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6605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配线机房机器人,该机器人包括主体、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以及至少一个机械手臂和升降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可整周旋转的第一图像采集器,用于对所述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实时监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机械手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机械手臂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座上,用于所述机器人在机房内移动;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所述机械手臂的运动。该机器人能够有效替代人工在光配线机房内的一切操作。

Robot of optical wiring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配线机房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配线机房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光配线机房机器人。
技术介绍
光配线机房是指内部安装光纤柜,光纤的接入布线,光纤的出线布线。光配线机房的日常维护均由人工解决,主要工作有:1.新工单的配线,主要是从入线分配端口跳纤到出线光纤端口,可用资源需要人工查询系统,经测试畅通后结单;2.用户出现故障报修,可能原因有进线光纤故障(人工查询根据系统资源重新更改进纤端口),出线光纤故障(如是机房外的光纤故障,机房内无法解决需另行派单维修),跳线光纤故障(人工更换跳线光纤);3.机房内温度及湿度检查;4.机房的破损检查;5.维护人员进出需要登记;6.机房卫生打扫。由于以上问题是通过人工处理,那么对于人员的技能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处理问题的时效性就相对较弱,并且系统资源统计不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配线机房机器人,该光配线机房机器人能够有效替代人工在光配线机房内的一切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配线机房的日常维护均通过人工处理而导致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较弱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配线机房机器人。该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包括主体、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以及至少一个机械手臂和升降机构,其中: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器,并且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可整周旋转,用于对所述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实时监控;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机械手臂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机械手臂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座上,用于所述机器人在机房内移动;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所述机械手臂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臂包括第一驱动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抓手结构、旋转结构、伸缩臂、第四转动关节、第三转动关节、下臂、第二转动关节、上臂和第一转动关节;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电连接并驱动所述抓手结构、旋转结构、伸缩臂、第四转动关节、第三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以及第一转动关节的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抓手结构包括抓手、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二图像采集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臂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丝杆和第三驱动模块,所述第三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两个所述丝杆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相对两侧壁上;两个所述机械手臂分别为左机械手臂和右机械手臂,所述左机械手臂和所述右机械手臂分别与所述两个丝杆连接;所述右机械手臂的抓手上设置有剪刀。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第二驱动模块和两个控制轮,所述两个控制轮均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显示屏和至少一个照明结构,所述照明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照明结构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为所述机器人在黑暗环境中工作提供光源;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用于供电的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座上;所述电源系统包括无线充电模块和锂电池组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外部交流电源配合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烟雾报警器、霍尔传感器以及多个角度传感器和感应雷达,所述第四转动关节、第三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和第一转动关节的转动位置处均设置有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霍尔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控制轮上;所述多个感应雷达分布在所述主体的顶部,所述多个感应雷达用于扫描所述机器人行走方向前方的环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抓手电机、旋转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两个控制轮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模块包括两个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两个第二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两个丝杆电连接;所述抓手电机、旋转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分别电连接所述抓手结构、旋转结构、第一转动关节、第二转动关节、第三转动关节以及第四转动关节。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CPU主板以及与所述CPU主板数据连接的左手臂控制模块、右手臂控制模块、图像采集控制模块、行走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和升降机构控制模块;所述左手臂控制模块和右手臂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抓手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数据连接;所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和第二图像采集器数据连接;所述行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数据连接;所述升降机构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数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配线机房机器人能够有效替代人工完成机房内的一切操作,具体包括:1.该机器人能够在机房内360度行走;2.能够根据系统下达的命令自主到盘纤架上取相应的光纤;3.能够稳定的插入和拔出光纤端子;4.能够根据系统命令能够自动布线;5.能够在需要取走不合格的光纤时能够剪断光纤;6.能够在需要取走不合格的光纤时能够抽掉已剪断一头端子的光纤,将该光纤放到回合箱中;7.在自动布线时能够自动计算存线路径;8.该机器人具备室内定位功能;9.能够通过图像采集器识别二维码;10.能够实时监控室内温度;11.能够实时监控室内湿度;12.能够实时监控室内光照度;13.在有烟雾时能够实时向后台服务器发送警报;14.后台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现场视频;15.具有双机械手臂,每个机械手臂具有三个转动关节,并且抓手能够360度旋转;16.具有无线自动充电功能;17.双机械手臂均能电动升降;18.能够在布线前测试光纤进线端功能测试;19.支持无线连接网络功能;20.行走时能够自主避开障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光配线机房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左机械手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右机械手臂的抓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顶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的结构框架图。图中:1、主体;2、第一图像采集器;3、机械手臂;4、丝杆;5、显示屏;6、电源系统;7、旋转结构;8、伸缩臂;9、第四转动关节;10、第三转动关节;11、下臂;12、第二转动关节;13、上臂;14、第一转动关节;15、抓手;16、第二图像采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以及至少一个机械手臂(3)和升降机构,其中:/n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器(2),并且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2)可整周旋转,用于对所述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实时监控;/n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所述机械手臂(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机械手臂(3)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1)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n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底座上,用于所述机器人在机房内移动;/n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所述机械手臂(3)的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行走机构、控制系统以及至少一个机械手臂(3)和升降机构,其中:
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器(2),并且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2)可整周旋转,用于对所述机器人所处的环境实时监控;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1)上,所述机械手臂(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机械手臂(3)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主体(1)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底座上,用于所述机器人在机房内移动;
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内部,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并控制所述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以及所述机械手臂(3)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3)包括第一驱动模块以及依次连接的抓手结构、旋转结构(7)、伸缩臂(8)、第四转动关节(9)、第三转动关节(10)、下臂(11)、第二转动关节(12)、上臂(13)和第一转动关节(14);所述第一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模块电连接并驱动所述抓手结构、旋转结构(7)、伸缩臂(8)、第四转动关节(9)、第三转动关节(10)、第二转动关节(12)以及第一转动关节(14)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结构包括抓手(15)、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第二图像采集器(16),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旋转结构(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臂(3)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丝杆(4)和第三驱动模块,所述第三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两个所述丝杆(4)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相对两侧壁上;两个所述机械手臂(3)分别为左机械手臂和右机械手臂,所述左机械手臂和所述右机械手臂分别与所述两个丝杆(4)连接;所述右机械手臂的抓手(15)上设置有剪刀(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万向轮(23)、第二驱动模块和两个控制轮(22),所述两个控制轮(22)均与所述第二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配线机房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还包括显示屏(5)和至少一个照明结构(18),所述照明结构(18)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顶部,所述照明结构(18)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亮王志华张红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