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空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5133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道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空气阀,其包括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组件、筒体组件、第二阀芯组件以及微量排气阀,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进口,所述阀盖上开设有出口,所述筒体组件安装于阀盖上且所述筒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内,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套设于筒体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

Compound air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空气阀
本技术涉及管道阀门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空气阀。
技术介绍
供水管道在输配水过程中会出现气阻、爆管和水锤引起的设备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正常供水,降低供水效率,部分供水工程甚至因此而瘫痪。通过在管道上安装合适类型和合适规格的空气阀,可以解决大部分这方面的问题。但若空气阀选择不当,反而可能引发爆管、人为制造事故。目前常见的空气阀,其进气和排气均通过同一个物理大孔口,虽具备大量进气和排气能力,但大孔口高速排气的末尾时刻会发生流速的突然变化,引发关阀水锤。在发生断流弥合水锤期间,管道内的大量进气又被高速排出,无法形成气囊来缓冲或减弱水锤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各个工作条件,避免水锤现象的空气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空气阀,安装于管道上,包括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组件、筒体组件、第二阀芯组件以及微量排气阀,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进口,所述阀盖上开设有出口,所述筒体组件设于所述出口处且所述筒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组件套设于筒体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进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组件包括筒体以及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从所述出口伸入所述阀腔内,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阀盖上,所述筒盖盖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盖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组件内部设有蓄液件,所述蓄液件能驱动第二阀芯组件开启或密封所述排气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固定在所述筒体组件内部并位于第一连通孔,且所述蓄液件向所述阀盖方向延伸,所述蓄液件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阀芯组件开启或密封所述排气孔的工作空间,所述蓄液件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将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工作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套设在所述蓄液件的外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筒体组件内部且所述蓄液件能够开启或者关闭所述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可分离地设于所述蓄液件上,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和蓄液件均能够在所述筒体组件内部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的密度大于所述管道内介质的密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液件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孔的一侧具有弧面,所述弧面用以与所述第一连通孔的末端内壁贴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通孔的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阀芯组件包括浮动件以及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安装于所述浮动件上,用以与所述排气孔配合,所述浮动件的密度小于管道内介质的密度,且所述浮动件再空气压力和/或介质浮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密封件靠近所述排气孔以将所述排气孔密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芯组件包括阀芯、第二密封件以及弹性件,所述阀芯套设在筒体组件上,所述第二密封件安装于所述阀芯靠近进口的一侧面上,所述弹性件的套设在筒体组件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于筒体组件,另一端抵靠阀芯上,所述弹性件用以为阀芯复位提供作用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量排气阀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连通孔经所述通气孔与大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空气阀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各个工作条件、并且能够避免管道内水锤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空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空气阀省略微量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空气阀带有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在管道排空阶段或水柱出现拉断时的进气工作状态的空气阀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在管道充水阶段的排气工作状态的空气阀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在管道运行阶段或水柱再次弥合时的微量排气工作状态的空气阀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管道排空阶段或水柱出现拉断时的进气工作状态的空气阀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管道充水阶段的排气工作状态的空气阀剖面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在管道运行阶段或水柱再次弥合时的微量排气工作状态的空气阀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阀100,所述空气阀100安装于管道(图未示)上,用于给管道补进空气或者排除管道内空气。结合图2以及图4,所述复合空气阀100包括阀体10、阀盖20、第一阀芯组件30、筒体组件40、第二阀芯组件50以及微量排气阀60,所述阀盖20盖设于所述阀体10上,所述阀体10内具有阀腔11,所述阀体10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的进口12,所述阀盖20上开设有出口21,所述筒体组件40安装于阀盖20上(即所述筒体组件设于所述出口处)且所述筒体组件40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11内,所述第一阀芯组件30套设于筒体组件40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40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21;所述筒体组件40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41、第二连通孔42以及排气孔43,所述微量排气阀60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40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42与所述筒体组件40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50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40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43,所述第一连通孔41连通所述阀腔11和所述进口12。阀体10大致呈“圆筒”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所述阀体10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进口12,另一端敞口设置;所述阀盖20盖于敞口处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阀体10之间锁紧,从而使所述阀体10与所述阀盖20之间围成所述阀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空气阀,安装于管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组件、筒体组件、第二阀芯组件以及微量排气阀,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进口,所述阀盖上开设有出口,所述筒体组件设于所述出口处且所述筒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组件套设于筒体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进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4 CN 201910518110X1.一种复合空气阀,安装于管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盖、第一阀芯组件、筒体组件、第二阀芯组件以及微量排气阀,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内具有阀腔,所述阀体的一端开设有与管道连接进口,所述阀盖上开设有出口,所述筒体组件设于所述出口处且所述筒体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阀腔内,所述阀芯组件套设于筒体组件上并能够沿所述筒体组件运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出口;所述筒体组件上开设有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以及排气孔,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体组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阀芯组件收容在所述筒体组件内,用以开启或者密封所述排气孔,所述第一连通孔连通所述阀腔和所述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组件包括筒体以及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从所述出口伸入所述阀腔内,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阀盖上,所述筒盖盖设于所述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微量排气阀安装于所述筒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组件内部设有蓄液件,所述蓄液件能驱动第二阀芯组件开启或密封所述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空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件固定在所述筒体组件内部并位于第一连通孔,且所述蓄液件向所述阀盖方向延伸,所述蓄液件的外壁与所述筒体组件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阀芯组件开启或密封所述排气孔的工作空间,所述蓄液件上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将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安伟陈乙飞李维槽孙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