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805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上煤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包括底座和煤气发生炉主体,所述底座顶部竖向固定设置有壳体一,所述壳体一左侧外壁顶部倾斜设置有相连通的导向传料管,所述壳体一右侧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壳体二,所述壳体二上方靠右侧的位置设置有储存箱,所述储存斗底部中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粉碎辊和过滤网可对物料进行粉碎处理,提高物料的使用质量,物料通过出料管进入壳体二,通过驱动电机二和横向螺旋提料杆传动至壳体一内,通过驱动电机一和竖向螺旋提料杆传动至顶部,使物料通过导向传料管进入煤气发生炉主体内实现上煤作业,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力和人工成本,上料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煤装置
,具体为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
技术介绍
煤气发生炉是指用于制造煤气、水煤气及半水煤气的反应炉。现有的煤气发生炉在使用时需要为其提供燃煤时,现有的大多采用人工上料或半自动上料形式,这些上料方式效率低下、人工成本大和人工劳动强度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包括底座和煤气发生炉主体,所述煤气发生炉主体设置在底座顶部左侧,所述底座顶部竖向固定设置有壳体一,所述壳体一位于煤气发生炉主体右方,所述壳体一左侧外壁顶部倾斜设置有相连通的导向传料管,且导向传料管另一端与煤气发生炉主体进料口连接,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输出端贯穿壳体一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竖向螺旋提料杆,所述竖向螺旋提料杆顶端通过轴承与壳体一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一右侧底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包括底座(1)和煤气发生炉主体(2),所述煤气发生炉主体(2)设置在底座(1)顶部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竖向固定设置有壳体一(3),所述壳体一(3)位于煤气发生炉主体(2)右方,所述壳体一(3)左侧外壁顶部倾斜设置有相连通的导向传料管(4),且导向传料管(4)另一端与煤气发生炉主体(2)进料口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一(6),所述驱动电机一(6)的输出端贯穿壳体一(3)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竖向螺旋提料杆(5),所述竖向螺旋提料杆(5)顶端通过轴承与壳体一(3)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一(3)右侧底部设置有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发生炉自动上煤装置,包括底座(1)和煤气发生炉主体(2),所述煤气发生炉主体(2)设置在底座(1)顶部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竖向固定设置有壳体一(3),所述壳体一(3)位于煤气发生炉主体(2)右方,所述壳体一(3)左侧外壁顶部倾斜设置有相连通的导向传料管(4),且导向传料管(4)另一端与煤气发生炉主体(2)进料口连接,所述底座(1)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槽底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一(6),所述驱动电机一(6)的输出端贯穿壳体一(3)底部并固定连接有竖向螺旋提料杆(5),所述竖向螺旋提料杆(5)顶端通过轴承与壳体一(3)顶部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一(3)右侧底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壳体二(7),所述壳体二(7)底部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1)顶部,所述底座(1)顶部右侧固定设置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位于壳体二(7)右侧,所述保护壳(8)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二,且驱动电机二的输出端贯穿保护壳(8)左侧和壳体二(7)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横向螺旋提料杆(9),所述横向螺旋提料杆(9)另一端延伸至壳体二(7)内腔左侧,所述壳体二(7)上方靠右侧的位置设置有储存箱(10),所述储存箱(10)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支脚,且支脚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所述储存箱(10)顶部固定设置有相连通的储存斗(14),所述储存斗(14)底部中部设置有相连通的出料管(11),且出料管(11)底端与壳体二(7)顶部连通,所述储存斗(14)顶部设置有相匹配的密封斗盖(15),所述密封斗盖(15)顶部中央固定插接有粉尘净化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智潍王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