风口无翻边为主要特征,综合考虑各种附加特征后共有8种。方案2风罩上防油渍乱流结构的主要特征是指在进风口下部设计一挡板,形成一个“坎”防进风口翻边凝结吸附的油烟而成的油渍向外乱流。挡板的制造方法同前不再重述。为了更好地解决风罩上油渍乱流问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附加特征如下;以风罩的进风口翻边结构作为附加特征需首先明确一下,如目前的风罩结构进风口大翻边后口缩小了些,在此定义这类风罩为A型。本专利技术再设计两种一种翻边形成的园筒内径相同,在此定义这种风罩为B型,另一种翻边形成的圈的底部有一段向里向下斜部分,这部分可以是一段水平段或一段弧,作为一种特例,翻边形成的筒的中心轴与风罩面形成的向下夹解为锐角,其出风口低于进风口,在此定义这种风罩为C型。因C型风罩的翻边底部是向下斜的,所以其上的油渍不会向外乱流,故C型的进风口下部不必设计挡板。风罩面板上会凝结一定的下滴油渍,在风罩下是否加一个活动易拆御的接油合这一点作为附加特征有两种第一种不加;第二种是在其下加一个长度和风罩,宽度一样长的接油合,它能接住所有下滴的油渍。进风口翻边形成的园筒外表面底部回流液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来自翻边汇流到底部向里流动的油渍;一个来自部分沿翻边口下流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罩(1)套装在框架(2)的前部,转轴(7)上固定了风叶(5)的电机(6)装在框架(2)里,翻板(9)装在框架(2)的后部的换气扇,其特征是:风罩(1)与框架(2)为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跃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