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83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包括凹模单元以及与所述凹模单元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凹模单元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移动配合的四个呈田字型排列的凸模,四个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安装在上模板的滑动槽中,受驱动能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凸模移动,实现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中的锻件进行挤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弹体类深孔锻件的生产,可以实现最多四工步两工位的生产,即最多四次挤压成形且同时挤压两件产品。

A multi position die holder for deep hole forg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体类深孔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
技术介绍
随着弹体类深孔挤压锻件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各厂家对使用现有设备进行工艺改造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弹体类深孔挤压件具有整体长度很长,内孔深径比较大等特点,此类锻件的挤压设备一般都需要非标订做,加长设备挤压行程和顶出行程等参数。面对昂贵的设备购置费,很多厂家因为资金不足,现有设备又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而失去了转型升级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包括凹模单元以及与所述凹模单元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凹模单元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移动配合的四个呈田字型排列的凸模,四个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安装在上模板的滑动槽中,受驱动能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凸模移动,实现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中的锻件进行挤压。其中,所述滑动槽中安装有滑轨,所述移动通过所述滑轨在移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中的锻件进行挤压。其中,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限位块,在限位槽中能受驱动直线移动以对所述移动板进行限位。其中,所述移动板中设置有受驱动可升降的十字圆锥形定位键,所述移动板上方的定位模板上的设置有三个对应所述十字圆锥形定位键的定位孔位。>其中,每个所述凹模的底部设置有顶杆,以在锻件成形后顶出。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弹体类深孔锻件的生产,可以实现最多四工步、两工位的生产,即最多四次挤压成形且同时挤压两件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的结构图;图2是移动板部分的俯视示意图;图3-5分别是四个凸模与两个凹模的移动配合示意图;图6是移动板的定位面的示意图;图7是卸料板打开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1.顶出液压缸2.下模板3.垫板4.凹模一顶杆5.凹模二顶杆6.凹模一7.凹模二10.上模板11.定位模板12.十字圆锥定位键13.定位液压缸14.卸料装置15.导柱导套16.移动推拉液压缸17.移动滑轨18.三工位凸模19.一工位凸模20.四工位凸模21.二工位凸模22.移动板23.限位块24限位液压缸25.固定滑轨26卸料油缸27油缸固定板28卸料板29卸料压板;a1为取放工位定位面,a2为二、四工位的定位面,此定位面由液压缸推拉限位块实现定位和让位,a4为工位定位面,a5为一、三工位的定位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把固定的凹模和移动的凸模配合在一起使用,安装两个凹模和四个凸模,包括四个挤压工位和三个移动工位。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包括凹模单元以及与所述凹模单元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凹模单元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固定在下模板2上方的垫板3上的固定不动的凹模一6,凹模二7,以及与所述凹模移动配合的四个呈田字型排列的凸模,包括三工位凸模18、一工位凸模19、四工位凸模20、二工位凸模21,四个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移动板22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安装在上模板10的滑动槽中,移动板22受直线动力驱动机构的驱动能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凸模移动,因此实现了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一6,凹模二7中的锻件进行挤压。具体的,一工位凸模19和三工位凸模18一排,二工位凸模21和四工位凸模20一排,每次挤压都有两个凸模同时对应两个凹模,可以同时进行一工位、三工位或者二工位、四工位的挤压。其中,所述的移动板有三个移动工位分别是:一挤压工位、三挤压工位,二挤压工位、四挤压工位和取放工位。一挤压工位、三挤压工位即一工位凸模19和三工位凸模18分别与凹模一6和凹模二7中心线同轴时的工位;二、四挤压工位即二工位凸模21和四工位凸模20分别与凹模一6和凹模二7中心线同轴时的工位;取放工位即移动板22将四个冲头全部移出工作区,让出空间取放坯料的工位。其中,为了保证移动板有效移动,采用滑轨组件实现移动板的移动,其中,在滑动槽中设置有固定滑轨25,在所述移动板上对应的配置有移动滑轨17,它们相互配合,实现移动板在移动推拉液压缸16的驱动下直线移动,实现带着四个田字型布置的凸模水平移动。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四个工位的凸模在滑动时产生偏移,采用十字圆锥定位键12校正凸模在挤压工位的位置。十字圆锥定位键放置在四个凸模的中间位置,与定位模板11相连后校正凸模位置,十字键校正前后左右的位置,圆锥键校正中心位置。十字键与圆锥键配合使用,提高了移动凸模的位置精度。其中,所述的十字圆锥定位键与定位液压缸13连接进行伸缩移动,实现上述的定位功能。即四个凸模的前后左右及中心定位通过十字圆锥定位键12与定位模板11的连接来校正。其中,所述的移动板22上的四个凸模与移动板22可以是以轴孔方式定位并锁紧固定,如移动板上形成定位孔,凸模顶端对应插入定位中定位后再螺栓与移动板固定锁紧,或是其它方式固定,具体不限。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模板11与上模板10采用键槽方式定位且锁紧,移动板22与上模板10的定位关系由定位模板11来保证。在液压缸的驱动下,移动板分别在三个移动工位之间滑动,移动板22移动时,十字圆锥定位键12缩回在移动板22内,当移动板22移动到一、三挤压工位和二、四挤压工位时,十字圆锥定位键12由液压缸推动,进入定位模板11的十字圆锥键槽中,以达到校正件四个凸模的前后左右及中间位置,降低滑动各部件间隙对上、下模具同轴度的影响。其中,所述凹模单元配合的凸模单元通过导柱导套15实现导向,保证了上模板10与下模板2之间的位置关系,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间隙单边约0.2mm。其中,导柱与下模板固定,导套与上模固定。其中,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限位块23,在限位槽中能直线移动以对所述移动板进行限位。限位块23对称布置在滑动槽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限位液压缸24连接,由所述限位液压缸驱动直线移动以实现限位。进一步,所述凹模的底部设置分别有顶杆,包括凹模一顶杆4、凹模二顶杆5,以在锻件成型后顶出,其中凹模一顶杆4、凹模二顶杆5分别对应连接一个顶出液压缸1。本专利技术中,凹模一6和件凹模二7的相对位置不变,三工位凸模18、一工位凸模19、四工位凸模20、二工位凸模21同时随移动板移动,图3所示为取放工位,移动板22将所有凸模移出挤压区的位置,图4所示为一、三挤压工位,移动板22将三工位凸模18、一工位凸模19移入工作区,一工位凸模19与凹模一6的中心线同轴,三工位凸模18与凹模二7中心线同轴。图5所示为二、四挤压工位,移动板22将二工位凸模21和四工位凸模20移入工作区,二工位凸模21与凹模一6中心线同轴,四工位凸模20件19凹模二7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模单元以及与所述凹模单元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凹模单元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移动配合的四个呈田字型排列的凸模,四个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安装在上模板的滑动槽中,受驱动能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凸模移动,实现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中的锻件进行挤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模单元以及与所述凹模单元配合的凸模单元,所述凹模单元包括两个并列布置的凹模以及与所述凹模移动配合的四个呈田字型排列的凸模,四个所述凸模固定安装在移动板的底部,所述移动板安装在上模板的滑动槽中,受驱动能水平移动从而带动凸模移动,实现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中的锻件进行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弹体类深孔锻件的多工位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中安装有滑轨,所述移动通过所述滑轨在移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实现在四个挤压工位对凹模中的锻件进行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红艳胡永毅向小文李飞罗小辉徐春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天仟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