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793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停车导轨、通道导轨、梳齿交换装置、搬运车、换向装置,通过搬运车搬运车辆,所需停车位宽度小;在通道区域、停车位安装导轨,搬运车在换向装置配合下无需拐弯即可实现纵/横向位移的转换,运行效率高。停车区域道路无需考虑转弯半径,能容纳更多停车位。导轨、梳齿交换装置/换向装置制作、安装成本低,几乎无需维护;多个停车位共用搬运车摊分成本低。配套智能管理系统之后,能够实现停车时的预先调度(车辆驶入停车场触发按当前最短取车时间自动确定停车位并同时调度搬运车),还能够实现取车时的车辆预先调度(用户取车时智能管理系统即指令调度搬运车)。

An orthogonal comb type vehicle handling system with ground guide 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设施领域,具体涉及在用于平面停车场通过地面导轨正交以及梳齿交换的方式实现车辆的搬运,目的是以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车辆自动搬运,以提高平面停车场的运行效率。
技术介绍
平面停车场是解决车辆停放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在住宅楼特别是高层住宅楼的地下通常建有地下停车场,这些地下停车场多数存在停车位宽度相对较窄、停车相对困难的问题,运行效率较低;若采用AGV搬运车及相关技术,则建造和维护成本较高。当前技术采用梳齿交换装置以及地面矩形的停车设备有属于仓储类停车设备的平面移动类、巷道堆垛类和垂直升降类。其中,平面移动类的特点是在其中一个停车位设置成垂直升降的形式,运行垂直升降的载车轿厢,然后在每一层设置一台横移小车;巷道堆垛类的特点是在地面设置巷道,在巷道之上运行有巷道堆垛车,在堆垛车之上设置有能够垂直升降以及横向移动的搬运车;垂直升降类的特点是设置有垂直升降的井道,在井道之上设置有能够垂直升降运行以及横向移动的载车轿厢。这几种设备的单车位造价都相对较高,且都存在一个缺点:就是司机需要进入设备内部存/取车,在车辆和司机没有完全离开设备内部的时候,设备是不能继续运行的。这样,在上下班高峰存在连续取车或者连续存车的场合,设备的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因此,以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平面停车场特别是地下停车场的车辆自动搬运,以提高运行效率和停车便利性,仍然是本行业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的技术方案,达到简单、低成本、高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停车导轨、通道导轨、梳齿交换装置、搬运车、换向装置。所述停车区域为矩形,地面之上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停车位纵向平行排列,为规格尺寸相同的矩形,长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停车区域其中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等于一个所述停车位的长度方向尺寸,定义为停车区域的车长方向边线;另外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等于平行排列的所有停车位的宽度尺寸之和,定义为停车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所述通道区域为矩形,其中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至少等于一个所述停车区域的长度方向边线的尺寸,定义为通道区域的车长方向边线;另外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至少等于所述停车区域的宽度方向边线的尺寸,定义为通道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所述通道区域的其中一条车宽方向边线与所述停车区域的其中一条车宽方向边线重合设置。所述停车区域以及所述通道区域的净空高度大于停放有车辆的所述搬运车的总高度尺寸。所述停车区域的其中一个停车位设定为转换车位;所述转换车位与行车车道连接,用于司机驾驶车辆驶入停放以及取出车辆驶离。转换车位与行车车道的连接存在以下三种类型。类型一,行车车道的车辆行驶方向与转换车位的车长方向平行,且贯穿停车区域的转换车位以及通道区域与转换车位相邻的区间,即行车车道的一侧与转换车位的端部连接,另一侧与通道区域相邻转换车位的区间的端部连接,转换车位以及通道区域与转换车位相邻区间相当于行车车道的一部分,车辆从转换车位与行车车道的一侧连接处驶入,从通道区域与转换车位相邻区间的另一侧连接处驶离。类型二,行车车道的车辆行驶方向与转换车位的车长方向平行,但不贯穿通道区域,转换车位相当于行车车道的一部分,车辆从转换车位与行车车道的一侧连接处驶入以及驶离。类型三,行车车道的车辆行驶方向与转换车位的车长方向不平行。很明显,类型一无需增加设置任何附属装置,车辆即能够方便地以前进方式从行车车道驶入转换车位,或者从转换车位驶离通道区域与转换车位相邻的区间然后从行车车道驶离。类型二的最佳方式是在转换车位的地面下方设置转盘装置,车辆以前进方式从行车车道驶入该转盘装置之后,转盘装置水平方向旋转180°,使得车辆能够自动调头,以前进方式进入行车车道并驶离。类型三则必须在转换车位的地面下方设置转盘装置,转盘装置根据需要水平方向旋转合适的角度以配合搬运车的运行以及车辆自行车车道驶入或驶离。所述停车导轨以及所述通道导轨的上部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工作截面;所述矩形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为支承面,两侧平面为导向面。即:停车导轨以及通道导轨为工作截面相同的直线导轨。所述停车导轨以及所述通道导轨用于对所述搬运车的支承和导向,上部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工作截面;所述矩形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为支承面,两侧平面为导向面。即:停车导轨以及通道导轨为工作截面相同的直线导轨。所述停车导轨每个停车位两根,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车长方向边线附近位置的地面之上,一端位于远离所述通道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位置,另一端向所述通道区域方向延伸。所述通道导轨为两根,与所述停车导轨的延长线垂直,设置在所述通道区域的地面之上,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通道区域的端部位置。所述通道导轨与所有的所述停车导轨分别垂直相交,每一根停车导轨与每一根通道导轨的汇合位置形成一个垂直相交的导轨交汇点;所述停车导轨的矩形工作截面在所述导轨交汇点位置设置有一个对称的断开的缺口;所述通道导轨的矩形工作截面在所述导轨交汇点位置设置有一个对称的断开的缺口;所述停车导轨的缺口的长度方向尺寸与所述通道导轨的缺口的长度方向尺寸相同。所述梳齿交换装置包括固定内架、活动内架单元、活动外架单元。梳齿交换装置为行业标准装置,包括一个内架、一个外架,其工作原理是:内架和外架均设置有能够承托车辆的车轮、与车辆车长方向垂直的条状梳齿,内架的条状梳齿与外架的条状梳齿相互错开设置,采用内架不动、外架能够垂直升降或者外架不动、内架能够垂直升降或者内架、外架均能够垂直升降的相对运动的方式,使得内架与外架能够实现垂直位置的相互穿越,从而实现把停放在内架之上的车辆交换至外架之上或者把停放在外架之上的车辆交换至内架之上的车辆停放位置交换。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梳齿交换装置具有不同的特点。所述固定内架紧固安装在所述停车区域的停车位的地面之上,但不包括与所述行车车道连接的所述转换车位;所述固定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位置,使得所述条状梳齿以所述停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位于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地面,净空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的高度尺寸,使得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水平地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下方作无障碍的前/后穿越。