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拆解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88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拆解工艺,涉及到汽车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初始准备:首先叉车将车辆叉至升降工位1的撬体上,然后按下升降工位1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2A上无撬体,则升降工位1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如果工位2A上有撬体,则升降工位1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2A上的撬体移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汽车在拆解过程中的各零件拆卸的顺序进行限定,不仅可以对现有汽车拆解技术进行规范,便于进行管理,而且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拆解顺序,可以提高汽车内各零件的拆解效率和各零件的拆解质量,避免了因拆解顺序的错误而使得零件损坏,从而大大提高了汽车内各零件的利用率。

A kind of automobile disassembl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拆解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拆解工艺。
技术介绍
汽车在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2001)中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在我国,汽车是指有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汽车通常被用作载运客、货和牵引客、货挂车,也有为完成特定运输任务或作业任务而将其改装或经装配了专用设备成为专用车辆,但不包括专供农业使用的机械。全挂车和半挂车并无自带动力装置,他们与牵引汽车组成汽车列车时才属于汽车范畴。有些进行特种作业的轮式机械以及农田作业用的轮式拖拉机等,在少数国家被列入专用汽车,而在我国则分别被列入工程机械和农用机械之中。汽车长时间使用时会出现损坏,而且损坏的汽车如果不进行拆解的话,会占用大量的面积,同时损坏的汽车中有些零件可以在利用,但是现有的汽车在进行拆解时有多种方式进行拆解,未有一种统一的拆解方法,这样使得汽车在拆解过程不够规范。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汽车拆解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拆解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拆解工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初始准备:首先叉车将车辆叉至升降工位1的撬体上,然后按下升降工位1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2A上无撬体,则升降工位1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如果工位2A上有撬体,则升降工位1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2A上的撬体移走,然后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进行拆解作业,最后升降工位1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后,自动下降至最底然后反转,工位2B自动将空撬体运输至升降工位1,到位后升降工位1载有空撬体自动升起至顶等待上车,升降工位恢复初始状态;步骤二:汽车拆解运输:首先按下工位2A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3A上无撬体,则工位2A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3A,如果工位3A上有撬体,则工位2A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3A上的撬体移走,然后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3A,进行拆解作业,工位17B至工位2B无放行按钮,属于自动控制状态,只需前一个工位无撬体,则后一个工位自动反转将撬输送至前一工位;步骤三:车顶切割拆解:首选利用液压剪刀将车顶与汽车主体进行切割,并且取下车顶,然后对车顶各零件进行分解,另外对车顶上的天窗进行拆解,并且对天窗各组成零件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四:前后保险杠、大灯和尾灯拆解首先拆卸前保险杠,分解驻车雷达,然后将汽车上的大灯和雾灯进行拆卸,当大灯和雾灯拆卸完成后,将汽车上的后保险杠进行拆卸,然后分解倒车和驻车雷达,最后利用工业用吸尘器吸除碎玻璃,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五:前机盖、月亮板和雨刮器总成拆解:首先将汽车上的撑杆和铰链进行拆解,并且取下前机盖,然后依次将雨刮片、雨刮臂和月亮板进行拆解,最后拆卸雨刮联动机构,并且对电机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六:后行李箱盖和内饰件拆解:首先将汽车上的撑杆和铰链进行拆卸,然后将后备箱盖取下,并且对所取下的后备箱盖进行分解,最后拆卸后行李箱饰板,并且对行李箱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七:前门、前座椅和前安全带拆解:首先拆解前门饰板,并且对前门饰板进行分解,然后拆解前座椅,并且对前座椅进行分解,再然后拆解安全带和座椅线束,最后拆解电动后视镜总成,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八:后门、后座椅和后饰板拆解:首先拆解后门饰板,分解后门,然后拆解后座椅,分解座椅,再然后拆解后饰板,最后拆解后安全带、座椅线束,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九:前避震和后避震拆解:首先拆解前避震、轮速传感器、制动管接口,然后拆解后避震、轮速传感器、制动管接口、手制动连接,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水箱、冷凝器和电子风扇拆解:首先拆卸散热器支架、导流板及各软管,然后拆卸散热器风扇,分解散热器风扇,再然后拆卸水箱、冷凝器、中冷