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984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缓蚀剂循环滑套、可洗井封隔器、挂环器、多功能坐封球座。所述缓蚀剂循环滑套包括第一上接头、外套、密封填料、内滑套、第一下接头,所述外套上端连接第一上接头,下端连接第一下接头,共同构成筒体,所述筒体内部安装内滑套,所述内滑套上端口设置球座,所述内滑套和外套均开设径向贯通孔。所述外套内壁和内滑套外壁之间设置缓冲圈,缓冲圈外壁嵌入外套内壁开设的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由于水质及储层返吐严重造成堵塞,注不进的问题,同时有效解决水气交替产生水垢及杂质导致后期封隔器解封困难的问题。

A water gas alternative injection string and its ope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中使用的井下注气
,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及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开采中一般采用注水或者注气的方法,向地层补充能量从而驱替出油层中的油。目前提到的注气一般是指注二氧化碳,在国内注气方式主要为连续注气,这种注气方式存在注入气突破过早、驱替效率低的问题,而水气交替技术将水驱与气驱相结合,不但可以提高油层的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水段塞还可以减弱气驱过程中因油气黏度差异而产生的气体指进现象,因此水气交替注入对于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水气交替注入主要有以下难点,一是在注气时封隔器保证气密封,二是管柱应具有过封隔器洗井功能,解决由于水质及储层返吐严重造成堵塞,注不进的问题,三是水气交替产生水垢及杂质导致后期封隔器解封困难。根据调研,目前还没有专用水气交替注入的管柱,只有单纯的注气或者注水管柱,例如专利“一种长效CO2注气管柱及操作方法”,专利申请号CN107178347A,此专利公开了一种长效CO2注气管柱及操作方法,包括上部管柱和下部管柱,上部管柱包括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缓蚀剂循环滑套、可洗井封隔器、挂环器、多功能坐封球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缓蚀剂循环滑套、可洗井封隔器、挂环器、多功能坐封球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循环滑套包括第一上接头、外套、密封填料、内滑套、第一下接头,所述外套上端连接第一上接头,下端连接第一下接头,共同构成筒体,所述筒体内部安装内滑套,所述内滑套上端口设置球座,所述内滑套和外套均开设径向贯通孔,均为循环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内壁和内滑套外壁之间设置缓冲圈,缓冲圈外壁嵌入外套内壁开设的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填料位于上接头与内滑套之间,用于滑套内部与外部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套还开设有径向贯通小孔,径向贯通小孔位于内滑套自身循环孔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器包括第二上接头、小环套、大环套、第二下接头,所述第二上接头下端丝扣式连接第二下接头,所述小环套、大环套均设置在第二上接头内部,所述小环套包括上小环套、下小环套,所述大环套上端嵌套在上小环套下端内壁,大环套下端套在下小环套上端外壁,所述大环套顶端面与上小环套内壁限位台之间安装第一垫圈,所述下小环套顶端面与大环套内壁限位台之间安装第二垫圈;所述下接头顶面与下小环套内壁限位台之间安装第三垫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气交替注入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小环套顶面与上接头内壁限位台轴向限位,上小环套底面与大环套外壁限位台轴向限位;大环套底面与下小环套外壁限位台轴向限位;所述下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刘建新王世杰闫丽丽岳广韬韩博王晓明张连煜毛晓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