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及其注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油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及其注油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自动注油方式为集中润滑系统和电池自动补油机构,其中自动注油润滑方式供油管线过长。以上两种方式不是给控制和电气系统负担过重也能达到根据速度实时控制供油量,就是不能实时控制供油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系统复杂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及其注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注油装置包括直线固定端、直线运动端、供油转轴、弹性摩擦轮、恒力注油腔、惯性离心棒、刚度渐增型弹簧及刚度定位片,其中直线运动端可相对移动地放置在直线固定端上,所述供油转轴与直线运动端转动副连接,该供油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与直线固定端抵接的弹性摩擦轮,另一端设有套管,该套管的内部分为上部内腔及位移补偿油腔;所述惯性离心棒穿设于套管内,该惯性离心棒在位移补偿油腔的部分设有挡片,位于所述上部内腔的部分套设有刚度渐增型弹簧,该刚度渐增型弹簧上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固定端(1)、直线运动端(2)、供油转轴(3)、弹性摩擦轮(4)、恒力注油腔(6)、惯性离心棒(7)、刚度渐增型弹簧(8)及刚度定位片(9),其中直线运动端(2)可相对移动地放置在直线固定端(1)上,所述供油转轴(3)与直线运动端(2)转动副连接,该供油转轴(3)的一端连接有与直线固定端(1)抵接的弹性摩擦轮(4),另一端设有套管(23),该套管(23)的内部分为上部内腔(24)及位移补偿油腔(18);所述惯性离心棒(7)穿设于套管(23)内,该惯性离心棒(7)在位移补偿油腔(18)的部分设有挡片(22),位于所述上部内腔(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固定端(1)、直线运动端(2)、供油转轴(3)、弹性摩擦轮(4)、恒力注油腔(6)、惯性离心棒(7)、刚度渐增型弹簧(8)及刚度定位片(9),其中直线运动端(2)可相对移动地放置在直线固定端(1)上,所述供油转轴(3)与直线运动端(2)转动副连接,该供油转轴(3)的一端连接有与直线固定端(1)抵接的弹性摩擦轮(4),另一端设有套管(23),该套管(23)的内部分为上部内腔(24)及位移补偿油腔(18);所述惯性离心棒(7)穿设于套管(23)内,该惯性离心棒(7)在位移补偿油腔(18)的部分设有挡片(22),位于所述上部内腔(24)的部分套设有刚度渐增型弹簧(8),该刚度渐增型弹簧(8)上方的惯性离心棒(7)上套设有可相对移动的刚度定位片(9),所述刚度渐增型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套管(23)、刚度定位片(9)连接;所述供油转轴(3)的外表面设有相互独立的动静无限回转高压腔(14)及动静无限回转低压腔(20)、内部分别设有转动轴高压管道(15)及转动轴低压管道(19),该转动轴高压管道(15)、转动轴低压管道(19)的一端分别与动静无限回转高压腔(14)、动静无限回转低压腔(29)连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位移补偿油腔(18)相连;所述直线运动端(2)上分别开设有与动静无限回转高压腔(14)、动静无限回转低压腔(20)连通的高压油道(13)、供油管线(21);所述恒力注油腔(6)安装在直线运动端(2)上,并通过高压油道(13)与所述动静无限回转高压腔(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2)在初始状态通过刚度渐增型弹簧(8)的弹力抵接于位移补偿油腔(18)的顶部腔壁,进而堵住所述转动轴高压管道(15)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22)上开设有向位移补偿油腔(18)通油的惯性离心棒内部油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度定位片(9)的上方设有与惯性离心棒(7)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10),该刚度定位片(9)通过锁定螺母(10)调节在惯性离心棒(7)上的定位位置,进而调节所述刚度渐增型弹簧(8)的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刚度可调型注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3)上开设有定向滑槽(11),所述惯性离心棒(7)上设有插入该定向滑槽(11)中的定向锁销(12),定向锁销(12)随惯性离心棒(7)在所述定向滑槽(11)中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涛,朱维金,王凤利,陈立博,孙宝龙,郭海冰,刘亚超,于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