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99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支座,包括:底座、顶盖、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以及弹性组件。顶盖开设有第一调节槽以及第二调节槽,第一调节槽的深度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第二调节槽的深度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第一调节件沿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一调节驱动机构。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第二调节件沿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的第二调节驱动机构。弹性组件连接于底座与顶盖之间。第一调节件及第二调节件两个位置的变量,因此调节时覆盖范围广。第一调节件及第二调节件两个位置的变量的协同作用,并配合槽的深度逐渐变化的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可保证调节的精度。

Adjusting mou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支座
本申请涉及雷达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支座。
技术介绍
二维激光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距离检测装置,通过在固定角度范围发射脉冲激光并探测返回光信号来获得目标物坐标。由于现有装配及机加缺陷,导致激光雷达其出射脉冲激光与其参考平面存在夹角,若夹角大于±1°,严重影响探测目标的距离信息的准确性,导致目标距离预估偏差增加,甚至丢失目标丢失,严重影响导航精度和防撞预判,为装配了该设备的机械装置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实现对激光雷达角度误差和整个机加和装配误差的补偿,现有的激光雷达多采用三自由度位移平台或三点调节,前者精度高但价格昂贵、体积较大无法实现产品的量产导入,后者调节复杂,且一般调节方向与运动反向相同,在部分装配过程无法实现换功能,如无法实现在产品外侧完成对激光雷达姿态调整,另外其调节精度较低,稳定性一般,且其调节数目多,在实际生产线的装配调试过程中,调试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支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雷达调节精度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调节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顶盖,所述顶盖开设有第一调节槽及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调节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n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一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调节驱动机构;/n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二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二调节驱动机构;以及/n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顶盖,所述顶盖开设有第一调节槽及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调节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一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调节驱动机构;
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二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二调节驱动机构;以及
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相对的第一滑动槽及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相对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调节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的第一螺纹件;所述第二调节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二滑动槽内的第二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的第二螺纹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压持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及所述第二调节件均为调节球,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槽口的宽度的变化趋势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深度的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进覃甲林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