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6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涉及旋脱装置领域,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部设置有旋转支柱,所述旋转支柱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顶端设置有吹气头,所述旋转支柱的外壁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一侧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机体外壳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支柱和转动齿轮直接连接,减少了传动过程中部件的数量,减少了动力的损耗,降低了装置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压马达能够单独使旋转支柱旋转,液压杆能够单独使旋转支柱在模具中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工件的需求精确的进行旋转脱离。

A new type of screw down device for internal threa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
本技术涉及旋脱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塑胶制品生产设备中,塑胶制品的脱件一般有手动脱模,机械脱模,气压脱模等方式按照模具的结构特征分,脱模机构可分为:一次脱模机构、定模脱模机构、二次或多次脱模机构、浇注系统水口料的脱模机构、带螺纹塑件的脱模机构等。如今脱模机构一般多为下吹式脱模机构,其结构紧凑但是电机与转轴分离通过链条等连接,传动效率低且不易平衡受力方向,且脱模机构无法根据不同的产品实现不同的顶出和转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链条传动效率低、转轴受力不平衡、无法根据不同的工件提供不同的转速和顶出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包括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部设置有旋转支柱,所述旋转支柱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的顶端设置有吹气头,所述旋转支柱的外壁设置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一侧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所述机体外壳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机体外壳的正下方位于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底座,所述进气管道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优选地,所述机体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底端与底座的顶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管道通过通孔贯穿支撑柱的内部。优选地,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贯穿传动齿轮的中心,所述传动齿轮的外侧与齿轮槽卡合连接。优选地,所述旋转支柱的外侧位于吹气头的下方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旋转支柱与吹气头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撑柱等距分布在底座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旋转支柱和转动齿轮直接连接,减少了传动过程中部件的数量,减少了动力的损耗,降低了装置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液压马达能够单独使旋转支柱旋转,液压杆能够单独使旋转支柱在模具中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工件的需求单独设置旋转支柱的旋转角度与下降距离,能够精准的控制模具的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三维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柱齿轮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三维图。图中:1、机体外壳;2、旋转支柱;3、吹气头;4、螺纹;5、齿轮槽;6、传动齿轮;7、液压马达;8、支撑柱;9、液压杆;10、进气口;11、进气管道;12、底座;13、通孔;14、感应块;15、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液压马达(型号为:BMR-102)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4,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机体外壳1内部设置有旋转支柱2,旋转支柱2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11,进气管道11的顶端设置有吹气头3,旋转支柱2的外壁设置有齿轮槽5,齿轮槽5的一侧连接有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的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7,机体外壳1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的底端连接有液压杆9,机体外壳1的正下方位于液压杆9的外侧设置有底座12,进气管道11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10。请着重参阅图,机体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感应块14,感应块1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5,控制开关15的底端与底座12的顶端连接,控制开关15能够用来控制装置的工作时间,从而可以定时的控制装置。请着重参阅图,底座12的内部设置有通孔13,进气管道11通过通孔13贯穿液压杆9的内部,进气管道11可以使吹塑气体通过装置到达模具,通孔13通过进气管道11使得装置更加稳固。请着重参阅图,液压马达7的输出端贯穿传动齿轮6的中心,传动齿轮6的外侧与齿轮槽5卡合连接,液压马达7可以通过传动齿轮6和齿轮槽5直接带动旋转支柱2转动。请着重参阅图,旋转支柱2的外侧位于吹气头3的下方设置有外螺纹4,旋转支柱2与吹气头3滑动连接,旋转支柱2与进气管道11滑动连接,使得旋转支柱2可以环绕进气管道11转动且不会偏离位置。请着重参阅图,液压杆9共设置有四组,四组液压杆9等距分布在底座12的顶端,四组液压杆9使得机体外壳1能够稳定的上升下降,减少震动。工作原理:使用时,需将外部电源接入,使得装置能够正常运行,首先吹塑装置正常运行,首先吹气头3插入模具的内部,与此同时进气口10开始向吹气头3进气,然后模具内部开始输入工件原料,工件原料被从吹气头3输入的气流吹向模具的周围,原料在吹气头3的周围通过螺纹4形成工件的内螺纹,待工件冷却完毕,此时开始脱模,液压马达7启动带动传动齿轮6转动,传动齿轮6通过齿轮槽5带动旋转支柱2转动,工件被固定在模具内,旋转支柱2通过旋转和工件内部螺纹分离,由于液压马达7与旋转支柱2之间直接通过齿轮连接,减少了其中的传动步骤,减少了链条传动的动力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底座12上的四组液压杆9开始工作推动支撑柱8上升,由于液压马达7单独控制旋转支柱2旋转,液压杆9单独推动旋转支柱2上,分别可以根据需求单独设计旋转角度与下降距离精准的控制加工工序,支撑柱8推动机体外壳1运动,机体外壳1带动旋转支柱下降,设置在机体外壳1下的感应块14也同时在控制开关15中向下运动,直到感应块14下降触碰到控制开关15的下半部分终止开关,控制开关15切换装置内部电路,旋脱装置停止工作,加工模具脱离吹气头3,随后将旋脱装置归位,等待下一次工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内部设置有旋转支柱(2),所述旋转支柱(2)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11),所述进气管道(11)的顶端设置有吹气头(3),所述旋转支柱(2)的外壁设置有齿轮槽(5),所述齿轮槽(5)的一侧连接有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的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7),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连接有液压杆(9),所述机体外壳(1)的正下方位于液压杆(9)的外侧设置有底座(12),所述进气管道(11)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内部设置有旋转支柱(2),所述旋转支柱(2)的内部设置有进气管道(11),所述进气管道(11)的顶端设置有吹气头(3),所述旋转支柱(2)的外壁设置有齿轮槽(5),所述齿轮槽(5)的一侧连接有传动齿轮(6),所述传动齿轮(6)的下方设置有液压马达(7),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连接有液压杆(9),所述机体外壳(1)的正下方位于液压杆(9)的外侧设置有底座(12),所述进气管道(11)的底端设置有进气口(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制品用新型下吹式旋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外壳(1)的底端设置有感应块(14),所述感应块(1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开关(15)的底端与底座(12)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金标顾世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跨能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