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向阳专利>正文

逆流复合间接蒸发制冷空气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977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逆流复合间接蒸发制冷空气处理机,包括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壳(2)和在机壳(2)内安装的风机、喷淋水系统、换热器(3)和水箱,其特征是:换热器(3)为在相互间隔均布的波纹板(18)和透水支撑物(17)之间分别设置着隔板(19),构成相互间隔平行的干通道(21)和湿通道(20),在换热器(3)的出风口处通过位置调节装置设置的隔板(7)将换热器(3)的干通道(21)出口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上部的干通道(21)出口与一次风机(6)的进风口相连接,下部的干通道(21)出口通过风道(8)连接着换热器(3)的湿通道(20),换热器(3)干通道(21)进风侧的湿通道(20)出口连接着二次风机(1)的进风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
,属于水蒸发制冷空调机的改进,特别是 逆流复合间接蒸发制冷空气处理机。技术背景干空气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可用来获得夏季室内空调所需的冷量。 不饱和的空气与水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水的蒸发现象,即水由液态水变成气态 水溶进空气中,水的蒸发过程实际是水与空气之间的热质交换过程,空气越干 燥,蒸发现象越强烈,即热质交换越强烈。因此,在蒸发制冷
,干燥 空气是制冷的驱动者,而水是转换能量的载体。目前使用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由风机、换热器、水冷却装置和机壳组成,它 是利用水分蒸发吸热来降低送风温度,使房间降温的一种空调方式。根据送风 与水是否直接接触,可分为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与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为了 使冷却的新风在不增加含湿量的条件下获得较低的空气干球温度, 一般都釆用 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公开的有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其换热器是由均布 间隔布置的干通道和湿通道组成, 一次风进入换热器的干通道,二次风进入湿 通道,二次风与喷淋水直接接触,进行热湿交换,并且冷却间壁一侧的一次风。 一次风通过干通道的换热面将热量传递给另一恻正在被直接蒸发冷却的二次 风, 一次风自身实现等湿降温,间接蒸发冷却可获得较低的空气干球温度。其 不足之处是现有的间接蒸发冷却器由于设备结构的局限性, 一次风和二次风相 互干涉,使能耗增加,降低了制冷效果,冷却换热效率不够高,喷淋水与进风 发生热湿交换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热湿交换不可逆损失,降低了换热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逆流复合间接蒸发制冷空气处理机,不仅可以 提高冷却换热效率,提高制冷效果,避免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相互干涉,节约 能源,而且使喷淋水与进风进行热湿交换时,提高换热效能,降低热湿交换的 不可逆损失,提高制冷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逆流复合间接蒸发制冷空气处理机,包 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机壳内安装着风机、喷淋水系统、换热器和水箱, 换热器为在相互间隔均布的波紋板和透水支撑物之间分别设置着隔板,构成相 互间隔平行的干通道和湿通道,在换热器的出风口处通过位置调节装置设置着 隔板将换热器的干通道出口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上部的干通道出口与一次 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下部的干通道出口通过风道连接着换热器的湿通道,换 热器干通道进风侧的湿通道出口连接着二次风机的进风口。本专利技术工作时, 一次风从进风口进入换热器的干通道中,干通道的一次风 的显热传递给湿通道的喷淋水,二次风与喷淋水进行热湿交换,带走水的热量。 经等湿降温后, 一部分一次风从换热器上部的干通道经一次风机被输送到室内或需要进一步进行处理;另一部分一次风从换热器下部的干通道经等湿降温通 过风道进入换热器的湿通道成为二次风,使干通道和湿通道形成温度差,在换 热风干通道的进风侧与出风侧,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流动方向呈交叉方向流动, 在换热器的中间区域,二次风与一次风的流动方向呈逆向流动,提高了换热效 率,根据设定的风量配比, 一次出风口的干球温度可趋近于一次风进风的露点 温度。