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302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有上料槽、阶梯上料板组和倾料通道,上料槽的底槽板向下倾斜并延伸至阶梯上料板组处;阶梯上料板组包括四个平行布置的上料板,上料板沿上料槽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上料板的上端部面向倾料通道一侧设有导料斜面;阶梯上料板组的四个上料板依次为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第三上料板和第四上料板,第一上料板临近上料槽的底槽板设置,第四上料板临近倾料通道设置,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上料升降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阶梯上料板组循环重复补料和上料作业状态,将上料槽内的道钉不断提升至倾料通道,从而实现节拍式上料。

A stepped fee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钉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道钉是铁路钢轨扣件中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使用中起到保证钢轨轨距的作用,是确保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件。道钉在螺栓体成形后需对其进行螺纹加工,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道钉滚丝机对道钉进行螺纹加工,操作时,通过人工单件取出需要加工的道钉,然后对该道钉进行加热,当需要加工的道钉达到可滚丝的温度后,将道钉放入道钉滚丝机的固定夹具中进行滚丝操作。虽然公开有相关的道钉自动化上料装置,但多实际使用效果不理想。如公告号CN202377450U的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用于道钉滚丝机的道钉胚体传输装置。目前还没有一个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道钉滚丝机的道钉胚体传输装置,降低了道钉滚丝机的整体性能。本技术的特征是:包括支撑底座、震动下料装置、上料装置、挡料装置、出料装置和链条输送装置,震动下料装置包括震动盘、震动电机、至少三个弹簧座和数量与弹簧座相等的弹簧,震动盘中设置有出料口;挡料装置包括左导轨、右导轨、挡料气缸、滑动架、连接轴、前挡料杆和后挡料杆,左导轨和右导轨平行;上料装置包括传输槽、输送链和电机;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汽缸和出料夹持手;链条输送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链条,出料夹持手与夹持件配合。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如公告号CN207188727U的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道钉生产设备及螺旋道钉生产系统,属于机械设备
螺旋道钉生产设备包括卸料装置、上料装置、整料装置、输送装置、转运装置、锻压装置和控制装置。卸料装置用于固定第一料斗且令第一料斗卸料;上料装置用于接收第一料斗输出的物料,且将物料并排依次输出;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卸料装置、上料装置、整料装置、输送装置、转运装置和锻压装置。该螺旋道钉生产设备能够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将螺旋道钉进行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较高,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如公告号CN207329671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排料器以解决缩径棒料排列无序的问题。浮动挡板的下表面与输送机构的上表面围合形成仅供缩径棒料单排通过的通道;重力感应块被构造为可选择性地抵接第一限位螺钉或第一机械换向阀上;第一伸缩机构的固定部设置在第二立板上,第一伸缩机构的活动部与第二伸缩机构的固定部连接,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动部的远端设置有排料拨叉;第一机械换向阀与第二伸缩机构联动,以使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动部靠近或远离输送机构;第二机械换向阀设置在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动部的远端,第二机械换向阀可选择性地抵接或远离第二立板;第二机械换向阀与第一伸缩机构联动,以使第一伸缩机构的活动部推动第二伸缩机构靠近或远离。如公告号CN106238663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螺旋道钉全自动热墩头生产系统,包括:加热装置,其包括自动上料机、中频加热槽、中频加热电源、旋转脉动进料机构,自动上料机的出料端设置在中频加热槽顶部的槽口,中频加热电源连接控制中频加热槽,旋转脉动进料机构呈圆盘状并设置在中频加热槽底部的槽口;抓取装置,其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一导轨、第二机械手、第二导轨、墩头模具、进料滑槽,进料滑槽的进口设置在旋转脉动进料机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同列设置并且墩头模具设置在两者之间,墩头模具设置有冲床顶料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实施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但是上述公开方案存在道钉上料混乱无序的缺陷,卡料现象仍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有上料槽、阶梯上料板组和倾料通道,上料槽的底槽板向下倾斜并延伸至阶梯上料板组处;阶梯上料板组包括四个平行布置的上料板,上料板沿上料槽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上料板的上端部面向倾料通道一侧设有导料斜面;阶梯上料板组的四个上料板依次为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第三上料板和第四上料板,第一上料板临近上料槽的底槽板设置,第四上料板临近倾料通道设置,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上料升降驱动装置,第二上料板保持中位位置,即高于上料槽的底槽板而低于倾料通道,第四上料板保持高位位置,即高于倾料通道;阶梯上料板组有补料和上料两个作业状态,补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与上料槽的底槽板平齐,第三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低于第二上料板;上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由低位升至中位,与第二上料板平齐;第三上料板由低位升至高位,高于第四上料板;阶梯上料板组循环重复补料和上料作业状态,将上料槽内的道钉不断提升至倾料通道。