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型芒刺线及其选择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污染物治理、电除尘的
,特别是一种板型芒刺线及其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阴极线是电除尘器的关键部件,合理均匀的电晕电流是保证除尘效率和降低电除尘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电除尘行业阴极系统主流的型式分为尖端放电和非尖端放电两大类,尖端放电类型阴极线具有放电强的特点,目前市场上尖端放电类型的阴极线均存在电晕电流不均甚至电晕屏蔽问题,使电除尘器的电能利用率不足。此外,电除尘器内部存在大量带负电荷粉尘的同时,也存在带正电荷的粉尘,现有电除尘器几乎没有吸附带正电荷的粉尘空间,带正电荷的粉尘无法有效捕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板型芒刺线及其选择方法,该板刺芒刺线放电电荷能够更高效地吸附到细颗粒物上,能够解决阴极线电晕屏蔽、电能浪费问题,并且可以增加辅助捕集正电荷粉尘的集尘面积,提高除尘效率,降低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板型芒刺线,该板刺芒刺线包括中间支撑板、放电芒刺和辅助放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该板刺芒刺线包括中间支撑板(1)、放电芒刺(2)和辅助放电针(3),所述中间支撑板(1)为平板结构或带凹槽的凹型板结构,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放电芒刺(2),两侧的放电芒刺(2)呈相交错设置,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中间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辅助放电针(3),所述辅助放电针(3)与中间支撑板(1)两侧的放电芒刺(2)呈相交错设置,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两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与阴极框架相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该板刺芒刺线包括中间支撑板(1)、放电芒刺(2)和辅助放电针(3),所述中间支撑板(1)为平板结构或带凹槽的凹型板结构,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放电芒刺(2),两侧的放电芒刺(2)呈相交错设置,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中间处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辅助放电针(3),所述辅助放电针(3)与中间支撑板(1)两侧的放电芒刺(2)呈相交错设置,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两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以与阴极框架相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中部具有近似呈U字形的第一防风凹槽(11),所述第一防风凹槽(11)沿中间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两侧具有弯折的折边(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风凹槽(11)的两侧对称设有近似呈U字形的第二防风凹槽(110),所述第二防风凹槽(110)沿中间支撑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防风槽(11)、第二防风凹槽(110)开口的朝向相反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芒刺(2)上对称设有第一焊接孔(20),所述放电芒刺(2)通过第一焊接孔(20)与中间支撑板(1)焊接固定相连,所述放电芒刺(2)上具有1~4对放电刺,每对放电刺包括两个分别向两侧弯折延伸的放电刺,每个放电刺的尖端具有半径为0.1~0.5mm的圆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板(1)同一侧两个相邻的放电芒刺(2)的间距为100mm,处于中间支撑板(1)两侧的两个相邻放电芒刺(2)的交错距离为5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型芒刺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一端设有两个夹板(41),两个夹板(41)之间具有夹缝,所述中间支撑板(1)的端部卡装于夹缝内,所述夹板(41)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二焊接孔(410),所述夹板(41)通过第二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毓忠,赵海宝,徐小峰,傅潮,骆建友,王飞燕,胡露钧,艾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