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6706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根据打印的模型,获取打印构件的分层信息,顺序规划每一层的运动轨迹;对于单层的运动轨迹,将外壳部分设计为多道外壁;按照打印头打印的顺序,设计后一道外壁的高度比前一道外壁高;相邻两道外壁之间的偏置值满足:相邻两道外壁的丝材挤出并膨胀后的宽度区域的计算值部分重叠。多道外壁错层布置,使得拍板拍打时高出的丝材会被拍至前一道外壁上,同时相邻两道外壁之间互相挤压,提高了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此外,拍板拍打时高出的丝材会被拍至前一道外壁上,即拍板一直接触的是刚刚挤出的柔软的丝材,减小了对拍板的磨损,延长了拍板的使用寿命。

A path plann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wall to wall strength of 3D printing components by melt de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熔融沉积成型法(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是目前常用的一种3D打印工艺。这种工艺是通过将丝状材料,如热塑性塑料、蜡或金属的熔丝,从加热的喷嘴挤出,按照零件每一层的预定轨迹,以固定的速率进行熔体沉积。每完成一层,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进行叠加沉积新的一层,如此反复,最终实现零件的沉积成型。在熔融沉积成型法FDM工艺中,3D打印构件是靠逐层扫描堆积成型的,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二维到三维的逐层累积过程。其每一层片的厚度由挤出丝的直径决定,通常是0.25~0.50mm。逐层累积过程中,3D打印构件需要进行大量的扫描,因此,设计合理的扫描路径非常重要。熔融沉积成型法工艺的另一个关键是保持半流动成型材料的温度刚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根据打印的模型,获取打印构件的分层信息,顺序规划每一层的运动轨迹;/n对于单层的运动轨迹,将外壳部分设计为多道外壁;/n按照打印头打印的顺序,设计后一道外壁的高度比前一道外壁高;/n相邻两道外壁之间的偏置值满足:相邻两道外壁的丝材挤出并膨胀后的宽度区域的计算值部分重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打印的模型,获取打印构件的分层信息,顺序规划每一层的运动轨迹;
对于单层的运动轨迹,将外壳部分设计为多道外壁;
按照打印头打印的顺序,设计后一道外壁的高度比前一道外壁高;
相邻两道外壁之间的偏置值满足:相邻两道外壁的丝材挤出并膨胀后的宽度区域的计算值部分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运动轨迹中,最低的一道外壁的高度为所在层的层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的运动轨迹中,最高的一道外壁与最低的一道外壁的高度差不超过层高间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熔融沉积3D打印构件壁间强度的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道外壁之间的偏置值满足:相邻两道外壁的丝材挤出并膨胀后的宽度区域的计算值有10%~20%的重叠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熔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昱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酷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