所述倾料通道的一端与支撑底座铰接,其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倾料升降驱动装置,倾料通道的铰接端设为排料口,倾料通道的宽度大于道钉的柱体直径而小于道钉的头部直径,倾料通道在接收道钉时处于水平状态,倾料通道在倾倒道钉时,在倾料升降驱动装置作用使其一端升起,将道钉由排料口送到出料机构。所述倾料通道包括水平布置的倾料通道座,倾料通道座上设有沿上料槽的宽度方向布置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道钉的柱体直径而小于道钉的头部直径。所述上料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升降滑道,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向下延伸并通过连杆与同一升降滑座连接,升降滑座与升降滑道滑动导向配合,升降滑座通过连杆与曲柄连接形成曲柄滑块机构。所述倾料通道在阶梯上料板组的相对侧布置有回料斜板,回料斜板与支撑底座固定,且回料斜板向倾料通道处向下倾斜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阶梯式上料结构通过上料槽、阶梯上料板组和倾料通道配合实现,阶梯上料板组的四个上料板依次为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第三上料板和第四上料板,第一上料板临近上料槽的底槽板设置,第四上料板临近倾料通道设置,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上料升降驱动装置,第二上料板保持中位位置,即高于上料槽的底槽板而低于倾料通道,第四上料板保持高位位置,即高于倾料通道。阶梯上料板组有补料和上料两个作业状态,补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与上料槽的底槽板平齐,第三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低于第二上料板;上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由低位升至中位,与第二上料板平齐;第三上料板由低位升至高位,高于第四上料板;阶梯上料板组循环重复补料和上料作业状态,将上料槽内的道钉不断提升至倾料通道,从而实现节拍式上料。2.本技术中倾料通道的一端与支撑底座铰接,其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倾料升降驱动装置,倾料通道的铰接端设为排料口,倾料通道的宽度大于道钉的柱体直径而小于道钉的头部直径,从而保证道钉在倾料通道内的状态为头部在上、柱体竖向向下的状态,方便后续作业,倾料通道在接收道钉时处于水平状态,倾料通道在倾倒道钉时,在倾料升降驱动装置作用使其一端升起,将道钉由排料口送出,从而实现了提升后道钉的快捷送出,提高工作效率。3.本技术中上料升降驱动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升降滑道,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向下延伸并通过连杆与同一升降滑座连接,升降滑座与升降滑道滑动导向配合,升降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有上料槽、阶梯上料板组和倾料通道,上料槽的底槽板向下倾斜并延伸至阶梯上料板组处;阶梯上料板组包括四个平行布置的上料板,上料板沿上料槽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上料板的上端部面向倾料通道一侧设有导料斜面;/n阶梯上料板组的四个上料板依次为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第三上料板和第四上料板,第一上料板临近上料槽的底槽板设置,第四上料板临近倾料通道设置,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上料升降驱动装置,第二上料板保持中位位置,即高于上料槽的底槽板而低于倾料通道,第四上料板保持高位位置,即高于倾料通道;/n阶梯上料板组有补料和上料两个作业状态,补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与上料槽的底槽板平齐,第三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低于第二上料板;上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由低位升至中位,与第二上料板平齐;第三上料板由低位升至高位,高于第四上料板;阶梯上料板组循环重复补料和上料作业状态,将上料槽内的道钉不断提升至倾料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梯式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有上料槽、阶梯上料板组和倾料通道,上料槽的底槽板向下倾斜并延伸至阶梯上料板组处;阶梯上料板组包括四个平行布置的上料板,上料板沿上料槽的宽度方向布置,且上料板的上端部面向倾料通道一侧设有导料斜面;
阶梯上料板组的四个上料板依次为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第三上料板和第四上料板,第一上料板临近上料槽的底槽板设置,第四上料板临近倾料通道设置,第一上料板和第三上料板连接有驱动其升降的上料升降驱动装置,第二上料板保持中位位置,即高于上料槽的底槽板而低于倾料通道,第四上料板保持高位位置,即高于倾料通道;
阶梯上料板组有补料和上料两个作业状态,补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与上料槽的底槽板平齐,第三上料板处于低位,并低于第二上料板;上料状态时,第一上料板由低位升至中位,与第二上料板平齐;第三上料板由低位升至高位,高于第四上料板;阶梯上料板组循环重复补料和上料作业状态,将上料槽内的道钉不断提升至倾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上料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敏牛检伟司俊超张延寿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利达铁路轨道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