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95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使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能够比以往顺利地进行。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具备:动力窗户装置(开闭部)(32),配设于车辆的侧门(28),使设置于侧门(28)的窗户玻璃(30)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动作传感器(检测部)(46),配设于侧门(28)中的比扶手部(38)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42)靠车辆前方侧处,在设定于该配设的部位的车内侧的检测区域内检测乘员的手的动作;及控制部,在动作传感器(46)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动力窗户装置(32)关闭窗户玻璃(30),在动作传感器(46)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动力窗户装置(32)打开窗户玻璃(30)。

Power window controls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
本公开涉及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6-13225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动力窗户开关的操作而使驱动用的电动机正反转从而车辆的窗户玻璃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准确地掌握动力窗户开关的位置来进行操作,所以在能够更顺利地进行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的观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比以往顺利地进行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具备:开闭部,配设于车辆的侧门,使设置于所述侧门的窗户玻璃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检测部,配置于所述侧门中的比扶手部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靠车辆前方侧处,在设定于该配设的部位的车内侧的检测区域内检测乘员的手的动作;及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闭部关闭所述窗户玻璃,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闭部打开所述窗户玻璃。根据第一方案,配设于车辆的侧门的开闭部使设置于该侧门的窗户玻璃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另外,配设于上述的侧门的检测部检测在设定于配设有自身的部位的车内侧的检测区域内检测乘员的手的动作。并且,在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下,控制部利用开闭部关闭窗户玻璃。另外,在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下,控制部利用开闭部打开窗户玻璃。这样,由于通过乘员的手的上下的动作来进行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所以不仅无需如以往那样准确地掌握动力窗户开关的位置来进行操作,也能够实现基于直观的手的动作的操作。由此,能够比以往顺利地进行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而且,由于上述的检测部配设于侧门中的比扶手部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靠车辆前方侧处,即在通常时难以检测到乘员的手的动作的部位,所以能够防止或抑制窗户玻璃不小心被开闭。本公开的第二方案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以第一方案为基础,所述控制部在利用所述开闭部使所述窗户玻璃移动的中途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向与所述窗户玻璃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了手的情况下,使由所述开闭部实现的所述窗户玻璃的移动停止。根据第二方案,由于如上述这样构成,所以乘员能够通过直观易懂的向上述相反方向的手的动作而在任意的位置使窗户玻璃的移动停止。本公开的第三方案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以第一或第二方案为基础,所述检测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呈以车辆上下方向为长边的长条状。根据第三方案,配设于侧门中的比扶手部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靠车辆前方侧处的检测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呈以车辆上下方向为长边的长条状。由此,容易在侧门中的比车门内开手柄靠车辆前方侧的狭窄区域配设检测部。而且,由于乘员的手的上下的动作与检测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以检测部容易检测乘员的手的上下的动作。本公开的第四方案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以第一~第三方案的任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开闭部及所述检测部分别配设于作为所述侧门的驾驶席用侧门及副驾驶席用侧门,配设于所述副驾驶席用侧门的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检测区域被设定为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向副驾驶席侧伸手而够到的范围。根据第四方案,在车辆的驾驶席用侧门及副驾驶席用侧门分别配设有开闭部及检测部。并且,配设于副驾驶席用侧门的检测部的检测区域被设定为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向副驾驶席侧伸手而够到的范围。由此,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能够通过使向副驾驶席侧伸出的手上下移动而开闭设置于副驾驶席用侧门的窗户玻璃。本公开的第五方案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以第一~第四方案的任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开闭部及所述检测部分别配设于包括驾驶席用侧门的多个所述侧门,所述控制部具有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能够操作的功能无效开关,通过所述功能无效开关被设为接通,使配设于所述驾驶席用侧门以外的所述侧门的所述检测部或所述开闭部的功能无效。根据第五方案,当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将上述的功能无效开关接通时,控制部使配设于驾驶席用侧门以外的侧门(例如,副驾驶席用侧门及后席用侧门)的检测部或开闭部的功能无效。由此,例如在就座于副驾驶席或后席的乘员是孩子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该孩子的手的动作而副驾驶席用侧门或后席用侧门的窗户玻璃不小心被开闭。本公开的第六方案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以第一~第五方案的任一方案为基础,所述开闭部及所述检测部分别配设于包括驾驶席用侧门的多个所述侧门,所述控制部具有配设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中控台或方向盘且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能够操作的操作开关,通过所述操作开关的操作,能够使配设于所述驾驶席用侧门以外的所述侧门的所述开闭部分别工作。根据第六方案,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通过操作上述的操作开关,能够使配设于驾驶席用侧门以外的侧门(例如,副驾驶席用侧门及后席用侧门)的开闭部分别工作。由此,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能够分别开闭驾驶席用侧门以外的侧门的窗户玻璃。而且,由于上述的操作开关配设于车辆的仪表板、中控台或方向盘,所以与上述的操作开关配设于驾驶席用侧门的情况等相比,驾驶席用侧门的设计自由度(外观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如以上说明这样,根据本公开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能够比以往顺利地进行窗户玻璃的开闭操作。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典型实施例将会基于以下的附图来详细描述,其中: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的车辆的车厢前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将左前侧门(驾驶席用侧门)以从车内侧观察的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4是将左前侧门(副驾驶席用侧门)以从车内侧观察的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5是将右后侧门以从车内侧观察的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6是将左后侧门以从车内侧观察的状态示出的主视图。图7是示出在动作传感器(检测部)的检测区域内乘员进行了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8是示出在动作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内乘员进行了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的一例的图。图9是示出由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的控制部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在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中在汽车导航装置的显示器上显示了功能无效开关及多个操作开关的状态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使用图1~图9,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1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适当标注的箭头FR、箭头LH、箭头UP分别表示车辆的前方向(行进方向)、左方向、上方向。以下,在仅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来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结构)在图1中,以框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10的结构。另外,在图2中,以立体图示出了应用了该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10的车辆12的车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具备:/n开闭部,配设于车辆的侧门,使设置于所述侧门的窗户玻璃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n检测部,设置于所述侧门中的比扶手部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靠车辆前方侧处,在设定于该配设的部位的车内侧的检测区域内检测乘员的手的动作;及/n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闭部关闭所述窗户玻璃,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闭部打开所述窗户玻璃。/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0 JP 2018-2041821.一种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具备:
开闭部,配设于车辆的侧门,使设置于所述侧门的窗户玻璃上下移动而进行开闭;
检测部,设置于所述侧门中的比扶手部靠车辆上方侧且比车门内开手柄靠车辆前方侧处,在设定于该配设的部位的车内侧的检测区域内检测乘员的手的动作;及
控制部,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上抬起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闭部关闭所述窗户玻璃,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将手向下放下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开闭部打开所述窗户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部在利用所述开闭部使所述窗户玻璃移动的中途所述检测部检测到乘员向与所述窗户玻璃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了手的情况下,使由所述开闭部实现的所述窗户玻璃的移动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
所述检测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呈以车辆上下方向为长边的长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动力窗户控制装置,
所述开闭部及所述检测部分别配设于作为所述侧门的驾驶席用侧门及副驾驶席用侧门,
配设于所述副驾驶席用侧门的所述检测部的所述检测区域被设定为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向副驾驶席侧伸手而够到的范围。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野吉宏伊藤真辉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