所述活动内架单元包括活动内架、内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转换车位地面位置;所述活动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相同,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内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内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停车导轨、通道导轨、梳齿交换装置、搬运车、换向装置;/n所述停车区域为矩形,地面之上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停车位纵向平行排列,为规格尺寸相同的矩形,长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停车区域其中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等于一个所述停车位的长度方向尺寸,定义为停车区域的车长方向边线;另外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等于平行排列的所有停车位的宽度尺寸之和,定义为停车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n所述通道区域为矩形,其中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至少等于一个所述停车区域的长度方向边线的尺寸,定义为通道区域的车长方向边线;另外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至少等于所述停车区域的宽度方向边线的尺寸,定义为通道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n所述通道区域的其中一条车宽方向边线与所述停车区域的其中一条车宽方向边线重合设置;/n所述停车区域以及所述通道区域的净空高度大于停放有车辆的所述搬运车的总高度尺寸;/n所述停车区域的其中一个停车位设定为转换车位;所述转换车位与行车车道连接,用于司机驾驶车辆驶入停放以及取出车辆驶离;/n所述停车导轨以及所述通道导轨用于对所述搬运车的支承和导向,上部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工作截面;所述矩形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为支承面,两侧平面为导向面;/n所述停车导轨每个停车位两根,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车长方向边线附近位置的地面之上,一端位于远离所述通道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位置,另一端向所述通道区域方向延伸;/n所述通道导轨为两根,与所述停车导轨的延长线垂直,设置在所述通道区域的地面之上,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通道区域的端部位置;/n所述通道导轨与所有的所述停车导轨分别垂直相交,每一根停车导轨与每一根通道导轨的汇合位置形成一个垂直相交的导轨交汇点;所述停车导轨的矩形工作截面在所述导轨交汇点位置设置有一个对称的断开的缺口;所述通道导轨的矩形工作截面在所述导轨交汇点位置设置有一个对称的断开的缺口;所述停车导轨的缺口的长度方向尺寸与所述通道导轨的缺口的长度方向尺寸相同;/n所述梳齿交换装置包括固定内架、活动内架单元、活动外架单元;/n所述固定内架紧固安装在所述停车区域的停车位的地面之上,但不包括与所述行车车道连接的所述转换车位;所述固定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位置,使得所述条状梳齿以所述停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位于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地面,净空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的高度尺寸;/n所述活动内架单元包括活动内架、内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转换车位地面位置;所述活动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相同,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内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内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所述转换车位的地面位置;所述活动部件紧固安装所述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并使得所述条状梳齿以所述转换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上升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内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地面,净空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的高度尺寸;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下降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与地面齐平;/n所述活动外架单元包括活动外架、外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搬运车位置;所述活动外架分为以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分别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以及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相配套;所述活动外架紧固安装在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外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外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搬运车之上;所述活动部件分为同步运行的两部分,分别紧固安装所述活动外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上升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外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下降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外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低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n当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位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垂直上方的时候,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无障碍地自上而下穿越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n当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位于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垂直上方的时候,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无障碍地自上而下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导轨正交梳齿式车辆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停车导轨、通道导轨、梳齿交换装置、搬运车、换向装置;
