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具体涉及冲压模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内导柱,所述内导柱外侧设有外导柱,所述定位板顶部设有板材,所述板材外侧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基座内部设有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板定位放置板材,首先利用外导柱引导,通过高桩确定安放位置,将板材对应放置在两组高桩之间,缓冲套和弹簧有效缓冲,减少板材碰撞损伤,之后将板材对应放置在两组内导柱内,通过调节卡板锤高度和托板的角度,并使用固定螺丝固定,使托板有效支撑和限位板材,放置速度快,精度高。
A multi row guide needle device for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连续模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板材进行准确定位并固定,实现板材单元的冲压制模,这需要引导装置,现有的定位装置为粗定位,定位精度低,不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通过定位板定位放置板材,首先利用外导柱引导,通过高桩确定安放位置,将板材对应放置在两组高桩之间,缓冲套和弹簧有效缓冲,减少板材碰撞损伤,之后将板材对应放置在两组内导柱内,通过调节卡板锤高度和托板的角度,并使用固定螺丝固定,使托板有效支撑和限位板材,放置速度快,精度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内导柱,所述内导柱外侧设有外导柱,所述定位板顶部设有板材,所述板材外侧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所述基座内部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内导柱包括定位桩和卡板锤,所述定位桩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板锤底部设有滑杆,所述卡板锤一侧顶部设有托块,所述凹槽与滑杆相匹配,所述凹槽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丝,所述定位桩和卡板锤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外导柱包括高桩,所述高桩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设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与高桩滑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拉杆,所述基座两侧内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所述定位板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滑槽相匹配,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第一滑槽一端,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顶端设有夹紧块。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与第二气缸输出端垂直,且第一气缸输出端与第二气缸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与第二滑槽相匹配,所述拉杆与限位槽相匹配,所述拉杆外侧套设有缓冲垫。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桩与高桩交错分布,所述定位桩和高桩均与拉杆平行分布,且定位桩和高桩均与基座垂直。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桩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高桩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与定位板一体化设置。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侧所述卡板锤之间的距离与板材宽度相匹配,所述托块与板材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套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为圆弧状,所述缓冲套由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定位板定位放置板材,首先利用外导柱引导,通过高桩确定安放位置,将板材对应放置在两组高桩之间,缓冲套和弹簧有效缓冲,减少板材碰撞损伤,之后将板材对应放置在两组内导柱内,通过调节卡板锤高度和托板的角度,并使用固定螺丝固定,使托板有效支撑和限位板材,放置速度快,精度高;2、通过第一气缸输出端推动第二气缸移动,使第二气缸带动拉杆移动,拉杆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并进入限位槽,卡定板材后第二气缸输出端收缩,使夹紧块下压夹紧板材,提高板材稳定性,另外设置缓冲垫,避免过压板材,提高限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卡板锤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为:1基座、2定位板、3内导柱、31定位桩、32卡板锤、33滑杆、34托块、35固定螺丝、4外导柱、41高桩、42弹簧、43缓冲套、5板材、6限位槽、7定位组件、71第一气缸、72第二气缸、73拉杆、74第一滑槽、75第二滑槽、76夹紧块、77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顶部设有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两侧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内导柱3,所述内导柱3外侧设有外导柱4,所述定位板2顶部设有板材5,所述板材5外侧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6,所述基座1内部设有定位组件7;所述内导柱3包括定位桩31和卡板锤32,所述定位桩31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板锤32底部设有滑杆33,所述卡板锤32一侧顶部设有托块34,所述凹槽与滑杆33相匹配,所述凹槽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丝35,所述定位桩31和卡板锤32通过固定螺丝35固定连接;所述外导柱4包括高桩41,所述高桩41外侧套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顶部设有缓冲套43,所述缓冲套43与高桩41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桩31与高桩41交错分布,所述定位桩31和高桩41均与拉杆73平行分布,且定位桩31和高桩41均与基座1垂直;所述定位桩31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高桩41与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与定位板2一体化设置;两侧所述卡板锤32之间的距离与板材5宽度相匹配,所述托块34与板材5相匹配;所述缓冲套43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凸块,所述凸块设置为圆弧状,所述缓冲套43由橡胶材料制成;实施方式具体为:将生产板材5放置在定位板2上,放置过程中外导柱4首先引导定位,通过高桩41确定安放位置,将板材5对应放置在两组高桩41之间,缓冲套43和弹簧42有效缓冲,减少板材碰撞损伤,之后将板材5对应放置在两组内导柱3内,通过调节卡板锤32高度和托板的角度,并使用固定螺丝35固定,使托板有效支撑和限位板材5,放置速度快,精度高。如图2和5所示的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和拉杆73,所述基座1内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74,所述定位板2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75,所述第二滑槽75与第一滑槽74相匹配,所述第一气缸71固定在第一滑槽74一端,所述第二滑槽7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气缸72,所述第一气缸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拉杆73,所述拉杆73顶端设有夹紧块76;所述第一气缸71输出端与第二气缸72输出端垂直,且第一气缸71输出端与第二气缸7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72输出端与第二滑槽75相匹配,所述拉杆73与限位槽6相匹配,所述拉杆73外侧套设有缓冲垫77;实施方式具体为:板材5安装完成后,第一气缸71输出端推动第二气缸72移动,使第二气缸72带动拉杆73移动,拉杆73在第二滑槽75内滑动,并进入限位槽6,卡定板材5后第二气缸72输出端收缩,使夹紧块76下压夹紧板材5,提高板材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设有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两侧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内导柱(3),所述内导柱(3)外侧设有外导柱(4),所述定位板(2)顶部设有板材(5),所述板材(5)外侧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6),所述基座(1)内部设有定位组件(7);/n所述内导柱(3)包括定位桩(31)和卡板锤(32),所述定位桩(31)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板锤(32)底部设有滑杆(33),所述卡板锤(32)一侧顶部设有托块(34),所述凹槽与滑杆(33)相匹配,所述凹槽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丝(35),所述定位桩(31)和卡板锤(32)通过固定螺丝(35)固定连接;/n所述外导柱(4)包括高桩(41),所述高桩(41)外侧套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顶部设有缓冲套(43),所述缓冲套(43)与高桩(4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设有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两侧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内导柱(3),所述内导柱(3)外侧设有外导柱(4),所述定位板(2)顶部设有板材(5),所述板材(5)外侧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限位槽(6),所述基座(1)内部设有定位组件(7);
所述内导柱(3)包括定位桩(31)和卡板锤(32),所述定位桩(31)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卡板锤(32)底部设有滑杆(33),所述卡板锤(32)一侧顶部设有托块(34),所述凹槽与滑杆(33)相匹配,所述凹槽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螺丝(35),所述定位桩(31)和卡板锤(32)通过固定螺丝(35)固定连接;
所述外导柱(4)包括高桩(41),所述高桩(41)外侧套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顶部设有缓冲套(43),所述缓冲套(43)与高桩(4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多排引导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第一气缸(71)、第二气缸(72)和拉杆(73),所述基座(1)内部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滑槽(74),所述定位板(2)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滑槽(75),所述第二滑槽(75)与第一滑槽(74)相匹配,所述第一气缸(71)固定在第一滑槽(74)一端,所述第二滑槽(7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气缸(72),所述第一气缸(7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拉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艳,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一上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