器和干燥瓶及空调管路,最后拆卸喇叭和碰撞传感器,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一:发动机附件和汽油管接口:首先拆解空气滤清器壳体,分解空气滤清器,然后拆解保险丝盒,储液罐及冷却液软管,再然后拆解汽油管接口,最后拆解变速箱拉丝和油门拉丝,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二:方向盘、转向柱和中控台拆解:首先拆解方向盘,然后拆解转向柱,最后拆解中控台,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三:组合仪表、手套箱、收音机、A柱饰板和仪表台附件拆解:首先拆解组合仪表装饰板,拆卸组合仪表,然后拆卸空调控制面板,拆卸收音机,并且拆解A柱饰板和拆解仪表右饰板,拆卸手套箱,最后拆解仪表台剩余附件,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四:仪表台拆解:首先拆卸仪表台两侧固定螺栓,然后拆卸仪表台上侧固定螺栓,再然后拆卸仪表台下部固定螺栓,最后取下仪表台,拆下副气囊,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五:仪表线束和仪表内杠拆解:首先拆卸仪表内杠上的控制模块,及线束固定卡子,然后拆卸仪表内杠,最后拆卸仪表线束,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六:蒸发箱拆解:首先从发动机舱拆卸蒸发箱的连接(制冷剂管、暖风水管,固定螺栓等),然后从乘员舱拆卸蒸发箱与车身的固定连接,最后分解蒸发箱,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七:手制动、地毯、制油/油门/离合器踏板和车厢隔音棉拆解:首先断开手刹拉丝,拆卸驻车制动器,然后拆卸制动/油门/离合器踏板及其传感器,再然后拆卸车厢地毯,最后拆卸车厢前壁隔音棉,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八:ABS总泵、制动总泵和助力泵拆解:首先拆解ABS模块及其管路,然后拆解制动总泵及油壶,最后拆解制动助力泵,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十九:车身线束和管路拆解:首先拆卸车身线束及上面的电气设备,然后拆卸地板风道管,最后拆卸排水管道,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二十:排气管和汽油箱拆解:首先拆卸排气管,取下三元催化,然后拆卸燃油箱总成,取下燃油泵等零部件,再然后拆卸活性炭罐,最后分解汽油泵,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步骤二十一:前桥(传动轴和前悬架)拆解: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n步骤一:初始准备:/n首先叉车将车辆叉至升降工位1的撬体上,然后按下升降工位1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2A上无撬体,则升降工位1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如果工位2A上有撬体,则升降工位1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2A上的撬体移走,然后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进行拆解作业,最后升降工位1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后,自动下降至最底然后反转,工位2B自动将空撬体运输至升降工位1,到位后升降工位1载有空撬体自动升起至顶等待上车,升降工位恢复初始状态;/n步骤二:汽车拆解运输:/n首先按下工位2A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3A上无撬体,则工位2A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3A,如果工位3A上有撬体,则工位2A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3A上的撬体移走,然后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3A,进行拆解作业,工位17B至工位2B无放行按钮,属于自动控制状态,只需前一个工位无撬体,则后一个工位自动反转将撬输送至前一工位;/n步骤三:车顶切割拆解:首选利用液压剪刀将车顶与汽车主体进行切割,并且取下车顶,然后对车顶各零件进行分解,另外对车顶上的天窗进行拆解,并且对天窗各组成零件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四:前后保险杠、大灯和尾灯拆解/n首先拆卸前保险杠,分解驻车雷达,然后将汽车上的大灯和雾灯进行拆卸,当大灯和雾灯拆卸完成后,将汽车上的后保险杠进行拆卸,然后分解倒车和驻车雷达,最后利用工业用吸尘器吸除碎玻璃,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五:前机盖、月亮板和雨刮器总成拆解:/n首先将汽车上的撑杆和铰链进行拆解,并且取下前机盖,然后依次将雨刮片、雨刮臂和月亮板进行拆解,最后拆卸雨刮联动机构,并且对电机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六:后行李箱盖和内饰件拆解:/n首先将汽车上的撑杆和铰链进行拆卸,然后将后备箱盖取下,并且对所取下的后备箱盖进行分解,最后拆卸后行李箱饰板,并且对行李箱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七:前门、前座椅和前安全带拆解:/n首先拆解前门饰板,并且对前门饰板进行分解,然后拆解前座椅,并且对前座椅进行分解,再然后拆解安全带和座椅线束,最后拆解电动后视镜总成,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八:后门、后座椅和后饰板拆解:/n首先拆解后门饰板,分解后门,然后拆解后座椅,分解座椅,再然后拆解后饰板,最后拆解后安全带、座椅线束,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九:前避震和后避震拆解:/n首先拆解前避震、轮速传感器、制动管接口,然后拆解后避震、轮速传感器、制动管接口、手制动连接,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水箱、冷凝器和电子风扇拆解:/n首先拆卸散热器支架、导流板及各软管,然后拆卸散热器风扇,分解散热器风扇,再然后拆卸水箱、冷凝器、中冷器和干燥瓶及空调管路,最后拆卸喇叭和碰撞传感器,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一:发动机附件和汽油管接口:/n首先拆解空气滤清器壳体,分解空气滤清器,然后拆解保险丝盒,储液罐及冷却液软管,再然后拆