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电结构、集尘装置以及电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化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放电结构、集尘装置以及电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空气净化越来越被消费者关注。现有的过滤网净化需要频繁更换耗材,成本较高。采用电净化器无需更换耗材,能高效杀菌,电净化器的电压越高,一次效率越高,净化效果越好,净化部件的体积越小;但过高的电压容易产生臭氧,电压越高,臭氧浓度越高。现有电净化器为了降低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需要在净化部件末端放置去除臭氧的过滤网组件,这样由于过滤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还需要更换,仍存在二次消费的问题。为此,可以采一维纳米结构制作电极或者修饰电极以用于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气体放电的操作电压,但是由于纳米结构的放电极和排斥极独立设置,因此需要两个输出电压才能达到集尘效果,结构复杂,易产生电打火,影响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纳米电极结构复杂,易产生电打火,影响净化效果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产生电打火,净化效果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纳米级放电层(1);/n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包覆在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且暴露部分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暴露在外的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形成放电电极(3),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与包裹在内的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形成排斥电极(4),且所述放电电极(3)形成在所述排斥电极(4)相对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纳米级放电层(1);
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包覆在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且暴露部分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暴露在外的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形成放电电极(3),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与包裹在内的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形成排斥电极(4),且所述放电电极(3)形成在所述排斥电极(4)相对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包裹层或半导体包裹层与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编织连接或粘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级放电层(1)由多股纳米导电单元或纳米半导体单元编织形成,每股纳米导电单元或纳米半导体单元包括1000-12000根纳米导电丝或纳米半导体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玲,封宗瑜,曾焕雄,王墅,董双幸,赵琛,赵勇,刘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