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国林专利>正文

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643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8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间歇性倒角,避免手酸痛,能够自动清理倒角后的铁屑,工作效率高,且还能给在不同直径大小分布的圆孔倒角的齿轮壁钻孔装置。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包括有底板、工作台、转盘轴承座、倒角机构等,底板分为两个高低安装平面,转盘轴承座安装在底板低平面上,工作台通过轴承与转盘轴承座套合,倒角机构固定在底板高平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能够代替人工给齿轮壁间歇性倒角,使用齿条、传动齿轮和摇臂之间的配合控制打孔机更加轻松,避免了直接手扶打孔机使人手酸痛。

A gear wall dr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大部分齿轮在制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对齿轮进行倒角,齿轮倒角能有效的防止齿轮啮合时,端面尖角崩掉尤其是斜齿轮,齿端倒角有是为了齿轮能更容易进入工作位置。目前,大多数都是工人手部需要先握住倒角部件,当工人握住倒角部件后,工人即可将倒角部件移动至需要倒角的齿轮上,随后工人需要启动倒角部件旋转,倒角部件旋转能对齿轮进行倒角,工人使用倒角部件对齿轮进行倒角时,还需要工人多次手动更换齿轮的倒角位置,由此可知,工人多次更换齿轮的倒角位置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工人还需要多次控制倒角部件旋转,而且工人使用倒角部件对齿轮进行倒角时,倒角部件可能会产生偏移的情况。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间歇性倒角,避免手酸痛,能够自动清理倒角后的铁屑,工作效率高,且还能给在不同直径大小分布的圆孔倒角的齿轮壁钻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工人多次更换齿轮的倒角位置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工人还需要多次控制倒角部件旋转,而且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板(1)、工作台(4)、转盘轴承座(2)和倒角机构,底板(1)分为两个高低安装平面,转盘轴承座(2)安装在底板(1)低平面上,工作台(4)通过轴承与转盘轴承座(2)套合,倒角机构固定在底板(1)高平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板(1)、工作台(4)、转盘轴承座(2)和倒角机构,底板(1)分为两个高低安装平面,转盘轴承座(2)安装在底板(1)低平面上,工作台(4)通过轴承与转盘轴承座(2)套合,倒角机构固定在底板(1)高平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壁钻孔装置,其特征是:倒角机构包括有安装座(3)、固定板(5),齿条(14)、传动齿轮(15)、摇臂(13)、转动座(1301)、棘爪(16)、安装板(17)、第三弹簧(18)、第二弹簧(11)、伸缩板(501)、打孔机(12)、紧固套(7)、万向滚轮(8)、第一滚轮(10)、第一弹簧(9)、摇臂机构和限制机构,安装座(3)固定在底板(1)高平面上,固定板(5)与安装座(3)套合,齿条(14)通过安装座(3)侧面的凹槽固定在固定板(5)侧面,传动齿轮(15)通过转动座(1301)连接在安装座(3)上,传动齿轮(15)与齿条(14)相啮合,摇臂(13)与传动齿轮(15)套合连接,安装板(17)位于安装座(3)上,棘爪(16)与齿条(14)配合并安装在安装板(17)上,且棘爪(16)与安装板(17)之间用第三弹簧(18)连接,伸缩板(501)位于固定板(5)内壁,固定板(5)向下伸出的长轴与弹簧座(6)尾部套合,第二弹簧(11)安装在固定板(5)与弹簧座(6)之间,弹簧座(6)向下伸出的长轴底部安装有第一滚轮(10),紧固套(7)后部套合于弹簧座(6)腔内,之间用第一弹簧(9)相连,且紧固套(7)中间与伸缩板(501)上的方槽套合,摇臂机构向下伸出的长轴底部安装有万向滚轮(8),紧固套(7)前段安装有打孔机(12),万向滚轮(8)与限制机构的内壁相接触,弹簧座(6)底部的第一滚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钟国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