解汽油管接口,最后拆解变速箱拉丝和油门拉丝,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二:方向盘、转向柱和中控台拆解:/n首先拆解方向盘,然后拆解转向柱,最后拆解中控台,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三:组合仪表、手套箱、收音机、A柱饰板和仪表台附件拆解:/n首先拆解组合仪表装饰板,拆卸组合仪表,然后拆卸空调控制面板,拆卸收音机,并且拆解A柱饰板和拆解仪表右饰板,拆卸手套箱,最后拆解仪表台剩余附件,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四:仪表台拆解:/n首先拆卸仪表台两侧固定螺栓,然后拆卸仪表台上侧固定螺栓,再然后拆卸仪表台下部固定螺栓,最后取下仪表台,拆下副气囊,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五:仪表线束和仪表内杠拆解:/n首先拆卸仪表内杠上的控制模块,及线束固定卡子,然后拆卸仪表内杠,最后拆卸仪表线束,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六:蒸发箱拆解:/n首先从发动机舱拆卸蒸发箱的连接(制冷剂管、暖风水管,固定螺栓等),然后从乘员舱拆卸蒸发箱与车身的固定连接,最后分解蒸发箱,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n步骤十七:手制动、地毯、制油/油门/离合器踏板和车厢隔音棉拆解:/n首先断开手刹拉丝,拆卸驻车制动器,然后拆卸制动/油门/离合器踏板及其传感器,再然后拆卸车厢地毯,最后拆卸车厢前壁隔音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拆解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一:初始准备:
首先叉车将车辆叉至升降工位1的撬体上,然后按下升降工位1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2A上无撬体,则升降工位1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如果工位2A上有撬体,则升降工位1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2A上的撬体移走,然后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进行拆解作业,最后升降工位1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2A后,自动下降至最底然后反转,工位2B自动将空撬体运输至升降工位1,到位后升降工位1载有空撬体自动升起至顶等待上车,升降工位恢复初始状态;
步骤二:汽车拆解运输:
首先按下工位2A的放行按钮,如果工位3A上无撬体,则工位2A正转直接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3A,如果工位3A上有撬体,则工位2A处于等待放行状态,直至工位3A上的撬体移走,然后将载有车辆的撬体运输至工位3A,进行拆解作业,工位17B至工位2B无放行按钮,属于自动控制状态,只需前一个工位无撬体,则后一个工位自动反转将撬输送至前一工位;
步骤三:车顶切割拆解:首选利用液压剪刀将车顶与汽车主体进行切割,并且取下车顶,然后对车顶各零件进行分解,另外对车顶上的天窗进行拆解,并且对天窗各组成零件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四:前后保险杠、大灯和尾灯拆解
首先拆卸前保险杠,分解驻车雷达,然后将汽车上的大灯和雾灯进行拆卸,当大灯和雾灯拆卸完成后,将汽车上的后保险杠进行拆卸,然后分解倒车和驻车雷达,最后利用工业用吸尘器吸除碎玻璃,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五:前机盖、月亮板和雨刮器总成拆解:
首先将汽车上的撑杆和铰链进行拆解,并且取下前机盖,然后依次将雨刮片、雨刮臂和月亮板进行拆解,最后拆卸雨刮联动机构,并且对电机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六:后行李箱盖和内饰件拆解:
首先将汽车上的撑杆和铰链进行拆卸,然后将后备箱盖取下,并且对所取下的后备箱盖进行分解,最后拆卸后行李箱饰板,并且对行李箱进行分解,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七:前门、前座椅和前安全带拆解:
首先拆解前门饰板,并且对前门饰板进行分解,然后拆解前座椅,并且对前座椅进行分解,再然后拆解安全带和座椅线束,最后拆解电动后视镜总成,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八:后门、后座椅和后饰板拆解:
首先拆解后门饰板,分解后门,然后拆解后座椅,分解座椅,再然后拆解后饰板,最后拆解后安全带、座椅线束,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九:前避震和后避震拆解:
首先拆解前避震、轮速传感器、制动管接口,然后拆解后避震、轮速传感器、制动管接口、手制动连接,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十:水箱、冷凝器和电子风扇拆解:
首先拆卸散热器支架、导流板及各软管,然后拆卸散热器风扇,分解散热器风扇,再然后拆卸水箱、冷凝器、中冷器和干燥瓶及空调管路,最后拆卸喇叭和碰撞传感器,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十一:发动机附件和汽油管接口:
首先拆解空气滤清器壳体,分解空气滤清器,然后拆解保险丝盒,储液罐及冷却液软管,再然后拆解汽油管接口,最后拆解变速箱拉丝和油门拉丝,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十二:方向盘、转向柱和中控台拆解:
首先拆解方向盘,然后拆解转向柱,最后拆解中控台,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十三:组合仪表、手套箱、收音机、A柱饰板和仪表台附件拆解:
首先拆解组合仪表装饰板,拆卸组合仪表,然后拆卸空调控制面板,拆卸收音机,并且拆解A柱饰板和拆解仪表右饰板,拆卸手套箱,最后拆解仪表台剩余附件,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十四:仪表台拆解:
首先拆卸仪表台两侧固定螺栓,然后拆卸仪表台上侧固定螺栓,再然后拆卸仪表台下部固定螺栓,最后取下仪表台,拆下副气囊,当分解完成后将未分解的部件按照步骤二进行运输;
步骤十五:仪表线束和仪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亚峰卢忠兴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华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