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昌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21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4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包括分别位于主体两端的固定部和吊装部;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具有上翼缘、下翼缘以及连接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吊装点,吊装点用于与吊装设备配合使得悬臂吊装平衡梁能够被吊起;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上设置有挂载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吊装配重;所述吊装部具有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两个悬臂,两个所述悬臂用于固定被吊装物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吊装物体。

A cantilever hoisting balanc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
本申请属于施工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
技术介绍
吊装是指吊车或者起升机构对设备的安装、就位的统称,在检修或维修过程中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材料等吊起,使其发生位置变化。在现有技术中,工业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装是一个重要环节,设备安装过程中,尤其是大型的反应釜等设备的安装,其吊装安装一直是影响进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安装痛点,通常采用直吊的方式,需要土建施工的大力配合,预留屋顶安装项,待设备吊装完毕后才能够封顶,该过程的衔接不顺畅则会影响项目的施工进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个新设计的悬臂吊装平衡梁,改变这些设备安装的作业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的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包括分别位于主体两端的固定部和吊装部;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具有上翼缘、下翼缘以及连接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吊装点,吊装点用于与吊装设备配合使得悬臂吊装平衡梁能够被吊起;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上设置有挂载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吊装配重;所述吊装部具有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两个悬臂,两个所述悬臂用于固定被吊装物体的两侧。可选地,所述挂载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上且能够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可选地,所述挂载部包括单轨行车。可选地,所述腹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着平行于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挂载部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螺栓。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挂载部上且与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平行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块、以及与所述螺杆配合限位两个滑动块之间最远距离的两个螺母;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滑动块一一对应,所述定位螺栓穿过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定位孔配合以固定所述挂载部。可选地,所述吊装部呈U形或C形,两个悬臂形成一个开口,所述吊装部的开口方向远离所述固定部。可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吊装部之间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吊装部。可选地,还包括多个长短不一且能够替换所述连接部的备用连接部。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远离所述吊装部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套;或/和所述吊装部上的悬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套。可选地,两个所述悬臂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下方均设置有吊耳且对称设置。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用于吊装物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主体,2固定部,21上翼缘,22下翼缘,23腹板,231定位孔,24吊装点,25挂载部,251单轨行车,252定位螺栓,253螺杆,254滑动块,255螺母,3连接部,4吊装部,41悬臂,42吊耳,5钢缆,6缓冲套,7被吊装物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4,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两端分别为固定部2和吊装部4。固定部2用用于与吊装设备配合,使得主体1能够被吊装设备吊起。吊装部4用于连接被吊装物体7,使得被吊装物体7能够随着主体1被一同吊起。参考图4,所述固定部2的截面具有上翼缘21、下翼缘22以及连接上翼缘21和下翼缘22的腹板23,通常为H钢。进一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主体1可由H钢构成。参考图1,所述固定部2上设置有吊装点24,吊装点24用于与吊装设备配合使得悬臂吊装平衡梁能够被吊起。吊装点24可以为吊耳。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2上设置有两个吊装点24,两个吊装点分为位于固定部2的两端,两个吊装点分别通过钢缆5与吊装设备上的吊钩配合,使得固定部2整体受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单个吊装点24通常位于靠近固定部4上靠近吊装部4的一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多个吊装点24,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参考图1和图3,所述固定部2的下翼缘22上设置有挂载部25,所述挂载部25用于挂载吊装配重。所述挂载部可以是挂钩、单轨行车等能够挂载配重的部件,也可以是与挂钩等挂载方式相配合的机构,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参考图1和图3,所述挂载部25可以是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的下翼缘22上,且所述挂载部25能够固定在所述固定部2上,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根据吊装物体7的重量来计算吊装配重的重量,也可以根据吊装配重的重量来计算挂载部25的固定位置,使得本技术的使用更加灵活。参考图1和图3,所述腹板2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定位孔231,多个定位孔231沿着平行于所述固定部2的下翼缘22的方向依次设置。进一步的,多个定位孔231可以在腹板23上等间距均匀设置,便于使用。所述挂载部25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231相配合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能够穿过所述定位孔231并保持固定连接的定位螺栓252,用于限制挂载部25在下翼缘22上移动,在需要其移动时,将定位螺栓252解除与定位孔231的配合即可。定位螺栓252可以直接与定位孔231螺纹连接,也可以是穿过定位孔231后与螺母固定,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参考图1和图3,所述定位机构可以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挂载部25上且与所述固定部2的下翼缘22平行的螺杆253。所述螺杆253上设置有两个滑动块254和两个螺母255。所述滑动块254套设在所述螺杆253上并能够沿着所述螺杆253滑动。所述定位螺栓252与所述滑动块254一一对应,穿过所述滑动块254与所述定位孔231配合以固定所述挂载部25。两个螺母255螺纹连接在所述螺杆253上且位于两个滑动块254的两侧,用于限位两个滑动块254之间的最远距离,便于拆下定位螺栓252后将挂载部25移动到固定位置后迅速的再次固定。该定位机构的好处在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轨行车为定型产品,难以直接与H钢配合定位,本技术的定位机构结构简单,施工现场即可快速获取,通过现场焊接即可使用,相比较于定制特定的单轨行车,本技术的定位机构改造方便并且成本较低,便于施工现场的实施;滑动块254的设置在与通常情况下,在施工现场实际实施过程中,多个定位孔231难以保证均匀设置,通过滑动能够微调两个滑动块上定位螺栓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好的与定位孔相配合以固定挂载部。参考图1和图2,所述吊装部4具有远离所述固定部2的两个悬臂41,在吊装时,两个所述悬臂41分别位于被吊装物体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主体两端的固定部和吊装部;/n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具有上翼缘、下翼缘以及连接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吊装点,吊装点用于与吊装设备配合使得悬臂吊装平衡梁能够被吊起;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上设置有挂载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吊装配重;/n所述吊装部具有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两个悬臂,两个所述悬臂用于固定被吊装物体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吊装平衡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位于主体两端的固定部和吊装部;
所述固定部的截面具有上翼缘、下翼缘以及连接上翼缘和下翼缘的腹板,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吊装点,吊装点用于与吊装设备配合使得悬臂吊装平衡梁能够被吊起;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上设置有挂载部,所述挂载部用于挂载吊装配重;
所述吊装部具有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两个悬臂,两个所述悬臂用于固定被吊装物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吊装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上且能够固定在所述固定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吊装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部包括单轨行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吊装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上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着平行于所述固定部的下翼缘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挂载部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所述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臂吊装平衡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挂载部上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兵勇王俊陈会苹于洋杨毅哲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