由于本专利技术换热器的下部通过水平隔板将换热器的干通道分隔成上下两 部分,这样就避免了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相互干涉,减少了能耗,节约能源, 提高了制冷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在换热器下方的机壳内设置着相互独立的分隔水箱,在换热器 上方设置着与相互独立的分隔水箱相对应的喷淋室,在每个喷淋室内分别安装 着独立的喷淋装置,每个水箱内安装的水泵分别为相对应的喷淋装置提供水源。 这样可以实现相互独立的分隔水箱根据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每个水箱中的冷 却水与换热器相应段进行热湿交换后的温度各不相同,实现了相互独立的分隔 水箱按换热器相对应冷却段的位置各自水箱中水的温度按温度梯度分布,使相 互独立的分隔水箱各自独立的水箱中的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由于实现了喷淋水的水温按梯度分布,与进风进行热质交换时,充分发挥热湿交换的能力, 不可逆损失降到最小。使得在换热器中始终保持尽可能大的换热驱动势,提髙 了换热效能,有效获得最大化的制冷量。 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有整体水箱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分隔水箱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换热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逆流复合间接蒸发制冷空气处理机,如图l、图3所示,包括带有进风 口和出风口的机壳2和在机壳2内安装的风机、喷淋水系统,在机壳2的底部 设置着水箱15,在水箱15内安装的水泵11通过管路12与机壳2内顶部封闭的 壳体内设置的喷淋水装置5相连接。在机壳2内水箱和喷淋水装置5之间设置 着换热器3,换热器为3在相互间隔均布的波紋板18和透水支撑物17之间分别 设置着隔板19,构成相互间隔平行的干通道21和湿通道20。透水支撑物17为网板形波紋板或在板面上均布通孔的波紋板。透水支撑物17为在湿通道20内 均布固定的支撑块或间断支撑条。换热器3中构成干通道21的隔板19和波紋 板18的形状为长方形。换热器3中构成湿通道20的透水支撑物17波紋板的形 状为平行四边形。在换热器3的下部通过隔板7将换热器3均布的干通道21出 口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其上部的干通道21出口与一次风机6的进风口相连接, 下部的干通道21出口通过风道8连接着换热器的湿通道20,换热器3进风侧的 湿通道20出口连接着二次风机l的进风口。可以使得一次风和二次风实现逆流 换热,并且系统的阻力和压降比较小。在换热器3的进风口处设置着的隔板16 与出风口处的隔板7相对应。隔板16、 7分别通过位置调节装置安装在换热器3 的进风口上和出风口的风道8内。在换热器3进风口上设置的位置调节装置为 在进风口两侧的边框上均布对称设置着安装孔,通过均布的安装孔调节水平隔 板16的位置。位置调节装置为在风道8内壁上均布对称设置着连接支撑架9, 通过均布的连接支撑架9调节隔板7的位置。通过位置调节装置实现隔板16、 7 的位置高低的调节,根据需要调节换热器干通道21的分隔的体积变化,从而可 以调节一次风和二次风的风量比,并且实现一次风和二次风不互相干扰,方便 地控制和调节机组的出风温度。在换热器3的底部设置着密封接水盘14,在密 封接水盘14的底部设置的排水管13上安装着截止阀。在风道8的下部设置着 辅助进风口,在辅助进风口上安装着封盖10。当直接用室外风作为二次风时, 可将风道8上辅助进风口的封盖10去掉,在风道8的辅助进风口上安装引风管, 引风管的进口通往室外,将隔板7安装在风道8的最下部的支撑架9上,即可 实现直接用室外风作二次风。在冬季,也可以用室内风作为二次风,去掉风道8 上辅助进风口的封盖IO,使室内风直接从风道8的辅助进风口进入,将隔板7 安装在风道8的最下部的支撑架9上,关闭喷淋水,将室内风作为二次风与室 外一次风进行逆流热交换,室内风的热量传递给一次风,使进入室内的一次风 温度升高。风道8上带有封盖10的辅助进风口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功能。在冬 季,尤其在严寒地区,为了降低房间的釆暖负荷,新风量普遍不足是导致室内 空气品质恶化的重要原因,长期处于新风量不足的室内人体易出现头痛、胸闷、 易疲劳的症状,还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中国国家标准 GB/T188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于向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