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7006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淬火炉技术领域的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包括淬火炉主体和淬火池主体,前后侧两组导向杆外壁均套接有两组活动块,前端侧安装块顶部设置有气缸三,左侧侧连接板顶部中央设置有气缸二,顶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伸缩支撑杆,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四,底板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固定块,该搬运装置通过气缸二推动推杆二使四组活动块向左侧移动位于淬火炉主体上方,通过气缸一推动推杆一向下对锻件夹紧固定后带动锻件上升,再通过气缸二缩回推杆二使四组活动块向右侧移动位于淬火池主体上方,再通过气缸一推动推杆一向下使锻件进入淬火池主体进行冷却,操作简便。

A forging handling device arranged between quenching furnace and quenching p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淬火炉
,具体为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淬火炉是工件淬火前加热的炉子。淬火是把锻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同,然后需要借助淬火池来进行急速冷却,现有的工件在淬火炉内加工完成后往往采用较大型机器将工件运输到淬火池来进行冷却,该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种缺陷:1:使用成本过高,且使用较为不便,且所需场地过大;2:常见的锻件分为圆环形和圆柱形,在锻件从淬火炉内出来时,固定锻件的工序较为麻烦,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包括淬火炉主体和淬火池主体,淬火炉主体和淬火池主体前后端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竖支撑板,左右两侧两组竖支撑板之间顶部均通过横连接板连接,同侧前后端两组竖支撑板之间顶部均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包括淬火炉主体(1)和淬火池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主体(1)和淬火池主体(2)前后端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竖支撑板(3),左右两侧两组所述竖支撑板(3)之间顶部均通过横连接板(4)连接,同侧前后端两组所述竖支撑板(3)之间顶部均通过侧连接板(19)连接,左右两侧所述侧连接板(19)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两组镶块,左右两侧镶块之间均通过导向杆(5)连接,前后侧两组所述导向杆(5)外壁均套接有两组活动块(6),且四组活动块(6)上均开设有与导向杆(5)匹配的活动通口,同侧前后端两组所述活动块(6)之间通过镶板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活动块(6)顶部设置有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淬火炉与淬火池之间锻件搬运装置,包括淬火炉主体(1)和淬火池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炉主体(1)和淬火池主体(2)前后端位置均对称设置有竖支撑板(3),左右两侧两组所述竖支撑板(3)之间顶部均通过横连接板(4)连接,同侧前后端两组所述竖支撑板(3)之间顶部均通过侧连接板(19)连接,左右两侧所述侧连接板(19)顶部均固定设置有两组镶块,左右两侧镶块之间均通过导向杆(5)连接,前后侧两组所述导向杆(5)外壁均套接有两组活动块(6),且四组活动块(6)上均开设有与导向杆(5)匹配的活动通口,同侧前后端两组所述活动块(6)之间通过镶板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活动块(6)顶部设置有顶板(7),所述顶板(7)顶部活设置有移动块(8),所述移动块(8)顶部设置有气缸一(9),所述气缸一(9)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推杆一,且推杆一底端依次贯穿移动块(8)顶部和顶板(7)顶部,且顶板(7)上开设有与推杆一匹配的活动通口,前侧所述两组活动块(6)前端设置有侧安装块(10),后侧两组活动块(6)后端设置有侧安装块(10),前端所述侧安装块(10)顶部设置有气缸三(12),且气缸三(12)后侧输出端通过推杆三与活动块(6)前侧外壁连接,左侧所述侧连接板(19)顶部中央设置有气缸二(11),所述气缸二(11)左侧输出端通过推杆二与右侧镶板右侧外壁连接,所述顶板(7)顶部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伸缩支撑杆(13),两组所述伸缩支撑杆(13)底端均贯穿顶板(7)并连接有连接件(14),所述连接件(14)顶部中央与推杆一底端连接,所述连接件(14)底部左右两侧前后端均设置有支杆,且四组支杆底端连接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底板(15)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气缸四(16),且两组气缸四(16)相对一侧输出端均通过推杆四连接有弧形夹板,所述底板(15)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侧固定块(17),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智潍王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