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516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隔声箱体,在减振隔声箱体内设有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空调风机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有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穿出减振隔声箱体外,所述减振隔声箱体通过隔振器安设在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高效衰减通过空调风机及热交换器机脚传递的结构振动,又能有效隔离空调风机产生的空气噪声向外部空间辐射,从结构振动和空气噪声两个通道同时进行控制,减小水下辐射噪声和声纳平台区自噪声,提高船舶的声隐身性能,改善舱室工作环境。

A vibration and sound insulation integrated device of air conditioning fan an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
本技术属于振动噪声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系统是船舶保障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主要功能是在各航行工况下用于调节舱室温度和湿度,维持舱室温度和湿度稳定,为船员创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证设备、仪器等可靠工作。空调系统一般包括空调制冷系统和空调通风系统。空调风机和热交换器是空调风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其一般工作原理是:通过空调风机从舱室抽风,并将风送入空气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经空气热交换器冷却后的冷风再送回舱室,利用冷却后的冷风来调节舱室温度和湿度,循环工作。实艇测试数据表明:空调系统开启对于声学要求较高的船舶(如潜艇、科考船等)总体辐射噪声存在明显的影响,空调风机是主要噪声源之一,也是舱室空气噪声的主要来源。随着船舶总体辐射噪声的不断降低,空气噪声对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空调风机通过空气噪声引起的水下辐射噪声亦成为总体隐身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控制空调风机的振动传递,传统上一般采用单层或双层隔振措施;而空气热交换器作为过流设备,并未采取有效的隔振措施。实船测试分析表明,未采用隔振处理的空气热交换器机脚结构振动仍然较高。要继续减小对水下辐射噪声的影响,一方面是要提高空调风机及热交换器通过结构传递的隔振效果,另一方面是也要减小空调风机及热交换器流通的空气噪声引起的水下辐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隔振和隔声的用于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隔声箱体,在减振隔声箱体内设有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空调风机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有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穿出减振隔声箱体外,所述减振隔声箱体通过隔振器安设在基座上。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振隔声箱体包括减振隔声底座和与减振隔声底座密封连接的上部隔声罩,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安设在公共底座上,所述公共底座的下端通过上层隔振器与减振隔声底座相连,所述减振隔声底座的下端通过下层隔振器与船体基座相连。按上述技术方案,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分别通过橡胶软管与进风管和出风管连接。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设置成消声结构。按上述技术方案,上部隔声罩由双层薄板填充隔声材料制成。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减振隔声箱体内为密封腔体,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与减振隔声箱体密封配置。按上述技术方案,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刚性连接管道相连。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高效衰减通过空调风机及热交换器机脚传递的结构振动,又能有效隔离空调风机产生的空气噪声向外部空间辐射,从结构振动和空气噪声两个通道同时进行控制,减小水下辐射噪声和声纳平台区自噪声,提高船舶的声隐身性能,改善舱室工作环境;2、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刚性安装到公共底座上,一方面可解决风机因偏心带来的振动恶化问题,提升隔振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集成度,空间利用率提高3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1-空调风机,2-空气热交换器,3-刚性连接管,4-橡胶软管,5-进风管,6-出风管,7-上部隔声罩,8-公共底座,9-上层隔振器,10-减振隔声底座,11-下层隔振器,12-船体基座,13-进口消声器,14-出口消声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包括减振隔声箱体,在减振隔声箱体内设有空调风机1和空气热交换器2,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刚性管道3相连,所述空调风机1连接有进风管5,所述空气热交换器2连接有出风管6,进风管5和出风管6分别穿出减振隔声箱体外,所述减振隔声箱体通过隔振器安设在船体基座12上。其中,所述减振隔声箱体内为密封腔体,进风管5和出风管6分别与减振隔声箱体密封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减振隔声箱体包括减振隔声底座10和与减振隔声底座相连接的上部隔声罩7,其中,上部隔声罩7由双层薄板填充隔声材料制成。所述空调风机1和空气热交换器2安设在公共底座8上,所述公共底座8的下端通过上层隔振器9与减振隔声底座10相连,所述减振隔声底座10的下端通过下层隔振器11与船体基座12相连。连接振动源设备与减振隔声底座的隔振器为上层隔振器,一般采用橡胶隔振器或钢丝绳隔振器;减振隔声底座与船体基座的隔振器为下层隔振器,一般采用橡胶隔振器或钢丝绳隔振器。本实施例中,空调风机1和空气热交换器2分别通过橡胶软管4与进风管5和出风管6连接。且所述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设置成消声结构。消声结构是指利用管道内附有吸声衬里或利用管道截面积突然改变及其他声阻抗不连续的管道等设计,使管道内噪声得到衰减或反射回去的一种结构设计。本技术采用变径结构的消声管道结构,具体依次连接的扩径段、缩径段、扩径段。所述扩径段为鼓状结构。本技术既能高效衰减通过空调风机及热交换器机脚传递的结构振动,又能有效隔离空调风机产生的空气噪声向外部空间辐射,从结构振动和空气噪声两个通道同时进行控制,减小水下辐射噪声和声纳平台区自噪声,提高船舶的声隐身性能,改善舱室工作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隔声箱体,在减振隔声箱体内设有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空调风机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有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穿出减振隔声箱体外,所述减振隔声箱体通过隔振器安设在基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隔声箱体,在减振隔声箱体内设有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空调风机连接有进风管,所述空气热交换器连接有出风管,进风管和出风管分别穿出减振隔声箱体外,所述减振隔声箱体通过隔振器安设在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隔声箱体包括减振隔声底座和与减振隔声底座密封连接的上部隔声罩,所述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通过上层隔振器与减振隔声底座相连,所述减振隔声底座的下端通过下层隔振器与船体基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风机与热交换器的减振隔声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空调风机和空气热交换器均安设在公共底座上,所述公共底座的下端与上层隔振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陈乐佳邱昌林杜堃邓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