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6817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多个锁紧装置和自锁组件,多个锁紧装置用于将第二构件固定在第一构件之下,锁紧装置固定在第一构件和/或第二构件上,且每个锁紧装置均包括:固定结构和传动单元,传动单元用于驱动固定结构转动,从而使得固定结构能够运动至适于将第二构件固定在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自锁组件用于对第二传动部进行锁止和解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利用自锁组件对传动单元进行锁紧,提高了第二构件在第一构件上的安装可靠性,防止其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

A system for locking or unlocking a second member under the first mem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换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或混合动力机动车上的动力电池大都采用自动化设备来进行更换。在将动力电池安装完毕之后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锁紧固定,动力电池安装得越牢固安全性就越高。但在更换电池时又要对动力电池进行解锁,因此动力电池的安装和拆卸越简易快捷越好。因此,锁紧装置直接决定了动力电池在车载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在更换时的便捷性。现有的快速更换动力电池通过锁紧装置与车辆之间实现柔性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动力电池相对于车身会有一定幅度的振动,长期使用会出现动力电池局部变形、车身电池悬挂点变形、锁紧装置局部磨损等不良现象,严重危及车辆行驶安全。现有的车载快速更换动力电池的锁紧装置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既安全可靠又便于更换,还能够在车身长期振动的使用过程中对电池箱防止松动的动力电池锁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系统换电效率更高、安全可靠性更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包括多个锁紧装置,多个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所述锁紧装置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构件上,且每个所述锁紧装置均包括:固定结构和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结构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固定结构能够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所述系统还包括:自锁组件,所述自锁组件用于对所述传动单元进行锁止和解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通过增加自锁组件,并利用自锁组件对传动单元进行锁止和解锁,从而使得在动力电池安装完成后,自锁组件可对动力电池进行锁紧固定,从而避免了动力电池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因震动而发生松动甚至脱落的风险。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配合并能够实现自锁。可选地,所述自锁组件配置成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从而锁止和解锁所述第二传动部。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所述自锁组件配置成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以摆动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可选地,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传动部平行间隔开。进一步地,所述自锁组件包括:自锁块,所述自锁块具有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所述自锁块通过摩擦止抵所述第二传动部以锁止所述第二传动部。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还包括可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离开的致动工具,所述致动工具设置成至少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单元,从而使得所述传动单元能够带动所述固定结构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致动工具包括:致动套筒。可选地,所述自锁组件还包括: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与所述自锁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可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离开的致动工具,所述自锁块具有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适于与所述致动工具的上端面配合,从而使得所述自锁块能够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摆动。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块包括自锁块本体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自锁块轴穿孔,所述自锁块本体的前侧面和底面的交界处设置有所述驱动斜面,所述驱动斜面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间距从上至下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地,所述自锁块本体上还设置有扭簧安装位,所述回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扭簧安装位相连,所述回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框架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本体和第二框架本体,所述第一框架本体和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对应且构成传动单元容纳腔,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上还设置有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所述固定结构上设置有支撑夹紧部,所述支撑夹紧部从所述传动单元容纳腔内的前方伸出,所述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适于与支撑夹紧部正对并与支撑夹紧部之间形成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可选地,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用于支承所述第二传动部。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承孔,所述第一支承孔构成所述支承结构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支承孔,所述第二支承孔构成所述支承结构的另一部分。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本体上还设置有调节孔。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所述第一构件为电动或混合动力机动车辆底盘,所述第二构件为动力电池。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主视爆炸图;图5是图3中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保持机构在电池包壳体上的分布图及与锁紧装置的配合示意图。附图标记:锁紧装置100,框架1,第一框架本体11,第一容纳腔111,第一连接壁112,固定保持机构夹持块1121,第一框架侧壁1122,第一支承半孔11221,第一固定翻边113,第一加强筋板114,第一支承孔115,第二框架本体12,第一支架121,第二支架122,第二固定翻边1221,上弯折侧壁1222,第二安装位12221,第二支承半孔12221,下弯折侧壁1223,弯折部1224,第二连接壁123,分隔板124,第二支承孔1241,第一安装孔位1242,扭簧穿孔1243,第二加强筋板125,第二容纳腔126,固定结构2,支臂21,长肢臂211,短肢臂212,轴套部22,传动单元连接销轴孔221,第一凸棱2211,安装间隙222,第一连接板23,支撑夹紧部24,凹槽25,长槽部251,短槽部252,传动单元3,第一传动部31,自锁外齿311,第二传动部32,齿条段321,工具配合段322,外周凸缘323,传动单元连接销轴33,固定保持机构配合空间4,致动工具5,致动套筒51,配合部52,自锁组件6,自锁块61,自锁块本体611,驱动斜面6111,第一安装位6112,安装部612,自锁块轴穿孔6121,自锁块转动轴线613,回复扭簧62,壳体10,两个纵向侧边缘101,横向侧边缘102,第一组固定保持机构1a,第二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锁紧装置(100),多个所述锁紧装置(100)用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所述锁紧装置(100)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构件上,且每个所述锁紧装置(100)均包括:固定结构(2)和传动单元(3),所述传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结构(2)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固定结构(2)能够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n所述系统还包括:自锁组件(6),所述自锁组件(6)用于对所述传动单元(3)进行锁止和解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多个锁紧装置(100),多个所述锁紧装置(100)用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所述锁紧装置(100)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构件上,且每个所述锁紧装置(100)均包括:固定结构(2)和传动单元(3),所述传动单元(3)用于驱动所述固定结构(2)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固定结构(2)能够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
所述系统还包括:自锁组件(6),所述自锁组件(6)用于对所述传动单元(3)进行锁止和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3)包括:第一传动部(31)和第二传动部(32),所述第一传动部(3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32)配合并能够实现自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配置成从所述第二传动部(32)的侧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32),从而锁止和解锁所述第二传动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具有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所述自锁组件(6)配置成绕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以摆动方式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传动部(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与所述第二传动部(32)平行间隔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6)包括:自锁块(61),所述自锁块(61)具有所述自锁块转动轴线(613),所述自锁块(61)通过摩擦止抵所述第二传动部(32)以锁止所述第二传动部(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锁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可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分离开的致动工具(5),所述致动工具(5)设置成至少用于驱动所述传动单元(3),从而使得所述传动单元(3)能够带动所述固定结构(2)运动至适于将所述第二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构件之下的位置或离开该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在第一构件之下对第二构件进行锁定或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姚学诚李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