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117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包括内件,受力件和插件;所述主体为盘状结构,该主体的外侧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再者,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内孔,再者,辅助块为矩形结构,并且,主体的外侧设有橡胶垫;所述移动件的中间位置通过套装的方式安装在内孔的内部,还有的是,移动件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中孔,此处的边槽是用来嵌入手机外壳的,使得手机外壳在需要进行翻转的时候,可以使手机外壳快速的嵌入在边槽的内部,从而被边槽内部的结构带动翻转,使得手机外壳可以快速的翻转,而边槽的底部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手机外壳在嵌入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快速便捷,从而能使手机外壳可以快速的进行翻转。

A kind of turning tool for automatic processing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
本技术属于翻转工装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在手机外壳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翻转操作,从而对手机外壳的另一面进行加工。例如申请号:CN201721832287.X中涉及自动生产线用辅助翻转工装,包括支撑机构、升降机构以及翻转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传送带末端支架上的支撑架体,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定位块,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侧固定板、第一翻转支撑板、第二翻转支撑板、L型载板。在具体应用时,本装置可以多个数量的设置在传送带之间,配合使用。本工装既可以达到升降功能,又能够达到型材90度的翻转效果,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加工中,具有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实现车间自动化加工需求的积极效果。基于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在使用的时候,对手机外侧翻转失败之后避免损坏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手机壳翻转失败之后避免出现损坏,且现有的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在使用的时候,便捷将手机外壳嵌入进行翻转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翻转手机壳的时候将其快速嵌入翻转。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以解决现有的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在使用的时候,对手机外侧翻转失败之后避免损坏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手机壳翻转失败之后避免出现损坏,且现有的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在使用的时候,便捷将手机外壳嵌入进行翻转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翻转手机壳的时候将其快速嵌入翻转的问题。本技术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包括主体,内孔,边槽,辅助块,移动件,固定件,顶簧,内仓,受力板,插槽,顶块,接触件,内件,受力件和插件;所述主体为盘状结构,该主体的外侧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再者,主体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内孔,再者,辅助块为矩形结构,并且,主体的外侧设有橡胶垫;所述移动件的中间位置通过套装的方式安装在内孔的内部,还有的是,移动件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中孔,并且,顶簧的外端与内孔的内部相连接,并且,顶簧的内部设有导向杆,再者,主体的内部设有L形结构的内仓;所述受力板安装在内仓的内部,且受力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且顶块处于边槽的内部,再者,顶块的外端设有接触件,并且接触件为橡胶材质;所述内件安装在内仓的侧边底部,且内件的后端通过弹簧与内仓的内部相连接,并且插件的外端处于边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侧设有矩形结构的边槽,且边槽的底板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并且边槽的内部侧边设有橡胶材质的辅助块。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为“工”字型圆形结构,且移动件的中间外侧设有数个圆形结构的固定件,并且固定件的内部安装有顶簧。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板为L形板状结构,且受力板的侧边底部外侧为倾斜状结构,并且受力板的侧边底部中间位置设有插槽,并且受力板的底部中间位置设有矩形结构的顶块。进一步的,所述内件为矩形结构,且内件的两侧设有受力件,且受力件的顶端为倾斜状结构,并且内件的外侧设有楔形结构的插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装置中,设置了边槽以及移动件,此处的边槽是用来嵌入手机外壳的,使得手机外壳在需要进行翻转的时候,可以使手机外壳快速的嵌入在边槽的内部,从而被边槽内部的结构带动翻转,使得手机外壳可以快速的翻转,而边槽的底部两侧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手机外壳在嵌入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快速便捷,从而能使手机外壳可以快速的进行翻转,而边槽内部的辅助块则是用来与手机外壳的侧边进行辅助接触的,使得手机外壳在嵌入之后,可以被设有辅助块的一侧带动翻转,从而完成对手机外壳的翻转,而辅助块为橡胶材质,可以起到防滑的效果,使得与手机外壳接触带动翻转的时候,效果可以更好;而移动件则是用来安装在内孔的内部的,使得本装置在将手机外壳进行翻转的时候,手机外壳出现错位且未能完成翻转的时候,可以使顶簧内缩或拉动,使得手机外壳与橡胶垫接触,以及主体进行移动,从而避免主体对错位的手机外壳造成损坏,从而产生损失,而固定件则是用来嵌入安装顶簧的内端的,使得顶簧可以被安装的更加稳固,而顶簧则是起到了主体在移动之后,被顶簧顶动复位的作用,使得主体可以继续使用,而导向杆则是用来插入到主体内部的,使得主体在移动的时候,可以被导向,且不会产生错位,从而解决了在使用的时候,对手机外侧翻转失败之后避免损坏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手机壳翻转失败之后避免出现损坏,且现有的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在使用的时候,便捷将手机外壳嵌入进行翻转的结构不够完善,不便于在翻转手机壳的时候将其快速嵌入翻转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边槽局部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由图3引出的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受力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内孔;102、边槽;103、辅助块;104、移动件;105、固定件;106、顶簧;107、内仓;2、受力板;201、插槽;202、顶块;203、接触件;3、内件;301、受力件;302、插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包括主体1,内孔101,边槽102,辅助块103,移动件104,固定件105,顶簧106,内仓107,受力板2,插槽201,顶块202,接触件203,内件3,受力件301和插件302;所述主体1为盘状结构,该主体1的外侧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再者,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包括:主体(1),内孔(101),边槽(102),辅助块(103),移动件(104),固定件(105),顶簧(106),内仓(107),受力板(2),插槽(201),顶块(202),接触件(203),内件(3),受力件(301)和插件(302);所述主体(1)为盘状结构,该主体(1)的外侧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再者,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内孔(101),再者,辅助块(103)为矩形结构,并且,主体(1)的外侧设有橡胶垫;所述移动件(104)的中间位置通过套装的方式安装在内孔(101)的内部,还有的是,移动件(104)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中孔,并且,顶簧(106)的外端与内孔(101)的内部相连接,并且,顶簧(106)的内部设有导向杆,再者,主体(1)的内部设有L形结构的内仓(107);所述受力板(2)安装在内仓(107)的内部,且受力板(2)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107)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且顶块(202)处于边槽(102)的内部,再者,顶块(202)的外端设有接触件(203),并且接触件(203)为橡胶材质;所述内件(3)安装在内仓(107)的侧边底部,且内件(3)的后端通过弹簧与内仓(107)的内部相连接,并且插件(302)的外端处于边槽(10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该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上的翻转工装包括:主体(1),内孔(101),边槽(102),辅助块(103),移动件(104),固定件(105),顶簧(106),内仓(107),受力板(2),插槽(201),顶块(202),接触件(203),内件(3),受力件(301)和插件(302);所述主体(1)为盘状结构,该主体(1)的外侧连接处为弧形结构,再者,主体(1)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内孔(101),再者,辅助块(103)为矩形结构,并且,主体(1)的外侧设有橡胶垫;所述移动件(104)的中间位置通过套装的方式安装在内孔(101)的内部,还有的是,移动件(104)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中孔,并且,顶簧(106)的外端与内孔(101)的内部相连接,并且,顶簧(106)的内部设有导向杆,再者,主体(1)的内部设有L形结构的内仓(107);所述受力板(2)安装在内仓(107)的内部,且受力板(2)的顶端通过弹簧与内仓(107)的内部顶端相连接,且顶块(202)处于边槽(102)的内部,再者,顶块(202)的外端设有接触件(203),并且接触件(203)为橡胶材质;所述内件(3)安装在内仓(107)的侧边底部,且内件(3)的后端通过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亮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