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876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相通的壳体;在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在该壳体中的排气流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以及在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与排气流道中的风扇,从而提供一种小型、低噪声及低成本的通风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室外空气提供至室内或者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的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生物体的呼吸,封闭房间中的空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陷于氧气含量的减少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而妨碍了生物体的呼吸。因此,如果许多人停留在小空间例如办公室或轿车内,就需要时常以新鲜的室外空气替换污染的室内空气。通常,在此时使用通风系统。相关技术的通风系统设置有供气扇,用于将室外空气提供至室内;供气流道,用于将室外空气导引至通风系统的壳体;排气扇,用于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以及排气流道,用于将室内空气导引至室外。通常,供气扇和排气扇安装在壳体中,导致壳体的尺寸较大。并且,两个风扇和两个流道增加了通风系统的成本。此外,使用两个风扇的相关技术的通风系统由于风扇而具有大噪声和高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其基本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局限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小尺寸和低成本的通风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噪声和低功耗风扇的通风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阐述于以下的说明书中,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检视下文将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被了解。通过在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其它优点。为获得这些目的及其它优点,并且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用途,如同所体现并概括地描述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相通的壳体;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该壳体中的排气流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以及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与排气流道中的风扇。该风扇可以沿圆周方向吸取及排放出空气。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通过轴连接至该风扇的马达。该风扇可包括位于该供气流道中的一侧及位于该排气流道中的另一侧。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壳体中的热交换器,以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相互交会及热交换。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供气流道中的第一气闸,用于控制室外空气的流动。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排气流道中的第二气闸,用于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该第一气闸可以安装在该热交换器与该风扇之间。该第二气闸可以安装在该热交换器与该风扇之间。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壳体中的第一旁路,用于将室外空气绕过该热交换器而引至该风扇。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安装至该第一旁路的第三气闸,用于控制室外空气的流动。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供气流道中的过滤器,用于从室外空气过滤异物。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第一旁路中的过滤器,用于从室外空气过滤异物。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壳体中的第二旁路,用于将室内空气绕过该热交换器而排至室外。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第二旁路中的第四气闸,用于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用于导引气流的导气件和用于防止空气逆向流动的稳定器,该导气件和该稳定器都围绕该风扇设置在该供气流道中。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用于导引气流的导气件和用于防止空气逆向流动的稳定器,该导气件和该稳定器都围绕该风扇设置在该排气流道中。该导气件具有弯曲的表面,用于空气的平滑流动。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供气流道中的第一过滤器,用于从室外空气过滤异物。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在该第一旁路中的第二过滤器,用于从室外空气过滤异物。该风扇可包括多个叶片,各叶片具有直线截面。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该风扇的多个叶片,各叶片分别沿与该供气流道和该排气流道相对的方向具有弯曲的截面。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案中,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相通的壳体;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用于吸取室外空气并将室外空气提供至室内;该壳体中的排气流道,用于吸取室内空气并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该壳体中的第一风扇,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该壳体并排至室内;以及该壳体中的第二风扇,通过同一轴连接至该第一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该壳体并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该通风系统还可包括该壳体中的热交换器,用于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相互交会及热交换。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案中,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相通的壳体;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用于吸取室外空气并将室外空气提供至室内;该壳体中的排气流道,用于吸取室内空气并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该壳体中的第一风扇,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该壳体并排至室内;该壳体中的第二风扇,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该壳体并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以及该第一风扇和该第二风扇之间的马达,用于同时驱动该第一风扇和该第二风扇。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前述一般性说明及以下具体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旨在提供对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包括附图以提供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而且附图被并入本申请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透视图;图2A示出通过图1中I-I线的截面图;图2B示出通过图1中II-II线的截面图;图3示意性地示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热交换操作中的气流的平面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旁路操作中的气流的平面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平面图;及图6A和图6B示出各显示安装在本专利技术的通风系统上的风扇的另一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示出于附图中。尽可能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1至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包括壳体100,具有供气流道110和排气流道120形成在其中以相互交会。供气流道110包括用于吸取室外空气的第一入口110i,用于排出空气的第一出口110e;排气流道120包括用于吸取室内空气的第二入口120i,以及用于将空气排出至室外的第二出口120e。在壳体100中具有风扇400,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取至壳体100内并将室外空气排至室内,以及将室内空气吸取至壳体100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风扇400安装在供气流道110以及排气流道120内。也就是说,参考图1,风扇400一侧安装在供气流道110中,而另一侧安装在排气流道120中。风扇400沿圆周方向吸取空气并沿圆周方向排放,以具有如同多叶片风扇(sirocco fan)的形状。一个马达250连接至风扇400的轴。也就是说,通过马达250使得不但能够在供气模式而且能够在排气模式驱动风扇400。同时,参考图2A至图2B,风扇400的叶片410具有直线截面。叶片410可以是不同的形状。如图6A和图6B所示,叶片410可以具有沿供气流道110和排气流道120的相对方向弯曲的截面。当然,在此例中,这样形成叶片410的弯曲方向,以使在供气模式的情形下空气可被从室外吸取至壳体100内,并且在排气模式的情形下空气可被从室内吸取至壳体100内。同时,在壳体100中具有热交换器200,用于使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相互交会及热交换。更具体说,在壳体100中具有一个空间,供气流道110和排气流道120在该空间内相互重叠,热交换器200安装在此处。在供气流道110中具有第一气闸111,用于控制流过供气流道110的室外空气的流动。类似地,在排气流道120中具有第二气闸122,用于控制流过排气流道120的空气的流动。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气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相通的壳体;在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用于将室外空气吸入室内;在该壳体中的排气流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至室外;以及同时在该壳体中的供气流道与排气流道中的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廷勇崔瑾荧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