所述停车区域为矩形,地面之上设置有多个停车位;所述停车位纵向平行排列,为规格尺寸相同的矩形,长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停车区域其中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等于一个所述停车位的长度方向尺寸,定义为停车区域的车长方向边线;另外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等于平行排列的所有停车位的宽度尺寸之和,定义为停车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
所述通道区域为矩形,其中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至少等于一个所述停车区域的长度方向边线的尺寸,定义为通道区域的车长方向边线;另外两条相对的边线的长度至少等于所述停车区域的宽度方向边线的尺寸,定义为通道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
所述通道区域的其中一条车宽方向边线与所述停车区域的其中一条车宽方向边线重合设置;
所述停车区域以及所述通道区域的净空高度大于停放有车辆的所述搬运车的总高度尺寸;
所述停车区域的其中一个停车位设定为转换车位;所述转换车位与行车车道连接,用于司机驾驶车辆驶入停放以及取出车辆驶离;
所述停车导轨以及所述通道导轨用于对所述搬运车的支承和导向,上部为尺寸相同的矩形工作截面;所述矩形工作截面的上部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之上,为支承面,两侧平面为导向面;
所述停车导轨每个停车位两根,设置在所述停车位的车长方向边线附近位置的地面之上,一端位于远离所述通道区域的车宽方向边线位置,另一端向所述通道区域方向延伸;
所述通道导轨为两根,与所述停车导轨的延长线垂直,设置在所述通道区域的地面之上,两端分别位于所述通道区域的端部位置;
所述通道导轨与所有的所述停车导轨分别垂直相交,每一根停车导轨与每一根通道导轨的汇合位置形成一个垂直相交的导轨交汇点;所述停车导轨的矩形工作截面在所述导轨交汇点位置设置有一个对称的断开的缺口;所述通道导轨的矩形工作截面在所述导轨交汇点位置设置有一个对称的断开的缺口;所述停车导轨的缺口的长度方向尺寸与所述通道导轨的缺口的长度方向尺寸相同;
所述梳齿交换装置包括固定内架、活动内架单元、活动外架单元;
所述固定内架紧固安装在所述停车区域的停车位的地面之上,但不包括与所述行车车道连接的所述转换车位;所述固定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停车位的车长方向中心线位置,使得所述条状梳齿以所述停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分布,位于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地面,净空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的高度尺寸;
所述活动内架单元包括活动内架、内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转换车位地面位置;所述活动内架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相同,中间部分紧固安装在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内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内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所述转换车位的地面位置;所述活动部件紧固安装所述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并使得所述条状梳齿以所述转换车位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分布;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上升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内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地面,净空高度大于所述活动外架单元的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的高度尺寸;所述内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下降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与地面齐平;
所述活动外架单元包括活动外架、外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搬运车位置;所述活动外架分为以车长方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分别设置有能够承载车辆左侧车轮和右侧车轮的条状梳齿,所述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以及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设置规格、尺寸相配套;所述活动外架紧固安装在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之上,能够在所述外升降装置的驱动下作垂直升降;所述外升降装置为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包括固定部件、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紧固安装在搬运车之上;所述活动部件分为同步运行的两部分,分别紧固安装所述活动外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上升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外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高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所述外升降装置的活动部件的下降极限位置使得所述活动外架的两侧的条状梳齿的上部平面低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下部平面;
当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位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垂直上方的时候,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无障碍地自上而下穿越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
当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位于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垂直上方的时候,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无障碍地自上而下穿越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
当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位于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的垂直下方的时候,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无障碍地自下而上穿越所述固定内架的条状梳齿;
当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位于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的垂直下方的时候,所述活动外架的条状梳齿能够无障碍地自下而上穿越所述活动内架单元的活动内架的条状梳齿;
所述搬运车包括主构架、滚轮装置;
所述主构架包括上层框架、左侧框架、右侧框架;所述上层框架水平设置,位于上方位置,上部平面能够支承车辆,所述左侧框架、右侧框架垂直于地面设置,分别紧固连接于所述上层框架的左、右两侧,与所述上层框架形成一个内部缺口向下的槽状构件;所述槽状构件的内部缺口的宽度净空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尺寸,高度净空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内架的高度尺寸加上需要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使得所述槽状构件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迅梁崇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