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扇,该换气扇由金属制的换气扇安装部、电源箱、和换气扇本体构成,其中:所述的换气扇安装部设置于贯通室内外壁的开口部,并与所述的电源箱外壳进行接地连接;所述的换气扇本体设有马达固定金属件,该马达固定金属件将换气扇马达固定在换气扇安装部上,换气扇马达与换气扇安装部形成接地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在换气扇本体侧布设地线而进行接线操作,从而得到可以简单地安装换气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气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安装有连通室内外的套管或排气管的,并将室内的空气排出室外或将室外的空气吸入室内而进行换气的换气扇。
技术介绍
先有技术的此类换气扇,一般是从室内侧插入墙壁中,并安装有连通室内外的套管或排气管,在本体内设有与外部电线相连接的连接端子。例如,先有日本专利特许第4391168号公报。下面,参照附图6、图7对该类换气扇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该换气扇由作为主体的树脂制的本体501和送风机所构成,树脂制的·本体501具有插入套管等的圆筒状风洞500,送风机由螺旋式扇叶502和马达503所构成。本体501的风洞500前部的形成吸风口或出风口的开口部的开口边缘部具有向半径方向伸出的略呈正方形的法兰部504。在法兰部504的向其半径方向伸出的平面部505的边缘设有突起部506,该突起部506为其端面与室内侧的壁面相连接并向背面侧突出。风洞500的后端侧与马达安装结构507为一体形成。本体501的圆筒状的风洞500外侧、略呈正方形的法兰部504和其突起部506围设成与法兰部504背面相连接的收纳部。该收纳部安装有可自由装拆的收纳盒509,该收纳盒509为嵌入安装于收纳部,连接马达503用的电容器或电源开关与速接端子508进行电气接线并被收纳于收纳盒509内。而且,可自由装拆的内包状态的装饰面板512包住本体501前面部的法兰部504。g卩,如图7所示,所述的收纳部是由本体501的背面的突起部506等形成的空间。在该空间的一部分安装了收纳电气部件的收纳盒509。电气部件为与使马达503转动的分压用电容器516,电源开关517,速接端子508的电气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部件,被设置于收纳盒509内,用盖519遮盖。该制品在工场组装时,当收纳盒509的盖519为打开状态,马达503的引线520与电容器516相接线。外部电线510在收纳盒509的下部的开口处与速接端子508进行接线,当接线完成后,用端子盖511遮盖开口处。外部电线是给该换气扇供给电力的电线,换气扇安装时,安装换气扇的施工人员将外部电线与速接端子(即使不用螺丝固定也可以进行电线接线的电源端子台)相接线。外部电线510接线后,安装换气扇所剩余的外部电线510为松弛的状态,为了使其安装后更加美观,因此将法兰部504背面的空间作为外部电线的收纳空间。收纳盒509中没有收纳外部电线510。盖519与端子盖511为收纳盒509的盖。像这样先有的换气扇,通常使用的法兰部504的大小为160mm左右,突起部506的高度为20_左右,为减轻其重量的同时,并提高小型制品的制作性,本体的结构用树脂材料做成。外部电线为被预先设置在壁的内部,当从里侧将外部电线收纳于上述本体内部的空间内而进行接线操作的情况下,由于本体内收纳外部电线的空间有限,因此将外部电线切断为从壁面引导出的尺寸的最小限度而接线的同时,为使外部电线不从本体露出来而将其全部收纳于上述空间。但是,预先布线的外部电线为一般的室内配线用的VVF电缆,(Vinyl insulatedVinyl sheathed Flat-type cable),其导电体直径为I. 6mm的单线电线,将单线电线的绝缘体及设有两根单线的密封塑料部汇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电线的外直径为42X9. 4m m,又粗又硬。而且,当必须连接地线时,VVF电缆的3芯线事前就配置好的话,存在地线连接的操作性差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先有技术的课题,以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与换气装置进行接地连接,且可以简单地安装的换气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气扇,该换气扇由金属制的换气扇安装部、电源箱、和换气扇本体构成,其中所述的换气扇安装部设置于贯通室内外壁的开口部,并与所述的电源箱外壳进行接地连接;所述的换气扇本体设有马达固定金属件,该马达固定金属件将换气扇马达固定在换气扇安装部上,换气扇马达与换气扇安装部形成接地连接。所述的换气扇本体设有圆筒状的风洞部和由风洞部形成的本体法兰部;所述的马达固定金属部件由环状部和从环状部延伸的至少一个支撑脚部所构成,所述的环状部与马达金属制的盖相嵌合,所述的支撑脚部固定在上述换气扇安装部上的同时,由支撑脚部和所述的换气扇安装部夹住并固定本体法兰部。所述的本体法兰部上开设至少一个本体安装孔;所述的换气扇安装部对应本体安装孔设有本体安装片;所述的支撑脚部的前端形成固定片,该固定片具有可插入上述本体安装孔中、并贴合固定在本体安装片上的突出部,该固定片和本体安装片夹住本体法兰部。所述的固定片为预先弯向本体安装孔的弧形片。所述的风洞部上一体形成支撑部,该支撑部的位置是与马达固定金属件的支撑脚部相同,与马达固定金属件的支撑脚部共同支撑马达。所述的马达固定金属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的风洞部的内壁相抵靠。所述的马达固定金属件上设有风洞压板部,所述的风洞压板部支撑风洞部。所述的风洞压板部设有插入风洞部的环状部,该环状部与风洞部的全周或者一部分相嵌合,风洞压板部可以为任何材质的。通过上述结构,当将换气扇安装部预先设置于壁上时,换气扇安装部可以进行接地连接,当将换气扇本体固定于换气扇安装部时,金属制的马达盖、马达固定金属件和换气扇安装部之间形成电气性的导通。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地线不需连接在马达框架上,可以在换气扇安装的同时进行接地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需在换气扇本体侧布设地线而进行接线操作,从而得到可以简单地安装换气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安装状态的剖面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前的剖面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后的剖面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安装后的正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增加支撑部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换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实施例I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换气装置安装状态的剖面图。图3A、图3B、图3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和正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增加支撑部的示意图。如图I及图2所示,面向房屋的室内侧I的内壁2上设有的内壁开口部3,面向室外侧4的外壁5上开设外壁开口部6,内壁开口部3和外部开口部6为相对而形成,内壁2和外壁5之间构成贯穿部7。而且,当室外侧4为屋外的情况时,为防止屋外的雨滴等的侵入,设有遮盖室外侧开口部9的室外管罩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换气扇主要由换气扇安装部10、电源箱20和换气扇本体30所构成。为安装换气扇本体30,而将上述换气扇安装部10设置于内壁2和外壁5之间所构成的贯穿部7,从室内侧I向内壁2而安装。换气扇安装部10为金属板制作而成,由圆筒部11和部件法兰部12所构成,部件法兰部12由圆筒部11的室内侧I的开口部向外周方向伸出而形成,也就是说,开口部的开口边缘部向半径方向略呈正方形伸出而形成,在部件法兰部12的与内壁2相连接的面开设复数个螺丝孔13。而且,在部件法兰部12上,设有螺丝孔14的复数本体安装片15向室内I侧突出形成L字形状。电源箱20为金属板制作而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气扇,其特征在于,该换气扇由金属制的换气扇安装部、电源箱、和换气扇本体构成,其中:所述的换气扇安装部设置于贯通室内外壁的开口部,并与所述的电源箱外壳进行接地连接;所述的换气扇本体设有马达固定金属件,该马达固定金属件将换气扇马达固定在换气扇安装部上,换气扇马达与换气扇安装部形成接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柏东,龙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