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飞轮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32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飞轮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型腔配合的上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为圆形,所述下型腔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所述下型腔边沿环绕设置,所述下型腔为两个及以上时,同侧相邻所述固定环互相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槽,所述上型腔四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上模具安装于所述下模具上时,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槽内,具有减少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对准难度,增加铸造成型后的产品精度,安装和出料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飞轮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飞轮模具。
技术介绍
飞轮作为工业中常用的零部件,用途广泛,飞轮通常由铸造模具进行铸造,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铸造模具是铸造工艺中重要的一环。由于飞轮为两面结构,现有的铸造模具都分为上下两部分进行铸造,但是在进行固定时,需要额外的工具对其结构进行定位,防止飞轮的两面错位,安装麻烦,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对现有的飞轮模具进行改进升级,使其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对准难度,增加铸造成型后的产品精度,且安装和出料方便快速的新型飞轮模具。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飞轮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型腔配合的上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为圆形,所述下型腔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所述下型腔边沿环绕设置,所述下型腔为两个及以上时,同侧相邻所述固定环互相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槽,所述上型腔四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上模具安装于所述下模具上时,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槽内。具体的,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模具安装于所述下模具上时,所述固定柱伸入所述固定孔内。具体的,所述下型腔包括内圈型腔和外圈型腔,所述下模具内部设置有顶芯和铸造通道,所述顶芯顶至所述内圈型腔,多条所述铸造通道与所述外圈型腔底部连通。作为改进,所述下模具一角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上模具一角设置有定位条,所述上模具安装于所述下模具上时,所述定位条位于所述定位凹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下模具上设置了固定环固定环上设置固定槽,在上模具上设置了固定块,利用固定环和固定块实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固定连接,且该连接结构既能在下型腔为单个时,防止上模具发生转动松动,也能在下型腔为多个时固定牢固,为进一步增加牢固性,在固定槽内设置了固定柱,固定块上设置固定孔,增加稳定性,下型腔内部设置顶芯和铸造通道,顶芯用于快速脱模,铸造通道用于浇铸使用,下模具和上模具还分别设置有定位凹槽和定位条,用于防止安装出错。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下模具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上模具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下模具的内部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下模具1上设置有下型腔11,上模具2上设置有与下型腔11配合的上型腔21,下型腔11和上型腔21组合能够成为飞轮型腔,下型腔11为圆形,下型腔11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环12,用于和上模具2对接,固定环12沿下型腔11边沿环绕设置,固定环12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槽13,上型腔21四周设置有固定块22,上模具2安装于下模具1上时,固定块22卡入固定槽13内,当下型腔11为一个时,能够有效的固定上模具2,防止上模具2发生转动滑动,下型腔11为两个及以上时,同侧相邻固定环12互相连接,实现一个整体的固定结构。固定槽13内设置有固定柱14,固定块22上设置有固定孔23,上模具2安装于下模具1上时,固定柱14伸入固定孔23内,用于增强固定环12固定后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防止上模具2发生松动。下型腔11包括内圈型腔111和外圈型腔112,下模具1内部设置有顶芯15和铸造通道16,顶芯15顶至内圈型腔111,能够实现快速脱模,增加效率,多条铸造通道16与外圈型腔112底部连通,实现对内部的均匀浇铸。下模具1一角设置有定位凹槽17,上模具2一角设置有定位条18,上模具2安装于下模具1上时,定位条18位于定位凹槽17内,因为上模具2和下模具1都是对称设计,为防止反向安装导致可能出现的产品误差,对上模具2和下模具1的安装进行提示,只有定位条18位于定位凹槽17内时,才算是实现正确的安装。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飞轮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型腔配合的上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为圆形,所述下型腔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所述下型腔边沿环绕设置,所述下型腔为两个及以上时,同侧相邻所述固定环互相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槽,所述上型腔四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上模具安装于所述下模具上时,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飞轮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下型腔,所述上模具上设置有与所述下型腔配合的上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型腔为圆形,所述下型腔上下两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沿所述下型腔边沿环绕设置,所述下型腔为两个及以上时,同侧相邻所述固定环互相连接,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固定槽,所述上型腔四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上模具安装于所述下模具上时,所述固定块卡入所述固定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飞轮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希鲍先能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联强汽车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